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市统计局公布《2023年重庆高品质生活监测报告》(下称《报告》),对我市2023年民生建设进行数据盘点。《报告》称,民生保障持续加力、高品质生活成色更显,是我市去年民生建设的两个亮点,具体数据一起来看。
市民“食住行”供给保障充足
《报告》表示,去年全市粮食供给充足,市民“菜篮子”“米袋子”供应更加放心。其中,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050万吨以上,达到1095.90万吨;蔬菜、水果、生猪、家禽持续保持增长态势,分别增长3.9%、8.9%、3.7%、3.2%。
住房方面,市民住得更加安心。去年重庆住房保障逐步企稳,出台中心城区旧城改造20条举措,统筹推进“三保”“两久”“两改”,保交楼项目新交付15.7万套;城市更新稳步推进,实施226个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534万平方米、棚户区1.8万户;新增城市绿地1500万平方米,建成口袋公园117个、山城步道107公里,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增加106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4平方米;乡村面貌绽放新颜,创建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107个,新改建“四好农村路”3360公里,新改造农村危房5759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交通建设加快,市民出行更加省心。去年全市铁路运营里程达到2794.0公里,增长0.5%,其中高速铁路1023公里;高速公路里程4142公里,增长3.5%;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494公里,增长3.3%;机场飞行起降架次32.9万次,增长64.9%;新开行小巷公交18条;累计开行22条跨省城际公交;建制村通客车率连续四年保持100%;每百户家庭汽车保有量46.0辆,比上年增加5.8辆。
数字建设赋能,市民生活更加舒心。随着去年数字重庆建设重点能力总体形成,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成投用,“渝快办”全面重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实现三级贯通;社保领域“渝悦·公积金”“渝悦·根治欠薪”等应用,为2.6万余名劳动者追讨工资3亿元;卫生领域“渝悦·医检互认”,为群众节约就医费用3900余万元;教育领域“渝悦·惠学生”,实现义务教育入学办理时限、环节压减2/3;金融领域“渝悦·渝你同行”“渝悦·信用”等应用,信用融资授信71.1亿元。
就业形势稳定 文化建设繁荣
《报告》表示,去年我市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落实促进青年就业创业35项措施,打出促进就业创业“组合拳”,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3.9万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社保和就业支出1093.7亿元,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26.71万人次,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4%,稳定在可控范围内;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95元,增长5.4%。
公共文化繁荣发展。去年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充足,有博物馆及纪念馆130个,大型体育场馆84个,群艺馆、文化馆站1072个,公共图书馆43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2915.66万册,增长6.9%;举办首届长江文明论坛、石窟寺保护国际论坛,启动红岩文化公园二期建设,革命文物保护中心、西部国际传播中心挂牌成立,重庆开埠遗址公园全面开放,永川科技影视片场建成投用,舞剧《绝对考验》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全年城乡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为10.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民生福祉增进 社会保障更有温度
《报告》表示,去年我市持续推进惠民暖心优服行动,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齐头并进。
其中教育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占比为16.1%;9年义务教育生师比为14.2:1;高等学校增加2所,达到77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63.5%,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医疗方面,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8张,比上年增加0.2张;每千常住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5人,比上年增加0.6人。
养老方面,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连续五年保持100%;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51.8亿元,增长3.4%;新增养老床位4080张,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覆盖所有区县。
居住环境方面,美丽重庆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完成营造林面积33.53万公顷,新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50.5万亩、国家储备林101.5万亩;全市自然保护区58个,森林覆盖率达55.1%,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25天;环境空气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96.9%,库区一级支流水质呈富营养的断面比例为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