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区:着力构建数量、质量、效益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10-27
2023-10-2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10月25日,重庆日报记者从潼南区获悉,今年前三季度,该区立足农业优势产业,强化川渝重要农产品保供责任,着力构建数量、质量、效益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取得明显成效。

1—9月,该区净增耕地5860亩,粮食产量增长2.38%,农业增加值增长4.6%,支撑GDP增长7.1%、排全市第6。

恢复补足耕地4776亩,净增耕地5860亩

“这个湾子里,以前长满了毛蜡烛,有人那么高!”25日中午,潼南区大佛街道文家村,61岁的村民姚绍芳指着自家院子往上的一片槽谷地告诉记者,这个湾子曾荒废多年,连路都没有了。而现在,这里已经恢复成了耕地。

今年9月,“千亩良田”建设试点项目在文家村、八里村实施,3台挖机、1台推土机开进文家村,挖沟渠、垒机耕道、改小田为大田,还将大片的荒坡地整治成为耕地。如今,这片槽谷地由低到高,已被整治成为大型的梯田,面积近200多亩。

现场的施工员周辉告诉记者,文家、八里两村的“千亩良田”建设试点项目总面积1700亩,现已完成700多亩,全部完工后预计可净增耕地300亩。

潼南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介绍,今年前三季度,该区共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改造提升3万亩,净增耕地5860亩。

今年前三季度,该区进一步压实耕保责任,制定耕地恢复补足、耕保审计整改、非粮化处置和违法违规专项整治4张清单,完善责任传导、监管奖惩、占用补足、问题整改、过程督导、考核追责6项机制,已完成耕地恢复补足4776亩。

另外,该区还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落实“长牙齿”硬举措,开展乱占耕地专项清理整治,处置存量问题400余个、提前完成年度计划。

发展油菜制种1万亩,开展跨区农机服务500余万亩次

25日下午,记者在崇龛镇青杠村见到杨华时,他正为当地一个种植大户直播油菜。杨华是重庆市潼南区嘉禾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有11台拖拉机、4台联合收割机、4台烘干机、4台无人植保机,合作社共有7名农机手。

“崇龛有4200亩粮油基地由我们提供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服务,估计11月10日完成油菜直播后,我们就去四川遂宁、安岳、色达等地做跨区耕地服务。”杨华说,这4200亩粮油基地实行油菜、高粱轮作,一般10月10日到11月10日直播油菜,5月收割油菜,6月中旬种完高粱,9月收割高粱。

杨华除了为这4200亩粮油基地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8月份还在当地开展水稻机收作业,11月至次年4月,一般都去四川开展跨区作业,主要为四川的水稻、蔬菜、生姜种植大户开展耕地作业服务。一年下来,合作社在本地开展农机服务4万亩次,跨区开展农机服务2万亩次,跨区作业收入近300万元。

据了解,该区包括嘉禾在内的10家成规模农机合作社组成了“重庆渝飞”农机服务专业联合社,抱团发展,小业务三三两两各自去,大业务采取集团式承包,推动农机服务走出去。前三季度,该区农机合作社共开展跨区农机服务500余万亩次、创收3000余万元。

今年,潼南还引进中一、福乐等龙头企业,发展油菜制种1万亩,实现“两碗菜籽,一碗好油”,获评全国油菜制种大县。在全市率先建成“数字农业一张图”,融合全域每块土地的性质、流转、产业等27层多模态数据,实现耕保智能管理。

建成220个共享田园,带动乡村游客959万人次

25日晚上6点,潼南大佛街道前进村六组,“公社食堂”前面停满了轿车,吃饭的人坐满了5张大桌子。“他们都是来体验种菜乐趣的城里人。”大佛坝联村党委书记周君告诉记者。

今年,大佛街道前进村、新生村、丰产村、胜利社区等3个村1个社区组成联村党委,成立联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之缘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作为合之缘农场运营主体,已建成“公社食堂”、共享菜园、乡情陈列馆等设施。

今年9月,一期30亩共享菜园一经推出,立即就被认领一空。他们将30亩菜园分成600块,每块每年认领费为600元。

“每个周末都有一两百人来玩。”周君说,游客大多带着孩子一起,体验种菜、捉虫的乐趣。

让他高兴的是,这些城里人还有深度体验农村生活的需求。比如卓泰电子商务公司的老总潘军不仅认领了3份菜地,还在前进村租了一个小院子开设“卓泰工作室”。迄今为止,向公司提出租房居住需求的客户已有100多人。目前,公司已租赁了60多座闲置农房,打算将它们改造成民宿后出租给城里人居住。

今年上半年,潼南区大力发展“我在潼南有块地、有块田、有棵树、有头猪、有坛酒”共享经济,至今已创新推出亲子互动型、产景融合型、生态有机型、特色主题型4种共享农场(庄)建设模式,建成共享田园220个,带动乡村游客959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