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区发展改革委围绕贯彻落实全市推进清廉重庆、清廉市场建设系列安排部署,聚焦破解制约企业准入、经营、发展的困难问题,深化制度改革,打造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诚信经营的清廉市场,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净化政治生态,2024年7月荣获清廉重庆建设标杆案例。
一、推进清廉市场建设的具体举措
(一)推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一是落实亲清政商关系行为清单。成立沙坪坝区民企国企协同发展机制改革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企业大走访大谈心、“红岩沙商成长”系列活动,全面加强与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人士会议沟通、书面沟通、约谈沟通。二是建立健全助企解困工作机制。制定《沙坪坝区服务企业机制改革工作方案》,建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区助企解困工作领导小组,搭建了从区级领导到镇街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的“一企一专班”,全力推动企业问题“发现—收集—解决—督办”全闭环解决。三是全面加强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在全市率先搭建区级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创新开发“沙磁三为码”(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有效发现和纠治破坏营商环境的各类问题,防范腐败滋生蔓延。
(二)持续提升市场准入效能
一是优化市场准入服务。在全市率先实现食品经营许可(饮品制售)证照联办,率先发放新办经营主体开业“领航包”,实现办理流程、填写模板和法律法规“一扫可查”。推行个体工商户全区通办,创新推出企业开户扫码导办、视频教办、管家帮办,持续简化企业开办流程。二是畅通企业迁移办理。印发《沙坪坝区服务市场主体发展专项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优化企业跨区县迁移工作的通知》,通过压减办理环节、减少跑动次数、优化迁移服务,进一步提升跨区县迁移便利度。三是强化公平竞争审查。结合全面从严治党实际,持续强化制度规范建设,制定区级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年度工作要点,印发《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工作规范(试行)》《沙坪坝区涉公平竞争审查举报处理办法(试行)》。
沙坪坝区市民服务和营商环境促进中心开展“早晚半小时+中午不断档+周六不打烊”三位一体延时服务
(三)着力推动公共资源阳光交易
一是深化数字化监督运用。紧盯窗口和交易部门廉政风险,运用智能化手段实时监控网站、业务管理、OA办公等系统,全面推行“电子化监督”,打破时空限制、强化交叉监督,运用“技防”手段规范专家现场身份认证。二是创新招投标服务模式。印发《沙坪坝区限额以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及小微工程项目发包管理办法》,率先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创新采用“不见面”开标,常态化推进远程异地评标,持续提高服务效率。三是优化保证金减免退还。建立投标保证金退还红牌、黄牌内部告警监督机制,增加退款审批流转环节倒计时报警提示,同时推行电子保函替代传统投标保证金退缴。
沙坪坝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前台工作人员耐心服务,现场解答经营主体办件疑惑
(四)开展信用沙坪坝提升行动
一是建设特色信用应用场景。制定《信用沙坪坝提升行动方案》,重点围绕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民生福祉、政府公信4大领域建设10大应用场景,深化应用场景创新、释放信用经济红利。二是构建信用监管新格局。充分运用企业公共信用评价结果,在粮食安全、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物业管理、税务征收等40个领域构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提升重点行业领域监管质效。三是推广实施告知承诺制。依托“信用沙坪坝”向社会公开《重庆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方案》,通过上报信用承诺代替部分证明材料,减少企业负担。
二、取得的突出成效
2023年以来,沙坪坝区发展改革委围绕落实市、区推动清廉市场建设安排部署,切实走好政策制定“最先一公里”、企业解困“最后一公里”、主动服务“多走一公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全市区县公平竞争审查中获最高评价等次A++,2023年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居全市第2,区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获得市纪委监委认可并在全市推广,企业帮办入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第一批优秀案例,推动清廉市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一)亲清政商关系不断改善
一是助企实效持续提升。“一企一专班”累计走访联系企业1.2万余家次,解决企业问题4000余个,帮助企业落实贷款189亿元,为企业推荐引才9.6万余人。二是联系企业更加紧密。今年以来,组织纾困工作座谈会、惠企政策宣讲会及企业合作交流会72场次,举办稳企惠企政策“会员之家”大讲堂5期,开展民营企业家加油站和金融惠企政策分享活动10次。三是智慧监管提档升级。自营商环境智慧监管平台运行以来,累计导入、筛查数据974万余条,初筛复核问题465个,并全部整改完毕,督促优化机制制度43项,建设经验获评市级党建统领改革典型案例、清廉重庆建设优秀实践案例。
(二)经营主体准入更加便捷
一是准入服务效率提升。食品经营许可(饮品制售)证照办理时间从原来的11个工作日缩短为当天办结。个体工商户“一件事一次办”累计共办结2.2万件次。成立帮办管家80余人次,解决群众难题1200余件次。二是企业流动高效畅通。将申请迁移、调档、变更(备案)登记三个环节合并为一次办理,实现企业迁移“一地、一窗、一网、一次办结”,企业迁移时间缩短90%。三是公平竞争提质扩面。跟踪督查市对区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指出的问题,联合全区各部门、镇街审查规范性文件及对外涉企文件、合同等超过200项。
(三)公共资源交易更加透明
一是数字监督水平提升。上线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远程视频监督平台、小微工程交易系统,推动181家企业入驻交易系统,累计查处中标服务商违规行为3次,监督效率有效提高。二是电子交易充分规范。实现工程项目从招标入场登记到最终合同签订全程电子化,通过电子交易系统执行异地同步评审、网上开标直播,公开招标率和电子化率均达100%。三是保证金减退高效便捷。2023年以来,累计释放盘活投标企业原需缴纳的保证金3917.8万元,有效缩短企业资金滞留时间,破解企业资金短缺难题,减轻企业资金负担。
(四)社会信用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信用场景不断拓展。依托“信易贷·渝惠融”平台,帮助299家中小微企业申请信用融资1.43亿元。扎实推进“信用+企业培育”,初步建成“沙坪坝区高能级企业梯度培育智慧平台”,“信用+汽车维修”入围2024年全市信用应用场景试点。二是信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对全区4万家企业信用信息进行全面归集汇总,按企业综合信用情况进行分级分类服务。2024年,对71家有失信行为的经营主体进行督导,指导其完成信用修复。三是告知承诺充分落实。累计办理告知承诺事项4.6万余次,减少企业办理审批时间30%,告知核查率达100%,有效提高经营主体办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