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正在成为破解“城市病”的关键抓手。
从“幸福邻里”工作品牌的打造到新型邻里关系的完善,巴南区走在了探索超大城市治理结构和运行方式的新路径上。3月27日,“发言人来了”——巴南区“幸福邻里 品质生活”助推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发布活动在莲花街道大江体育场举行。活动现场,来自巴南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建设事务中心、区城市管理局、区文化旅游委、区体育局、莲花街道的6位发言人,与市民开展面对面交流,并回答市民关心的问题。
活动现场。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2024年全年开展各类宣讲、健身、文化活动数千场,有效增进邻里感情,促进社区和谐。”发布活动现场,巴南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舒朝斌表示,目前,巴南区已在龙洲湾街道龙海社区、莲花街道石洋街社区、万泉街社区等打造了7个“幸福邻里”示范点,着力构建“一起学”“一起乐”“一起帮”“一起享”的新型邻里关系,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348场、策划开展“社区邻里节”等文化活动3000余场、举办老年集体生日会1370余场……
巴南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舒朝斌作主题分享。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巴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政府新闻办主任主持活动。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社区文化活动织就邻里紧密“文化”网
“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中华优秀邻里文化的集中体现。为了更好将邻里之间团聚起来拧成一股绳,巴南区聚焦群众需求,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在各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
以莲花街道为例,该街道在各社区打造了贯穿全年的“四季莲花”系列活动,开展了“春晖·阅读季”的读书活动、“夏燃·健身季”的健身活动、“秋实·家风季”的家风家教活动,以及“冬暖·传统季”的传统节日活动。“目前,我们已经打造了267个文体阵地,形成了一张紧密相连的‘文化网’。”巴南区莲花街道党工委书记刁维娜说。
巴南区莲花街道党工委书记刁维娜回答市民提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为打破社区活动参与壁垒,巴南区打造了“线上+线下”双通道参与模式。“我们每个社区每个月都会开展至少一场‘理论+文艺’的活动,社区都会在公告栏进行活动公示,线上也会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发布活动信息。”巴南区文明建设事务中心主任郑承玉表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到就近就便的社区参加。此外,市民也可以直接向社区工作人员提出学习需求,工作人员登记后将统一安排相关宣讲或培训活动。
巴南区文明建设事务中心主任郑承玉回答市民提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治理有力度 城市有温度
超大城市治理是一门精细艺术,面对交通拥堵、垃圾分类等“成长中的烦恼”,巴南区正以新思维破题,通过提升道路完好率和通行效率、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模式,既提升治理效能,又重塑人居温度。
“自2024年以来,我们扎实推进道路交通拥堵治理,提升道路完好率和通行效率,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据巴南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周颖介绍,截至目前,巴南区已启动实施轨道交通27号线、茶惠大道等8个市级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完成车道瘦身等交通组织优化项目2个,优化公交线路3条,完成2个社区停车综合治理,让城市治理的成效能够被群众看得到、用得到、感受得到。
巴南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周颖回答市民提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此外,为提升居民环保意识,巴南区还试点建设了两网融合服务站,设置积分兑换机制,鼓励居民分类投放可回收物,并计划打造垃圾分类宣教基地,采用科技手段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垃圾分类全流程,在提升垃圾分类的吸引力的同时,加强了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
15分钟文化生活圈营造居民幸福感
在巴南区龙洲湾街道的公共文化空间——山一寻茶记内,市民李先生正和三五好友享受着悠闲的品茗时光。这样的休闲文化场景,正在巴南区遍地开花。
走出家门,短短15分钟内,巴南区的老百姓便能步入茶室、社区书房、美术馆等公共文化空间,享受触手可及的高品质文化服务。
近年来,巴南区加快建设公共文体设施,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让市民走出家门,15分钟内便可享受便捷的文化服务。据巴南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朱艳萍介绍,今年4月,巴南区将在莲花街道和龙洲湾街道率先建成3个示范圈。这些生活圈不仅配备基础公共文化设施,还将根据常住人口规模,精心布局城市书房、文化驿站、文化大院等新型文化空间,让艺术与生活无缝衔接。
巴南区文化旅游委副主任朱艳萍回答市民提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同时,为方便市民随时随地“一键触达”,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高品质的文化服务,巴南区还将推出“高品质文化生活应用”,打造“逛场馆、享阅读、学才艺、品展览”等十大综合场景。“如果大家以后想看展览,只需要拿出手机,打开渝快办或者支付宝小程序,搜索‘渝快·文化生活’就能轻松线上观展。”朱艳萍说。
体育活动扎根基层 开启全民健身热潮
3月11日,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重庆冠军赛2025在重庆巴南区华熙LIVE·鱼洞·场馆挥拍开赛。这场国际顶尖赛事不仅点燃了山城的体育热情,更带动了巴南区全民健身的热潮。
借助WTT赛事的热点,巴南区开展了首届“村踢踢”球王争霸赛,“报名通道打开后,48小时就被抢空,6个社区的国球进社区配套挑战活动也是场场爆满,最后角逐出来各组别冠军和国家队的队员进行了交流和互动。”巴南区体育局局长吴仙表示,该活动已覆盖了全区23个镇街,参与人数超5000人次,极大点燃了市民积极参与乒乓球项目的热情。
巴南区体育局局长吴仙回答市民提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近年来,巴南区始终将“体育民生”置于首位,致力于让体育成为群众日常生活的幸福源泉。各式各样的体育文化活动“扎根基层”,充分展现了巴南区营造“‘邻’距离 动起来”的氛围,让市民在“家门口”的体育活动欢乐“满格”。
据了解,今年,巴南区除了“体育指导员来了”系列活动外,还将组织开展“我是球王”国球挑战赛、“邻里挑战赛”等赛事活动;联动华熙LIVE等体育综合体及旅游景点推出一系列“跟着赛事去旅行”配套互动活动;推出“体旅惠民大礼包”,涵盖运动装备、美食、住宿等一系列消费折扣活动。吴仙表示,“我们将全力打造更贴近群众的‘赛事IP+消费场景’融合发展新模式,让大家尽情享受‘参赛+观赛+旅游+购物’的一站式快乐。”
市民提问。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