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民警的讲解,我才晓得打着投资理财幌子实为非法集资的手段这么多,回去得跟家人科普一下。”12月29日下午,“发言人来了——民生警务 为您服务”合川区专场在合川区体育馆举行,居民李鑫听了民警的介绍后,迫不及待地想回去提醒家人。
投资前先考虑风险再考虑收益
开场后,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民警肖潇走上讲台,向群众介绍起以投资为名行非法集资之事的相关知识。他介绍,犯罪分子往往会假借迎合国家政策,打着“金融创新”“经济新业态”“资本运作”等幌子,层层包装设计所谓的项目和产品,以当下“热门名词”“热点概念”进行炒作,诱惑社会公众投入资金。老百姓一旦听信投了钱,基本是“血本无归”。
“为了骗人上当,骗子可是很努力的!”肖潇介绍,为了方便大家记忆,他们从日常破获的非法集资案件中,梳理盘点出了非法集资“六大障眼法”。
“赚钱的事谁不愿意自己干?”肖潇再次提醒广大群众,投资前一定要先考虑风险,再考虑收益,特别是在高额诱惑面前,任他吹得天花乱坠,也要做到“我自岿然不动”。
电子身份证引群众关注
“最近我看到很多酒店都在推广‘电子身份证’,它有什么特殊功能吗?”现场,有群众对电子身份证非常关注,向民警问道。“电子身份证和普通身份证一样,都可以用于旅客入住酒店登记或是网吧上网等。对忘带身份证的人是一大福音。”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居民身份证制作中心副科长敬静介绍。
“大家关注‘平安重庆’微信公众号,点击‘民生警务’按键,按提示进行操作,就可以申请生成电子身份证。”敬静一边介绍一边教现场群众如何申领、使用电子身份证。她说,在重庆市范围内的旅店、网吧等场所,只需向前台出示电子身份证即可完成登记。重庆公安民生警务平台自7月1日上线以来,已经累计为群众生成电子身份证28.31万件,使用电子身份证入住酒店的市民18.89万人次。
川渝两地异地户口迁移不再来回跑
“秦所长你好,我的孩子现在在成都读书,将来可能在那边工作安家,我想请问下户口迁到合川区以外,需不需到派出所下户口?”看见合川区南津街派出所所长秦庆也在现场,有居民抓住机会问起了户籍问题。
“现在办理户口迁移已经简化了,不再需要成渝来回跑。”秦庆告诉大家,今年以来,国家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两地公安机关也在进行深度合作,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举措。
秦庆介绍,今年11月开始,两地公安机关共同推出了川渝两地户口迁移迁入地“一站式”办理,即重庆市和四川省范围内的户口相互迁移,都不需要到迁出地派出所下户口,只需在迁入地派出所一站式办结;如果是迁移其他省市,需要持其他省市的准迁证到派出所下户口,然后再拿迁移证去当地派出所上户。
“这政策好啊,不然跑趟成都费时又费力!”台下群众听了纷纷表示赞赏。
非法集资“六大障眼法”
1 编造虚假项目 非法集资者大多通过注册合法公司或企业,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
2 谎称创业创新 非法集资者往往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新农村建设、扶贫互助等旗号,吸引投资人。
3 承诺高额回报 为了吸引公众,非法集资者在集资初期往往会“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有些回报率甚至高达数十、上百倍,诱惑着你把钱投向血本无归的陷阱。
4 虚假宣传造势 有的非法集资者会斥巨资聘请一些明星代言,或者直接制造所谓的伪名人效应,利用网站、博客、论坛等新媒体平台和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
5 利用亲情诱惑 大部分非法集资的投资人是通过亲朋好友口口相传,了解了某种投资方式,并在亲友的劝说下参与的。
6 藏身虚拟空间 借助虚拟网络,将“区块链”“开放源代码”等时髦概念作为投资的“噱头”,通过编造故事、设计模式等手段吸引投资者的眼球,从事非法集资活动。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