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 加快推进旅游“三次创业”打造世界级旅游IP

发布时间:2022-06-27
2022-06-2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核心提示

2007年6月27日下午2点15分,在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会场,随着世界遗产大会执行主席手中木槌的落下,武隆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决中获全票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亿万年的石头开了花,武隆正式踏上了世界舞台。

申遗成功15年来,武隆坚持以遗产保护为核心,以永续利用为宗旨,保护和利用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互动效应。2021年,武隆全区接待游客突破4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近200亿元。

随着武隆旅游步入"航空时代已经到来、高铁时代即将来临"的发展阶段,今年2月,武隆正式提出推进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旅游“三次创业”,加快建成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项目和产业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据介绍,武隆将积极布局构建“6+4”产业链,从近期、中期、远期规划了165个项目,总投资1406亿元。“通过深入推进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打造以喀斯特为‘魂’的具有核心吸引力的世界级旅游IP,进一步扩大武隆旅游的国际影响力。”武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遗产保护为核心 形成保护和利用良性循环互动

“武隆喀斯特拥有超乎寻常的自然现象和显著的美学特征,可以用‘物华天宝’来形容。”武隆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它集国内最深的竖井、美学价值极高的洞穴、世界级规模的串珠式天生桥群、谷底干涸的大峡谷、吞没地表河的伏流、世界上第一个被发现并命名的冲蚀型成因天坑等各类奇特稀有的喀斯特现象于一体,是中国南方喀斯特最独特的自然美景区和重要的美学价值区。

“只有通过更好的保护,才能将品牌擦得更亮,才能走向更好的未来。”武隆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5年来,武隆区始终坚守《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保护要求,严格实施《世界遗产操作指南》,坚持以遗产保护为核心,以永续利用为宗旨,让旅游产业发展与自然遗产保护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互动效应。

广泛宣传提高社会保护意识。依托“三月法制宣传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点,武隆全区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积极普及《重庆市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管理办法》等有关的规章条例,动员全社会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同时,在教育引导资源展示上,组织编印了全国首册世界自然遗产科普教材《武隆喀斯特与世界遗产》。

强化监管和项目审批。武隆区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认真落实乡镇(街道)属地管护的责任和全区1352名护林员的职责,实行区、乡镇和村社三级联动,强化巡查监督。同时,建立世界自然遗产地和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制度,出台了《关于规范全区自然保护地建设项目审批的通知》。以严格实施前置审核、定期开展资源调查、强力规范运营秩序等有力举措,全面加强自然遗产地的全过程管理,切实做到保护监管关口前移、监管成果常态长效,有效保护了武隆喀斯特的自然性、原真性和完整性。

全力推进智慧监测系统建设。武隆区将世界自然遗产监测工作纳入了全区智慧林长和全区智慧森林草原防火系统建设之中,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强化遗产地的巡护监测工作。同时,积极开展遗产地内地质遗迹、生物种群等动态监测、调查、研究等工作,促进遗产地保护可持续发展,构建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一系列保护成果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充分肯定。2015年,武隆区获得联合国颁发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2018年,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基地”。

构建“6+4”产业链 规划165个项目总投资1406亿元

6月23日,总投资67.62亿元的仙女山“碳中和”景区及配套项目开工。作为武隆旅游“三次创业”的标志性项目,“仙女山小火车风景线”和“云上恋桥”建成后将融形象交通和特色旅游为一体,成为武隆旅游新的风景线和景观点。这也是武隆区推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代表性案例。

“现在的旅游早已不是单一产业的单打独斗,而是产业链条发展的催化剂、黏合剂。”作为武隆区旅游业发展平台,武隆旅游产业(集团)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介绍,15年来公司先后投入了20多亿元的项目资金,持续提高旅游业的牵引作用和对强区富民的贡献度。

据介绍,为了加快推进旅游“三次创业”,全区努力推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旅游产业的产业链“链长制”,策划储备了165个总投资1406亿元的文旅项目,全力打造研学、运动、艺术、康养、婚恋、服务等六大产业链。同时,推动工业、农业、建筑业、现代服务业主动“+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在研学产业链上,依托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资源,突出地质研学、生态研学、文化研学、科技研学、农耕研学等主题,加快建设喀斯特博物馆,精心打造了一批研学旅游产品。

在运动产业链上,依托传统的优势赛事,拓展山地运动、马术运动、极限运动、水上运动等旅游业态,打造国际知名的山地户外运动胜地。

在艺术产业链上,依托懒坝大地艺术公园、武隆既有的一些影视基地及影视资源,力争引进一批高水准的歌舞剧、情景剧、童话剧,包括马戏等演艺项目,努力打造艺术品交易、艺术培训、艺术设计等相关产业。

在康养产业链上,用好武隆的气候、生态、温泉、中医药等优质资源,打造国际化品质的食养、动养、医养等看样产品,构造“康乐养生”产业体系。

在婚恋产业链上,依托仙女、白马爱情故事,发展婚恋文化展示、婚礼策划服务、婚嫁风俗体验、婚庆蜜月度假等业态,打造顶级婚纱拍摄地、高端婚礼举办地、时尚婚恋打卡地。

在服务产业链上,开发“文盛武隆”系列特色文创产品,做靓“旅居武隆”“寻味武隆”等消费品牌,拓展高端消费市场,努力打造成为重庆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项目为‘三次创业’聚势赋能,通过不断做深产业链、提升贡献度,全力提升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喀斯特旅游(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打造世界级旅游IP 全球化营销突破国际市场

2014年,《变形金刚4》上映,作为片中唯一一处自然景观拍摄地,武隆惊艳亮相。

“只有在全球讲好中国故事、重庆故事的武隆篇,武隆旅游才能更好地实现全球化营销和国际市场的突破。”武隆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年初,武隆已经制定了全区重大活动计划以及全球化宣传营销的政策和方案。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武隆区开展了“重庆人免费游重庆”、2022年仙女红春茶竞买会、首届重庆市大学生龙舟锦标赛、重庆首届大学生艺术节、520白马山天尺情缘景区集体婚礼、外国友人武隆行等系列营销活动,取得了显著效果。1月—5月,武隆接待游客1485.15万人次、增长11.45%,旅游综合收入达65.33亿元、增长12.68%。

为了进一步推动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成为武隆最具说服力、最有号召力的旅游标识,武隆区将加快启动后坪天坑、芙蓉湖等新兴景区的开发,提档升级天生三桥、芙蓉洞、龙水峡地缝等景区,将喀斯特旅游区创建为世界级旅游景区,将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为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形成旅游产品集群。

强力推广武隆喀斯特品牌。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信息平台,综合运用微电影、数字电视、数字旅游、影视植入等营销手段,积极搭建旅游国际化宣传矩阵,将武隆喀斯特的突出普遍价值向全世界宣传和推广。全面提升武隆旅游全球化品牌形象,进一步扩大武隆喀斯特的品牌影响力。

提升武隆喀斯特旅游服务水平。加密仙女山机场航线,加快开通境外重要客源市场包机,加速推进渝湘高铁、渝湘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培育和打造一批具备国际化标准的餐饮品牌和住宿产品,对标国际标准,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未来,武隆区将在旅游开发、文化交流、资源保护、户外运动等方面与国际开展广泛合作,增加武隆旅游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境外游客到武隆观光度假休闲,提高境外游客占比,提升游客的消费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