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发言人来了”——大渡口区“加强重大项目要素保障”发布活动在大渡口区招商中心举行。来自大渡口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城市管理局、区交通运输委、区土储中心的5位发言人齐聚现场,围绕资金、土地、能源、用工、交通等重大项目要素保障话题,与市民面对面交流互动,详细解读政策举措,解答群众关切问题。
中共大渡口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赵毅。第1眼TV-华龙网 董悠
区发展改革委:五大保障“护航”重大项目落地
活动伊始,大渡口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裕晴率先登台,向市民介绍未来三年重大项目要素保障规划。“我们将从资金、土地、能源、用工、施工环境五方面发力,为‘尚义大渡口、宜居宜业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他表示。
大渡口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裕晴。第1眼TV-华龙网 董悠
在资金保障方面,大渡口区每年将安排不少于6亿元用于重点民生和基础设施项目,同时推动金融机构为辖区企业提供超1000亿元融资贷款,并通过发布城市机会清单吸引社会资本。土地保障方面,出让居住用地1100亩、产业用地3000亩,并盘活低效闲置用地300亩。能源保障则聚焦水电气讯设施建设,包括改造供水管网200公里、建成5G示范基站10个,并将水电气讯基础设施接入全区数字治理中心,实现智慧化管理。
面对市民“大渡口在抓项目、促投资和创新举措”的提问,刘裕晴从“项目储备、项目推进、要素保障、企业服务”四方面作答,并亮出成绩单:今年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高于全市平均6.2个百分点,增速位居中心城区第二、主城都市区第五。
区经济信息委:电力先行支撑“工业三年倍增”
“我在大渡口区的建桥园区工作,未来产业提升如何保障电力需求?”一位企业代表举手提问。大渡口区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区中小企业发展事务中心主任何东学现场“交底”,坦言电力是工业经济的“先行官”,他表示,当前建桥园区已建成2座110千伏变电站、7座10千伏开闭所、98个5G基站,电力供应能力基本匹配当前需求。但为实现“三年倍增”目标,将重点推进变电站扩建、电网智能化改造及“一企一策”用电服务机制。“2025年启动第三座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并对7座开闭所进行智能化改造。”他进一步承诺:“我们将联合电力公司建立‘一企一策’机制,确保重大项目‘投产即通电’!”
大渡口区经济信息委党组成员、区中小企业事务发展中心主任何东学。第1眼TV-华龙网 董悠
区城市管理局:供水升级、渣土处置“变废为宝”
“以前办渣土运输许可要跑好几趟,现在3天就能搞定!”某建筑公司负责人李先生分享亲身经历。区城市管理局政委李欣接过话题:“我们推出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免申即享事项6个,办理材料压减11类,审批周期缩短30%。一季度已为重大项目办理建筑垃圾运输核准证216个,平均办结时限仅3.5天。”
大渡口区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支队政委李欣。第1眼TV-华龙网 董悠 摄
对于渣土处置难题,她给出方案:三年内建成3处渣场;新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场,年处理30万方,对能二次利用的渣土,加工成建筑材料,变废为宝;跨区处置主动协调线路,许可期限最长延至1年。
区交通运输委:织密路网破解园区“出行难”
随着建桥C区企业增多,员工出行问题备受关注。大渡口区交通运输委党组书记、主任蒋家文以一组数据回应:“园区新建5个公交停车港湾,实现了园区企业500米站点覆盖率100%,8条公交线路辐射九龙坡和大渡口核心城区。”他介绍,目前全区已投资1.98亿元新建改建公路项目23个、68公里,彩化农村公路16公里,并新增优化20余条公交线路。
大渡口区交通运输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蒋家文。第1眼TV-华龙网 董悠
蒋家文透露,“十五五”期间将加快建设白居寺、马桑溪公交站场,推动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无缝衔接”,目前全区已形成“4线16站”轨道网络,配备530余辆公交客车。
区土储中心:盘活闲置土地释放20亿市场机遇
“刚才听到要盘活300亩闲置用地,如何通过政策支持和企业合作,为企业带来实际收益?”面对投资者提问,大渡口区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副主任邓隆泽亮出政策“工具箱”:“企业可通过租赁、经营权移交等模式获得短期使用权,用于仓储物流、临时商业。我们正在制定《大渡口区绿化用地市场化运营管理办法》,配套税收优惠、融资对接服务,确保企业‘拿地即开工’。”他向全场发出邀请:“未来三年将出让商住用地1220亩,新建市政道路20公里,完成电力、燃气等管线改造234公里。我们将统筹60亿元上级资金,引入社会资本20亿元,诚邀全球投资者共建大渡口!”
大渡口区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副主任邓隆泽。第1眼TV-华龙网 董悠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