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把优质稻米做成特色优势产业

发布时间:2022-10-12
2022-10-12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福寿优质稻基地摄\汪新

金秋时节,稻浪滚滚,南川到处激荡着丰收的喜悦:

在大石坝村,优质富硒米包装忙,通过物流加速跑;在盐井村,梯田成为网红引得游客无数;中图村稻米与稻鱼同养,一水两用,喜获双收……

新模式、新种法、新理念。一方方最常见的稻田,正在南川“稻”出一个个新故事。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近年来,南川区坚持把粮食安全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充分利用空气富氧、土壤富硒、水源富锶“三富”资源,大力发展优质稻米特色优势产业,创新“稻田+”产业发展模式,以“稻”为媒,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正为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活力。

截至去年底,全区优质稻米种植面积、产量、产值已实现连续5年增长,袁隆平院士所题“南川米好”愈加熠熠生辉,以“金佛山贡米”为代表的系列“南川米”享誉重庆市场,稻米产业延伸成链,综合产值已达6.6亿元。

私人订制 让好米卖好价

1亩新米能卖什么价?

以前每斤3元现在能卖到每斤6元以上,还供不应求!这是福寿镇大石坝村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汪文奇最近最大的幸福烦恼:“每天忙个不停!前两天刚刚完成稻谷收割,这两天就要马不停蹄地加工包装,送货上门。”

这与过去大石坝村依托富硒土壤资源与高海拔生态环境优势产出优质富硒水稻,却遭受市场冷遇形成鲜明对比。

从好米难卖,到供不应求,一切来源于该村推出的“订制水稻”模式。

针对“过去种田不赚钱,只是吃饭田”,农民种田积极性逐年下降现象,大石坝村成立了康茂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租赁农民稻田,采取统一优良品种、统一规范栽插、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控等种植技术,推出“订制水稻”,以产供销一体化的模式,让当地农户对种植稻谷的热情逐渐转高,带动水稻产业的发展。

“目前,合作社已完成土地流转1600亩,并带动546户农户种植1150亩,合计2750亩绿色优质稻中203亩被订制认养。按照两个品类预订价格每亩2180元和每亩2380元计算,今年实现产值超40万元。”据汪文奇介绍,订制稻火热之下,更带动其他稻米价格水涨船高,大石坝村普通新米也从过去的平均每斤3元卖到每斤超6元。

如今,稻米优质实现优价。据南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类似“订制水稻”模式已在全区10余个村推广近2万亩,实现产地直销,带动种粮农民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兴隆镇金星村,以金禾米业为代表的商品米价格甚至最高能卖到20元/斤左右,最低也能卖到15元/斤。

种养结合 既增收又生态

“老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不慌。现在村里的丰收看得见,今年收入也有了保障。”今年61岁的河图镇中图村村民黄文全刚刚割完水稻,就算起了今年的收入账。从整田到插秧,再到稻谷收割,半年务工加上基地分红他差不多挣了近3万元,满意得不得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唐科忠说:“今年仅186亩稻田就让全村增收近42万元。”

同样是种稻,为何今年丰收不一样?“就是因为眼前这片以前由村民分散种田,现在集中起来打造的‘稻鱼基地’。”据唐科忠介绍,今年以来,中图村以村民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立了股份经济联合社,将原来村民一家一户种植的田地集中起来,通过流转土地186亩,按每亩400尾鱼苗进行投放,发展鱼稻共生综合种养业。

“稻鱼共生、一田多收”也由此成为了一本生态致富经。

算增收账,由于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稻米产量虽然和普通稻田差不多,但价高且抢手,中图村的稻米售价是当地普通大米的一倍多;再加上稻鱼的销售,亩均效益能增收1300—1500多元;算生态账,该模式充分利用水稻和鱼的生物多样性,用水稻来调节水质,鱼的粪便能够给水稻提供养分,同时鱼又能消灭部分害虫,种养结合形成了“农田种稻、水体养鱼、鱼粪肥田”的生态循环。

收益高,也就有了更多创新的尝试,这种模式已在全区推广。据南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稻鱼、稻虾、稻鳅、稻蛙”等“稻田+”模式,南川区已在全区9个乡镇建设“鱼稻共生”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基地10个,实现“一水双用、一田双收”,亩均效益达到4000元以上。

美丽产业 唱出融合大戏

近期,石溪镇盐井梯田完成稻谷收割,虽然已不见稻穗沉甸如金,只剩下收获后的空地,但4000余亩梯田集中连片,层层叠叠,形状各异,仍引得游人打卡游玩。

“每年3月底到5月初、8月底到国庆前这两段时间,是盐井村的旅游旺季。连片田野因其秀丽、大气、独特的风光,常常吸引全国各地摄影爱好者与游客们纷至沓来。”在盐井村党支部书记刘建红看来,乡村产业振兴被赋予生态、休闲、文化传承等更多功能和期待,也打开了盐井村的眼界:“种”水稻就是“种”风景。

盐井梯田面积占到盐井村的80%,是不可多得的发展根基。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流转农户闲置地,以红枫、罗汉松、樱花等为主打品种,盐井村实施梯田彩绘工程,绿化美化环境,助力乡村旅游,成功打造了“盐井梯田”。同时还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既有稻谷飘香,又有美丽风景。

“农旅融合火了村里的原始风景线,吸引每年2万—3万名游客到来,更让村民就近吃上旅游饭。”据刘建红介绍,截至目前,盐井村村民用自家房屋发展民宿已达14家,年均实现纯收入近10万元。那些原本得村民挑往集市售卖的农特产品也被游客一抢而空。

融合增效益,越来越多的村庄将稻田作为发展“美丽产业”的主角。

据南川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积极倡导“稻米基地就是花园、公园”理念,南川区大力推动稻旅深度融合,也赋予南川稻作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