为深化“四侧”高效协同,推动市属国企“四链”深度融合,3月31日,市国资委联合市教委、市科学技术局、市经济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共同举办市属国企第二批“四链”融合项目发布暨重点项目签约活动,现场发布100个“四链”融合项目。
去年11月,重庆国资国企发布了首批105个“四链”融合项目,近半年来取得显著成效,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实现经济效益19亿元,发明专利84项。
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首批项目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产业集群加速壮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产值分别突破60亿元、89亿元、165亿元;庆铃集团氢能源商用车、化医集团航煤馏分油技术等标志性成果引领产业升级。
二是创新动能持续释放。市属国有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4.4%,高于全市2.58个百分点;突破26项关键核心技术,机电集团核电主泵、水环集团烟气脱酸设备等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三是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新建数字化车间11个、智能工厂6个,数字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5%;重庆高速桥梁监测平台、机场跨座式单轨系统等数字化标杆项目成为全国范例。
此次发布的第二批“四链”融合项目体现了四个“聚焦”。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84个项目攻关数智科技、绿色低碳、新材料等领域技术,推动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的“硬科技”成果。
聚焦优势产业升级。64个项目深度融入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22项)、智能装备(20项)、先进材料(12项)等方向,强化产业链补链强链。
聚焦多元资金保障。通过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协同发力,构建差异化金融支持机制,为创新注入“源头活水”。
聚焦高端人才引育。发布人才需求140余人、校企合作需求27个,计划引育青年科技人才100名、硕博士1500名、技术技能人才2000名,以“校聘企用”等机制破解人才供需矛盾。
活动现场,市国资委与两江新区管委会签署科产融合创新合作协议。机电集团建安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等8户市属国企与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等高校、研究院以及民企进行“四链”融合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项目包括核辐射监测、纳米轴承等技术应用项目攻关,“双碳”数字智慧云平台、数智金融等数字化转型研究等。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