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用好“衔接资金” 重庆做好资金保障强化乡村振兴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3-10-09
2023-10-0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日前,重庆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的消息显示,在国家有关部门对财政衔接资金的考核中,我市已连续4年获得优秀成绩。

好成绩如何而来?

近年来,重庆坚持把加强衔接资金管理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高标准、严要求管好用好建好衔接资金项目,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强带动 农民增收产业旺

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江水。曾经的万州区级贫困村、大周镇铺垭村,如今却成为长江边上的网红打卡地。

变化的原因,与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古红桔树分不开。“1000多亩红桔,都是村民们的‘摇钱树’,亩产量能达到5000斤呢!”金秋时节,在即将成熟的红桔林里,村支部副书记赖登华说,“红桔还带来了游客,村里因此改造了一批幽静古朴的民宿,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

别看现在红桔的亩产值达到1.5万元以上,且名声大噪,但在过去好些年里,红桔的价格却长期在低位徘徊,效益并不高。

在万州红桔的价值提升过程中,财政衔接资金起到了关键作用。

“依托衔接资金,我们布局了万州区2023年红桔产业提升项目,其总投资达到4200余万元,直接实施面积5842亩,间接覆盖全区红桔产区10万亩。”万州区乡村振兴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包含红桔提质改良、基础设施建设、红桔加工中心、农文旅融合发展等6个子项目,惠及沿江8个街镇的21.35万人,其中脱贫户2799户,脱贫人口7909人,监测对象417人。

大周镇就在实施范围内。通过实施项目,村民们种的红桔,每亩增收500元-800元。赖登华说。

这是我市充分发挥衔接资金牵引带动作用,有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一个缩影。

市财政局农业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财政衔接资金要求安排精准,一是优先向重点区域倾斜,二是优先保障到人到户项目,三是优先支持利益联接机制健全项目,“归结为一点,就是突出带动性。”该负责人表示。

比如,我市大力推进“经营主体+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联农带农模式,对带动农户发展生产,吸纳农户稳定就业,促进农户共享资产收益的项目,优先安排资金给予支持。

这在区县的实施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在南川,该区累计投入三级衔接资金1.8亿元,重点用于南川米、大树茶、方竹笋等特色产业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加工水平、防范灾害风险,助推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同时,该区对156家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衔接资金扶持,不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引领、带动和服务能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全市中央衔接资金62.1%用于产业发展,“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强论证 长效机制促发展

渐凉的清秋,饮一杯清茶,回甘悠长……眼下,开州区大进镇1.5万余亩秋茶进入采摘期,在大进镇的万亩茶叶种植基地,山坡上绿浪起伏,茶香四溢,茶农们身背茶篓,穿梭在茶林间,手指在茶叶枝条上翻飞,不多时,一筐筐嫩绿的鲜茶被送往加工基地加工。

大进镇的万亩茶叶种植基地种植茶叶1.5万余亩,覆盖5个村,每天有200多村民采茶,一天能采3000斤-4000斤,全年预计采摘鲜叶60万斤,总产值约2300万元,带动6000余名群众增收,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6000元。

大进镇茶产业的兴旺发展,是我市统一用好衔接资金金钥匙,打开乡村振兴门的一个典型案例。

“项目建设‘第一颗扣子’必须要扣好。”市乡村振兴局资金计划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大进镇为原市级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大进镇巴渠茶园诞生于脱贫攻坚期间,是在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市乡村振兴局等倾力关怀支持下培育形成的脱贫攻坚支柱产业,既有基础和前景,也有规模和品质。正因如此,在过渡期,市乡村振兴局经过细致论证后,决定在此实施“三茶”统筹“三产”融合示范项目,将茶产业培育和打造成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长效产业、示范产业和共富产业。

把目光放到市级层面,我市对项目的严格论证一以贯之。

一是统筹考虑入库项目类别组成合理性、包装设计规范性、审核论证严谨性,要求各区县在2022年9月、2023年上半年谋划好下年度项目,严禁项目突击调整和重复申报。目前,各区县已完成2024年项目库建设,共谋划项目7006个,涉及资金规模123.8亿元。

二是坚持程序严谨规范。严格按照“村申报、乡镇审核、区县审定”的程序开展项目库建设,各区县立足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发展需求,全面加强项目可行性、必要性的前期各项论证工作,经区县审定后报市级备案。

三是坚持前期论证充分。2023年从项目库中选择一批前期工作扎实的10个项目作为市级乡村振兴重点项目,给予1.85亿元市级衔接资金专项支持,以此鼓励区县全面加强项目前期论证。

强监管 项目监督落实处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衔接资金规范管理,保障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市多举措强化衔接资金监督管理,确保衔接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助推乡村振兴。

首先,严把入库审核关。落实部门联席论证审核,将带动能力强、利益联结好、资金效益高的项目优先纳入项目库,坚决杜绝“楼堂馆所、奖金福利、偿还债务”等负面清单。

其次,严把实施进度关。对项目进度和资金划拨进行实时调度,开通项目资金支付业主“直通车”,杜绝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等现象,确保资金管得好、工钱拿得早、项目建得快。截至7月底,我市中央衔接资金支付进度达63.3%,比去年同期高0.5%。

再次,严把资产管护关。探索建立全市扶贫项目资产运营管理系统以及脱贫地区经营性存量资产管理系统,开展扶贫类项目资产数字化清理,盘活利用闲置扶贫资产,进行扶贫类资产流转后效监测监管及评价,促进扶贫类资产保值增值。目前,已在2个区县开展试点。

最后,严把整改提升关。结合“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着力对国家资金绩效评价反馈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及日常监督发现问题,举一反三、排查整改,提升项目建设实效。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优化资金使用结构、突出资金支持重点、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持续发挥财政衔接资金在“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方面的基础保障作用,确保衔接资金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不断释放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