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重庆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712.11万人,占人口总数22.16%,是全国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市之一。我市正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每个乡镇街道有1个养老服务中心,“十四五”期间还将完成3.9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推动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全市所有老年人。
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城乡
对此,我市大部分老年人选择在社区居家养老,如何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成为发布会上记者关注的问题。
市民政局局长丁中平介绍,首先由政府引导完善设施,目前,重庆基本实现每个乡镇街道有1个养老服务中心,每个村社区有1个养老服务站或村级互助养老点;其次通过市场运作提升质效,支持市场主体以街镇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带动一批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延伸专业化服务到社区、进家庭。目前社区养老服务已增至35项。
相关部门也将引导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党员干部等参与,推动实现每个村有一个互助养老点、一个人定岗服务、一支志愿队伍、一套结对帮扶机制。
此外,全市坚持城乡统筹基本养老服务,基本实现了市有福利院、区县有福利中心、街镇有养老中心、村社区有养老站点、家庭有养老床位的五级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基本能够满足老人养老服务的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区县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新建、改建一批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区县级福利院。”丁中平称,重庆还将加快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十四五”期间将完成3.9万户的改造任务,目前已完成2万余户。
高科技守护幸福晚年
“全市也将继续在科技支撑、经费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养老服务数字化改革,用高科技更好守护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丁中平介绍说,高科技举措包括上线“长者码”,推进“渝悦养老”应用,探索“时间银行”“积分超市”等服务制度。
“另一方面,重庆正打造多元化、可持续的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丁中平提到,全市正拓展社会普惠养老服务,健全普惠养老价格形成机制,深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让老人可负担、安心养;同时强化公办兜底保障服务,支持开展公建民营改革,探索委托管理、补贴运营等方式,引导机构提供专业优质养老服务。
目前,全市已支持441家养老机构开展试点改革,平均服务项目增至46项,入住率突破50%;发展社区便捷养老服务,支持市场主体以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为枢纽,带动一批社区养老服务站,延伸养老服务进社区、到家庭,打造“一刻钟”养老服务圈。
目前,全市正试点开展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力争到2025年建成家庭养老床位5000张;支持养老服务设施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共享,向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
市民政局副局长徐松强介绍,近年来为激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我市陆续出台了《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重庆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重庆市推进养老服务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明确了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
在服务方面,放宽市场准入,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将养老机构准入变更为备案登记制度,并按照属地原则将备案登记权限全部下放到区县,便于养老机构就近办理手续。
在建设补贴方面,对符合条件拥有自有房产新增床位50张以上的养老机构给予每张床位1万元建设补贴,对符合条件租赁房产、租赁期5年以上、新增床位20张以上的养老机构给予每张床位5000元建设补贴。
在税费优惠方面,养老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自用房产和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收入,按照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免征行政事业性收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减半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