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学谷,超五十辆新能源汽车集中发车。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不需要人进行操作,小巴“聪明”地避开其他车辆,完成变道、加速、超车等一系列动作……10月24日,在西部(重庆)科学城金凤城市中心,记者见到了一辆自动驾驶接驳巴士在路上“开跑”的场景。
实际上,随着首批7款智能网联汽车集体“上路”后,这样的场景在科学城已成为常态,也代表着科学城初步构建起“车、路、云、网、图”全产业生态体系。
首个完整按“中国方案”打造的示范项目
坐上自动驾驶接驳巴士,只见其多次视路况或加速,遇到十字路口时,它还会提前打起转向灯,像个“老司机”一样,全程都很“丝滑”。
之所以如此,其背后依靠的是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
不仅是自动驾驶接驳巴士,还有低速无人安防巡逻车、低速无人售卖车、低速无人配送车等,这些智能网联汽车全部接入了统一的云控平台,通过道路两旁的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等设施,将实时采集到的数据回传到“云端”,经过计算之后,再把安全高效的驾驶建议发送给车辆,就能让这些车辆在行驶中全程“丝滑”,同时避免人为因素或突发事件带来的安全隐患。
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提出。为助力重庆加快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重庆高新区引进李克强院士团队,于2022年4月成立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西部智联”),并投资近6亿元,着力打造覆盖科学城范围内超200公里城市道路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这是我国首个完整按车路云一体化‘中国方案’打造的示范项目。”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云控技术部技术总监、西部智联云控平台首席专家杜孝平说。
已聚集40余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
9月底,新能源汽车智能检测与装备研究院等3个优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项目签约落地重庆高新区,投资总额达105亿元。
其中,新能源汽车智能检测与装备研究院项目将建设汽车智能检测及控制研究所、汽车电子安全研究所、汽车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研究所等研究开发平台,建设新能源汽车试验检测平台、汽车零部件电磁兼容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平台等试验检测服务平台。
在此之前,还有一系列相关项目签约落地。
今年7月,轻舟智航西南总部项目落户重庆高新区。作为国内领先的L4级无人驾驶全栈式解决方案提供商,轻舟智航将在科学城布局建设自动驾驶运营服务网络平台、西南地区业务结算中心及自动驾驶量产研发中心,以及自动驾驶车辆调试、检测维护及保养基地等。
目前,重庆高新区已聚集40余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等领域,着力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
“在高质量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抓新赛道培育,还坚持抓传统产业升级。”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位于重庆高新区白市驿镇的重庆金桥机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过去是一家生产摩配的企业。重庆高新区相关部门牵线搭桥,让施耐德智能制造重庆创新中心的专家团队为金桥公司量身定制了一套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通过10多条生产线和7个机加工区的智能改造,带动生产效率提升42%,生产周期缩短近90%,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大幅提高。
今年前三季度,重庆高新区共实施智改数转项目45个,以数字化变革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力争到2027年实现产值1000亿元
“当前,我们紧扣全市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目标,提出未来5年将构建‘323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力争到2027年,形成‘三大千亿级、五个百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其中,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及核心器件产业,将重点发展核心器件、三电零部件及原材料、自动驾驶及车联网、新能源商用车等领域,积极构建“车、路、云、网、图”全产业生态体系,做强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产业集群,推进商业化场景建设,引导整车企业向智能网联新能源商用汽车转型,引进央企、互联网头部企业资源,加快传统企业升级步伐。
下一步,重庆高新区还将迭代升级西部车网智联产业化扩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产业创新中心暨李克强院士工作站等项目,启动实施中科创达智能创新软件平台总部、驭势科技乘用车自动驾驶研发中心、中车株洲所西南产业基地、矩阵汽车中国总部等项目。
“一切都在加快推进。”该负责人说,力争到2027年,重庆高新区建成全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高地和新能源商用车制造重要承载地,实现产值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