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创新主体 加速成果转化 南岸 加快打造全国重要创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3-01-13
2023-01-1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重庆软件园

重庆建成首个“零停电”感知示范区 摄/郭旭

重庆长江轴承公司生产车间 摄/郭旭

美的制冷生产线 摄/崔景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南岸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坚持“四个面向”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围绕全区智能终端、节能环保、软件信息服务、汽车电子、医药及医疗器械“3+2”产业,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整体布局,坚定不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加快打造全国重要创新高地,为全市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突破

至2021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已超过500万公里。其中,山区公路占相当大比例,随之而来的,是监管和维护一系列难题。

面对山区公路防灾减灾问题,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交科”)凭借大数据、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开发了一系列“云眼”智能监控装备,提前获取岩土渐变和突变情报,有效破解了防灾密码。

截至目前,招商交科已完成400余处公路边坡的勘察设计、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抢险项目,为山区公路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招商交科秉承“科研是根”和“科研立院”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道路与岩土工程、桥梁与结构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智慧交通工程等,针对公路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阶段面临的技术难题,开展相关理论与方法、材料、试验检测手段与装备、技术标准、软件、大型管养平台等的研发。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围绕智能交通、特殊彩铺、桥梁防撞、桥联网、桥梁加固、土壤修复等方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公路工程和城市市政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去年我们的研发投入达到了2.7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该负责人表示,招商交科将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增强科技研发能力,解决一些国家、行业的“卡脖子”难题,取得更多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来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南岸,像招商交科一样以科技创新推动自身和行业发展的企业还有很多。去年,南岸持续提升创新研发实力,加快引进培育优质创新主体,聚焦“智慧+”“创新+”“绿色+”,持续在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工程上下狠功夫,精准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储备库,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提质增量。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20余户,科技型企业1950余户,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支撑。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明显

去年11月3日,由南岸区科技局指导,京东(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和南岸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中心主办的环重邮创新生态圈暨渝创渝新·江南之星创业系列活动——2022年京东(重庆)企业上云路演成功举行。

此次云路演组织专家对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并制定专属的京东生态赋能方案,旨在整合优质企业资源,帮助创业项目加速发展。

重庆正在打造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南岸是创新型人才、技术、产品的聚集地,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环重邮创新生态圈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中心,加强校地、校所、校企等之间的合作,构建具有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

去年,南岸聚力建设环重邮创新生态圈。促进重庆邮电大学与力合重庆创新中心联合挂牌重邮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创建环重邮技术转移转化线上平台bridge创新合伙人项目,累计收集校内科研储备项目300余项,达成合作10余项;推动重邮科技园二期竣工投用,推进重邮“邮创汇”成立,促成17个校友项目签约入驻重邮科技园;推进双创孵化载体提档升级,指导重庆力合科技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市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新增培育国家备案众创空间2家、市级孵化器1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孵化平台27个。

同时,加速推动全区技术交易。南岸充分发挥招商交科、声光电等重点科研院所等的行业优势,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及转化,完成技术合同登记500余项,同比增幅62.8%。实现重大科技成果在区转化13项,获得国家、市级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计划项目397项,累计争取上级资金8000余万元。

不断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南岸牵头设立首支用于支持成果转化初期的南山创新基金,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大力支持科创企业项目孵化、引导、培育等,目前已征集储备项目30余个;推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扩面放量,累计指导202户企业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3.65亿元、引导商业贷款5705万元,着力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以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赋能

企业,是最核心的创新主体。南岸以科创为企业发展赋能,聚焦区域创新发展需求和战新产业等主攻方向,实施一批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专项,立项汽车电子、医药及医药器械等领域项目38个。指导圣华曦药业、美的通用制冷等企业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38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圣华曦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拥有原料药和药物制剂的科技企业,拥有原料药和药物制剂20亿元以上的年产能。企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构建了颇具规模的科研体系,现有专职科技研发人员400余人,每年将销售收入约10%的资金投入研发。

美的通用制冷是一家以大型中央空调产品为主的智能制造企业,始终坚持科技研发为先,强化创新基因,努力打破壁垒,紧跟消费升级和市场转型的速度,让世界看到中国“智造”的力量。2022年7月,美的通用制冷以“冷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彰显了其行业领先的创新实力。

南岸以协同机制为企业服务。注重市区互动,首次建立市科技局、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工作会商机制;强化部门协同,高度参与迎龙创新港打造,推进脑与智能科学中心挂牌成立独立法人事业单位,支持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觉醒睡眠与认知重点实验室”创建项目获市政府首批重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项目专项补助5000万元,为下一步产业发展形成具有加速度的增量。

同时,全区将政策资源向企业汇聚。专题辅导伯侨(重庆)重金属、中国环科院西南分院申报新型研发机构,指导鹰谷光电纳入市“科创板”上市储备库第一梯队;提升创新政策补助标准及涵盖面,兑现支持研发平台建设、成果转化落地等科技创新政策3000余万元,通过政策引导实现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区域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支撑,是科创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南岸区两会期间,共收到有关人才类提案议案12件,民盟南岸区委提出的《关于发挥南岸区重庆经开区科技人才优势,加快广阳湾智创生态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被列为区政协1号重点提案,区委书记亲自督办,多次实地调研、开会研究,有力推动全区科研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2022年8月19日南岸区出台了《“江南菁英”计划实施办法(试行)》与《“江南菁英”服务管理办法(试行)》,设置“创新菁英”政策专项,为创新人才量身定制了双创资助、贡献奖励、安家补贴、获奖和平台建设配套奖励、成果转化奖励5大支持政策,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推动科研平台建设提供有力政策支撑。

此外,南岸区还着力搭建多元化人才交流集聚平台,打造了“江南菁英”活动体系,定期开展“江南菁英”沙龙活动,组织市内外高层次人才围绕南岸区情和实际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对接,探索了市内外高层次科研创新人才助力南岸发展的新方式。

2022年全区有1人申报国家级科技领域人才,103名(个)优秀人才(团队)申报“重庆英才计划”、鸿雁计划等市级以上人才计划;全年新增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进站博士后97人、位居全市第一;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端机构专家教授7名,各领域科研创新人才加速集聚。

有了人才支撑,还需借力各类创新平台腾飞。去年,南岸着力推动重大科技平台建设,获批建设全市首个工业物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推动重邮“省部共建大数据智能计算全国重点实验室”纳入成渝共建重大项目。推进广阳岛长江生态环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重庆市碳捕集与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加速建设。深入开展国家级科技平台优化重组,招商交科“公路隧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国家发改委认定,纳入新序列国家创新基地管理,今年增补8个共建单位,重塑创新生态圈。2022年以来,全区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