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多措并举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发布时间:2022-07-11
2022-07-11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近年来,开州区始终将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作为促增收、固成果、守底线的根本性举措,组织人员调研、研究应对措施、积极主动服务,努力破解岗位变动快、就业渠道紧、实际困难多等难题,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第二季度,全区脱贫人口就业人数达4.42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232人。

外出就业有门路

今年春节过后,赵家街道开竹村的周世安又一次背上行囊,到广东一家电子厂务工。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他还带上了妻子和同村村民,每人每月工资收入4500多元。

近年来,开州区着力用好劳务平台,充分发挥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劳务办事处和商会的作用,借助“广东开厂子”“北京开馆子”“成都开家私和超市”等开州特色劳务品牌,有序引导在家脱贫劳动力输出,实现抱团就业。

开州区深化“鲁渝劳务协作”,依托东西部(鲁渝)劳务协作机制,与山东省潍坊市积极开展劳务协作。强化“一区两群”劳务协作,主动对接江津区、万盛经开区等地,实行劳务信息资源共享,着力推送开州区优质脱贫劳动力到外地就业。

开州区强化“名人效应”,带动在外成功人士发挥能人牵动、典型带动作用,鼓励他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帮扶脱贫劳动力就业。

今年第二季度,开州区转移脱贫劳动力区外就业3.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500人。

在家就业有出路

日前,记者在白鹤街道勇华鞋业厂区看到,工人正有条不紊工作。勇华鞋业在各项就业政策的扶持下,就近稳定用工150余人,其中脱贫劳动力近50人。

近年来,开州区积极落实“打工不用去远方,家乡就是好地方”的倡议,采取工厂进园区、车间下乡镇等形式,推行“车间+农户”模式,把帮扶车间建到家门口,吸纳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

开州区支持车间转型升级,对经营能力不强、有发展潜力的帮扶车间,引导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生产经营、提升生存能力,相关部门单位采取就业奖补、税收优惠、员工培训、金融贷款等措施,帮助帮扶车间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开州区以农产品初(深)加工、手工服务业为重点,利用乡村闲置房屋和已有资源,采取承包车间、配件生产等方式,新培育创建一批帮扶车间。

今年第二季度,全区19个就业帮扶车间(基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507人,其中脱贫人口188人。

服务就业有思路

今年春节刚过,区就业和人才中心积极联系各乡镇街道,根据掌握的农民工出行情况,结合返岗就业农民工出行时间和方式,安排车辆统一从“家门口”直达“厂门口”,为每位农民工送上了出行大礼包,实现一站式服务助力返岗务工。

近年来,开州区持续开展“点对点,一站式”送工服务,相继开通开州至重庆中心城区、上海、广东、山东等市内外返岗专线10余条。聘请法律顾问5名,常年开展维权解困行动,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合法权益。

开州区积极提供脱贫劳动力监测预警服务,区人力社保局、区统计局、区乡村振兴局等多部门联动,依托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重庆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和脱贫人口务工跟踪调查样本,对全区4.42万脱贫人口务工状况和务工收入进行监测预警,及时通报风险情况,实现风险点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开州区通过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逐户摸清群众就业务工情况,及时了解群众就业失业状态和就业创业需求,精准开展就业帮扶,促进脱贫人口全员就业。

开州区打造“开州金勺”“金开家政”“开州建工”三大本土劳务品牌,引导更多脱贫人口进入品牌行业就业,提高劳务效益。今年第二季度,三大劳务平台从业人员达24.93万人,通过劳务品牌吸纳脱贫人口就业1.5万人,实现人年均增收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