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发布2023年重庆市经济运行数据显示,2023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达30145.79亿元,同比增长6.1%,成为全国第四个、中西部地区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大关的城市。
3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按照最新的汇率换算,这意味着重庆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排在全球第35名的马来西亚,重庆GDP大约排在全球城市地区生产总值排名第12位。重庆的国际影响力,从此迈上新台阶。
3万亿元,是怎么取得的?
是重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强化党建统领,在多重挑战中逆势而上,在巨大困难中承压前行,在复杂矛盾中主动求变,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2022年12月21日召开的重庆市委六届二次会议,吹响了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号角。一年多以来,重庆主动把全市工作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宏大场景中来谋划推进,全市上下紧扣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目标,系统谋划重大举措、重大改革、重大政策、工作机制,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抱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建设新重庆。
投资:
实现项目数首次破千和投资额最高的“双突破”
2023年12月28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开通初期运营。
这条新交通大动脉的开通,意味着重庆建成全球运营规模最大的山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投资对于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全线长29公里,总投资约217亿元,实现重庆中心城区中部槽谷南部片区与城市核心区的快速通达,直接惠及群众超60万人。
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首当其冲。
2023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重庆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举行,明确提出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市委“一号工程”和全市工作的总抓手总牵引。
一年以来,川渝两省市谋划实施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协同强化服务保障,加强项目跟踪调度,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2023年,川渝两地248个共建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138.4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20.1%。
为更好地发挥重大项目对全市“稳投资、促增长”的关键作用,2023年,重庆扎实推进“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69亿元,高于近五年平均争取额度36.2%。同时,重庆持续深化市级重点项目新开工、在建、前期“三张清单”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协调、解决相关卡点难点。
科学管理项目,合理调度工期,这一年,像轨道交通18号线这样的市级重大项目,重庆一共实施了1152个,累计完成投资4858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项目数首次破千、投资额历史最高的“双突破”。
在抓项目促投资的同时,重庆还不断扩大有效投资覆盖面。一方面,通过加大政府投资,聚焦新型基础设施、城市路网、教育、健康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补短板”;另一方面,积极促进社会投资活力进一步显现,全年社会投资项目共完成投资额2541.5亿元,同比增长12.6%,投资进度达到111.5%。
锚定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目标任务,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进行延链、补链、强链,是2023年重庆投资的最大亮点之一。当年,重庆制造业投资增长12%,高于全国平均5.8个百分点。
为推动制造业提质增效,重庆在科研平台的投资上持续用功。2023年,重庆组建起西南地区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以及10家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全市有研发机构、研发活动的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达29.8%、42.2%,预计全年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将达到2.45%。
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庆靶向锁定大数据智能化投资目标,一手抓产业数字化,一手抓数字产业化。
就产业数字化而言,2023年,重庆谋划部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八大行动,全年新认定智能工厂17家、数字化车间224家,累计分别达144家、958家;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1.9%,“芯屏端核网”产业链全年实现营收1.1万亿元。
就数字产业化而言,2023年以来,围绕数字重庆建设,重庆持续深入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共引进培育软件企业5500余家、累计3.9万余家,新增从业人员近7万人、累计32万人,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405亿元,同比增长14.1%。
全链路、多渠道、高水平投资,让重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愈发强劲——
2023年,重庆新增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66家、累计385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3家、累计288家,11家渝企上榜2023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230万辆,排名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50万辆,同比增长37%;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9年位列全球第一。
消费:
社零总额同比增长8.6%,高出全国1.4个百分点
2023年12月23日夜晚,江北观音桥商圈“星桂坊”主题特色街区正式亮相,“漫天雪花”的梦幻场景,吸引众多消费者驻足打卡。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23年以来,像“星桂坊”这样,依托“江、崖、街、洞、天”等独特景观打造的消费新场景,在重庆多个商圈频频闪现。
在渝中区,该区充分发挥山城夜景、滨江岸线、后街支巷、楼宇天台、防空洞穴等特色优势,打造“江崖街洞天”特色消费新场景。
在渝北区紫薇路商业街,该区通过引进国内外新零售、餐饮休闲、文化、娱乐品牌,打造了以文艺、时尚复古为主调性的消费新场景,构建起多层次、多维度的消费供给体系。
培育消费场景,通过文、旅、商融合,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好玩、有趣的消费场所,解决了去哪儿买的问题。但是买什么,愿不愿意买,则取决于商品或服务的种类、质量,简言之,是消费供给。
为丰富消费供给,重庆持续实施消费品牌提质拓展行动,制定“首店经济”扶持措施,擦亮“不夜重庆”“美食之都”“山水旅游”“生态康养”“户外运动”“文化消费”等服务消费品牌,统筹培育一批老字号、“非遗”、“渝见美品”、“巴味渝珍”等特色消费品牌,汇聚“国际名品”、培育“渝货精品”、塑造“服务优品”。
尤其是通过发展区域首店、新品首发、品牌首秀、行业首牌的“四首经济”,极大地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市累计引进品牌首店341个、同比增长216%,首店数量首次成为西部城市第一。
在“四首经济”集聚的江北大九街,通过丰富时尚餐饮、主题酒吧、文化娱乐等新兴消费业态,构建全天候、游憩式、慢生活的复合型特色街区,成为重庆乃至全国闻名的“夜市经济”名片。
各种消费促进活动,通过实施惠民补贴,则进一步激发了消费欲望、释放了消费潜力。
2023年,重庆聚焦汽车、家电、家居、餐饮等消费领域,统筹财政资金5000多万元,实施汽车、绿色智能家电惠民补贴促销,综合施策释放消费市场潜力。数据显示,当年1—11月,全市限额以上汽车、家电、家具单位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9.3%、1.9%、3.4%。
除了线下,重庆还在线上消费的引导上下足功夫。通过积极鼓励知名平台在渝项目加快落地发展,引导本地特色平台加速拓展市内外市场,支持一批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创业,目前,重庆开展网上销售的电商企业已超过1.8万家。
正是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如今重庆已经连续4年蝉联“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榜首。去年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万亿元,同比增长8.6%,高出全国1.4个百分点。
出口:
“重庆造”汽车出口值大增50.1%,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21家
2023年12月14日,当年度第9000班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抵达重庆团结村,提前20天完成年度目标;
同年12月16日,国内首笔西部陆海新通道多式联运“一单制”数字提单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在渝实现落地;
12月18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物流行业对接基地,在重庆巴南区揭牌……
以重庆为运营组织中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正成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扩大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牵引机”。
为进一步发挥这条国际大通道的价值,2023年3月,重庆举行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工作推进大会,进一步明确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性。一年来,重庆全域融入通道建设的氛围,愈加浓厚。
例如,沙坪坝、江津作为“第一方阵”持续领跑,九龙坡、永川、巴南等“追赶者”提速快跑,綦江、奉节等区县完成西部陆海新通道“首开”班列初露头角……2023年以来,重庆所有区县都参与到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好一派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势头。
建设这条“开放之路”,加强了重庆与全球的贸易往来和相互投资。
以农产品的进出口为例,借力西部陆海新通道,泰国榴莲、巴西牛肉、印度辣椒等“进口货”纷纷进入重庆市场;而产自铜梁的萝卜、城口香菇和腊肉等19类巴渝特色食品,则首次“走出国门”。
建设这条“开放之路”,帮助重庆夯实交通枢纽地位,经济辐射力得以增强。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输组织方式共运输货物16.1万标箱,同比增长21%,货值245.89亿元。其中,铁海联运班列运输14.5万标箱,同比增长26%,货值184.59亿元,占通道沿线省区市经北部湾港铁海联运班列近3成。
建设这条“开放之路”,让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果园港等开放要素联系更加紧密,通道优势得以发挥,通道带贸易,贸易带产业,让2023年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取得累累硕果——
看国际贸易数据,2023年前11个月,重庆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累计进出口整车8.53万辆,同比增长641%;“重庆造”汽车出口33.4万辆,同比增长28.1%,价值297.9亿元,同比增长50.1%。
观国际投资金额,截至2023年10月底,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下,累计签约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291个、总金额256.5亿美元,金融服务项目260个、金额308.6亿美元;2023年前11个月,重庆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21家、外商市场主体超过7100家,入驻的世界500强增至319家。
3万亿元,新起点,新征程。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李敬认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万亿元,意味着重庆的产业结构、市场需求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实力,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可以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接下来,重庆要延续发展态势,顺势而为,保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向‘第四增长极’快速迈进。”李敬表示。
总体来看,去年全市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加快回升,多领域积极因素累积增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依然较多,有效需求仍显不足,产业转型升级仍需提速,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之年,是改革攻坚突破的奋斗之年,全市上下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保持定力、增强信心,牢牢把握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巩固提升优势产业竞争力,全力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