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重庆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4-10-09
2024-10-0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向“新”而行,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今年以来,重庆做大做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今年上半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位;1—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投资分别增长8.3%、14.4%,分别高于全国2.4、1.9个百分点。

为反映重庆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好举措、好经验,日前,“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在渝举行,近百名央媒和市属媒体记者深入采访,用镜头和笔触记录重庆各地高质量蓬勃发展的瞬间。

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企业供图

数智赋能

积蓄产业发展动能

日前,赛力斯发布2024年9月产销快报,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74万辆,同比增长265.09%。特别是问界M9,自上市以来大定已超过14万辆,销量稳居国内50万元以上豪华车型第一,打破国外品牌在我国豪车市场的垄断,创造中国豪华车型销售新纪录。

惊艳的数据背后,是重庆车企发力新能源新赛道、重塑竞争新优势的体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121.4万辆,重回全国“汽车第一城”;新能源汽车产量39.1万辆、同比增长1.5倍,增速在汽车产量前十大省市中排名第一位。

近年来,重庆大力推动长安、赛力斯等整车企业提升产品研发力度和数字化能力,让汽车变得更加“聪明”。其中,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驱动力,打造全球标杆级智慧工厂,集成超过3000台机器人协同作业,实现了关键工序100%自动化和24小时质量自动在线监测。

总装车间内,一辆辆问界车型排队下线。华龙网记者 梁浩楠 摄

长安汽车与华为、联通等企业深度合作,建成全球领先的全域5G数智化工厂,广泛应用5G、AI、数字孪生、光伏发电、整车软件一体封测等先进技术40余项,实现制造效率提升20%、成本降低20%、能耗降低19%。

如今,类似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场景,已经延伸到全市制造业各个领域。

市经济信息委表示,今年以来,重庆以数字化为引领深化技术改造,加快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核心场景,积极推进“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全方位纵深推进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调研现场。华龙网记者 张佳雯 摄

如荣昌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用科技养猪跑出致富加速度。其打造的“生猪产业大脑”和国家级生猪大数据中心,以数字化为纽带,推动政府、企业和产业链的链接与融合,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发展,加快形成生猪产业新质生产力。如今,荣昌猪成为重庆畜牧业的一块金字招牌。

据介绍,当前,重庆正重点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先进材料、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开展行业产业大脑和未来工厂“揭榜挂帅”,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场景,融通发展新质生产力。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按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三级梯次发展,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发力高端制造业,汇聚新质生产力澎湃动力,持续提升“重庆造”产品智能制造水平;力争到2027年建设20个以上产业大脑、20个以上未来工厂。

数字经济

做强新质生产力数字引擎

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受访单位供图

数字经济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正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引擎。

9月26日,记者团走进永川大数据产业园,这里集聚了华为、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抖音、携程网等企业500余家,从业人员超2万人,是重庆单体规模最大的数字经济产业园。

这里还建有永川科技片场,是国内单体规模最大、全流程使用虚拟拍摄技术的数字科技影棚,将“拍重庆”变为“重庆拍”,目前已集聚达瓦、爱奇艺、天图万境等上百家影视生态企业。

“重庆云谷·永川大数据产业园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产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分为三部分,产业外包、数字文创、自动驾驶。大数据产业园是新智生产力的发展的载体和案例,未来我们也谋划了千亿级数字经济集群的目标,也想打造成为西部数字经济创新的高地。”永川区新城建设党工委副书记康烨说。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据产业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记者了解到,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正积极探索在公共服务领域试点开展数据资产盘活,通过整合规划数据产品、制定数据资产管理办法、形成数据资产入表指南、上线数据资产管理系统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成本归集、收入与成本匹配、资本化时点确定以及数据资产梳理等会计处理和业务上的难题。目前,重庆城投金卡公司、重庆两江智慧城投公司、重庆轨道集团等八家国有企业已成功将数据资产纳入财务报表。

此外,西部数据交易中心还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新路径,依托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通过整合各类数据资源,以此推动数据要素在市场中的高效流通。截至目前,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已吸引入驻数据供应商685家,上架数据产品5653款,实现数据交易额9.2亿元,发放数据资产登记证书6张。

接下来,西部数据交易中心还计划推进国有企业数据资产的确权登记进程,探索数据交易流通的有效途径,鼓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行业的企业借鉴现有的数据质押和抵押模式,开展数据交易流通活动;同时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据要素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确保高价值数据资产的持续产出。

协同合作

推动川渝经济高质量发展

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内。华龙网记者 梁浩楠 摄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如火如荼,川渝高竹新区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肩负着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任。

自获批设立以来,川渝高竹新区笃定“两区一城”发展定位,坚持“拉骨架、夯厚度、兴产业”工作思路,全力攻坚克难、奋力拼搏进取,新区改革创新、开发建设各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以税收一体化改革为例,在两地税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多项首创性、集成化、差异化的改革事项在川渝高竹新区渐次落地,不仅为各类经营主体带去了优质便捷的办税缴费体验,也为企业发展释放了降本、增效、激活的乘积效应,推动了产业的交融和人流的交汇。

“现在,纳税人进一个大厅,就能办两地事,办税时间缩短约60%,资料报送减少95%。”川渝高竹新区税费征管服务中心主任邓循介绍,受政策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里落户。截至目前,新区入驻企业达201家,较3年前新区刚成立时翻了近一番。

川渝高竹新区。受访单位供图

不仅仅是川渝高竹新区,近年来,川渝两地扎实推动成渝中部、万达开等重点区域联动发展;成渝中线高铁首座隧道贯通,川渝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增至16条;实施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动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提质扩容等。

值得一提的是,“川渝通办”办件量已突破1800万件次,跨省市“一站式”户口迁移办理时限缩短至最快10分钟,70%以上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电子健康卡互通互认,开通跨省异地结算定点医疗机构2.85万家。

如今,川渝协同发展的脚步越走越快、越走越稳,成效显著。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365.7亿元,占西部地区的30.7%,同比增长5.8%,增速比全国、西部地区均高出0.8个百分点,以全国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6.5%的经济体量。1—7月完成投资2815.5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达64.5%。

展望未来,重庆、四川两地合作必将更加紧密,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不断谱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