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嘉陵江干线全线通水 每年可新增供水1.26亿立方米,改善北碚、璧山、九龙坡等地用水条件

发布时间:2025-04-01
2025-04-0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采用“南片大集中、北片小组团”的总体布置方案,南片大集中主要由东干线、西干线、嘉陵江干线组成。截至2024年底,南片东干线已全线贯通,北片合川区渭沱泵站和铜梁区安居(新)泵站已完工投运。

●嘉陵江干线全线通水,标志着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长江、嘉陵江双水源互联互通、互调互济的供水格局正加速成型,为工程全面完工通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是我市历史上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水利工程。3月31日,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嘉陵江干线全线通水。这意味着每年可新增供水1.26亿立方米,用于改善北碚、璧山、九龙坡等地的生产生活用水条件,大幅提升上述地区供水保证率。

当天10时许,随着启动键缓缓按下,草街泵站机组迅速启动,180秒后,一股股清澈的嘉陵江水进入草街高位水池,大约2小时后,清澈的嘉陵江水汇入璧山区千秋堰水库。至此,璧山数十万群众的吃水问题有了保障,几千家企业的生产用水瓶颈就此打破。

市水利局调水管理处处长胡江介绍,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采用“南片大集中、北片小组团”的总体布置方案,南片大集中主要由东干线、西干线、嘉陵江干线组成。截至2024年底,南片东干线已全线贯通,北片合川区渭沱泵站和铜梁区安居(新)泵站已完工投运。

此次全线通水的嘉陵江干线总投资16.7亿元,输水线路总长65.9公里,包括总长14公里的3座隧洞以及51.9公里长的管线,还有总装机功率20900千瓦的4座泵站。嘉陵江水通过草街泵站提高后,进入北碚区草街高位水池出水一分为二:其中一部分进入北碚马尾坡水厂,另外一部分输水至璧山区千秋堰水库、盐井河水库,经盐井河水库泵站提水至璧山新区,经新区加压站加压后输水至璧南水厂。同时,可通过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联通线向九龙坡区西彭水厂供水,与使用江津金刚沱泵站长江水源的东干线连通。

值得一提的是,草街泵站是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第二大水源泵站,其年提水量达1.26亿立方米,占整个工程总供水量的十分之一,可满足160万人生产生活用水。

“项目建设过程的主要难点包括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遇瓦斯隧洞、穿煤矿采空区,以及全线需穿越高速、铁路、市政道路、油气管线等超200处。”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总承包部负责人高建介绍,为此,他们通过技术创新,在嘉陵江干线施工过程中采用了顶管施工,让220米长顶管以36%的超大坡度进行顶进,创下国内罕见的施工参数;在草街泵站取水头部施工中,开创了“水下旋挖+陆地水磨钻”复合工艺,这项创新不仅攻克了深水作业难题,而且实现了“施工不扰鱼,建站不伤景”的绿色承诺。

“嘉陵江干线全线通水,标志着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长江、嘉陵江双水源互联互通、互调互济的供水格局正加速成型,为工程全面完工通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市水利局副局长卢峰表示,渝西水资源配置的顺利推进不仅是重庆水网建设中的关键一步,更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水利支撑。

截至目前,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27.1亿元,占工程总投资143.45亿元的88.6%,完成实物工作量超88%,投资和进度均超序时进度。尤其是今年一季度,已完成年度投资任务的40%,实现了“开门红”。

接下来,市水利局将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加密调度频次,顺排时序、倒排工期,力争6月底“南片大集中”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年内全面完工并通水,力争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比原计划提前4-6个月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