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2年

重庆三峡学院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2022年度)

发布时间:2023-07-07 10:17
发布时间:2023-07-07 10:1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5937C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三峡学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三峡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开展人才培养 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社会服务 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重庆市万州区沙龙路780号

法定代表人

张伟

开办资金

3461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7031.18

188745.6

网上名称

重庆三峡学院

从业人数

168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022年,是学校“十四五”规划深度铺陈,教育改革爬坡上坎、谋求突破的关键之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党建工作持续提质增效。通过市委巡视整改综合成效评估,圆满完成五届市委校内巡察任务;2个党支部顺利通过市级“样板支部”结题验收;17个二级学院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专职组织员实现全覆盖;学校党委干部配备情况被市委组织部考核评估为全面“达标”;学校获批为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分中心。 二是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获评重庆市普通本科高校智慧农业学院建设学校;12门课程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6件课程案例被认定为示范案例;1个教师团队获重庆市本科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2个案例被评选为市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典型案例。 三是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实现了在该国家级赛事中金奖零的突破;1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金奖;2个“挑战杯”项目获市赛金奖;4个研究生团队获创新创业大赛市赛一等奖;健美操队获排舞联赛全国总决赛4个单项特等奖。 四是科技创新取得可喜进展。“万州区国家农作物品种测试评价站”项目获国家农业农村部资助经费2600多万元,是全市“十四五”期间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也是学校近年来获批的首个千万级以上项目;另有2个农业项目获国家水利部经费资助690万元。 五是师资队伍建设卓有成效。首次获批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全年引育和送培博士29人;培育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负责人、巴渝学者、重庆市首席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等高层次人才7人;学校“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近40%。 六是学科专业布局日趋优化。2个学科群获批第二轮重庆市“人工智能+学科群”;硕士学位授权点实现全校17个二级学院全覆盖。2个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新增4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项目被立项为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此外,2022年学校还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政治引领,持续夯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根基 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220余场;二是持续健全完善党中央决策部署、市委决议决定贯彻落实机制。全年固定在党委常委会第一阶段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级文件会议精神等98次,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三是积极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互融互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年组织党政决策会议74次、研究事项724件。四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新闻宣传获重庆日报、人民网等各级媒体报道100余次,舆情信息被中宣部、市委宣传部采用241篇。五是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相关规定。坚持“好干部”标准,持续构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六是持续抓好作风和纪律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健全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强化政治监督和重点领域、重点事项监督,严格精准执纪问责,积极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二)聚焦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不断彰显思想政治工作育人实效。学校获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国优秀单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名列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热度榜前列;4名教师分获国家级、市级荣誉称号;3名学生获团中央“中国电信奖学金”;1名学生获“全国百佳心理委员”。二是扎实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校领导带队走访重点企业、相关部门、行业协会143家,签订实习就业基地87个,拓展就业岗位1600余个。截至2022年底,本科毕业生、特殊困难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分别为87.98%、91.04%。三是持续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三维分层”教学改革模式,出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系列职称申报条件》,拟定《辅导员职称申报条件(征求意见稿)》;4门课程被立项为市级课程思政专项研究项目(含重大项目1项)、10门课程被认定为市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四是健全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相关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培养全过程,大力选树榜样示范,评选表彰优秀教师26人、优秀教育工作者25人、本科教学优秀教师98人。 (三)聚焦高质量发展,稳步提升内涵发展软实力 一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将“十四五”规划与党政工作要点有效衔接,适时开展实施进度监测评估;持续推进更名工作,出台《更名工作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努力补齐相关短板弱项。二是不断提升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出台“双一流”建设及一流专业、课程建设相关制度,不断优化“双一流”建设体系;立项市级教改项目28项;学生获国家级专业竞赛奖项28项、省市级奖项180余项;与20多家单位合作探索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持续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启动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检相关工作。三是积极推进学科学位点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立项9个校级重点学科;5个案例库入选重庆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6个导师团队入选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立项市级研究生教改项目、科研创新项目31项;获批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6个;克服疫情重重困难,顺利完成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务工作,实现了“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四是加快完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修订完善科研管理相关制度;获农业农村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8项;立项各级各类纵向项目230项,项目合同经费突破5000万元;获批重庆市首批种业基地4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65项,创社会经济效益5.67亿元;牵头筹建长江上游河库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报办刊质量和影响因子不断提升。五是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改革人才评价机制,推行代表作评审制度;提升教师业务能力,推荐85人次参加各级人才评选。 (四)聚焦治理优化,加快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一是深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定相关配套制度60余项,有序构建学校规章制度体系。二是着力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水平。健全完善“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决策机制,建立重大事项风险评估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探索实践法治工作负责人和法律顾问队伍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工作机制。三是有效发挥资源配置效益。建成财务网上报账系统;建立健全审计工作风险防范机制和审核审批制度;优化调整科技楼、博学楼等场所资源配置和规划建设。 (五)聚焦师生中心,努力增强师生获得感安全感 一是从严从实从细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坚持师生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守住了校园安全和疫情防控底线,实现校园“零感染”“不破防”。二是努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不断健全完善“三服务”机制,做好了文秘机要、公车管理等各类服务保障工作;建成校院两级视频会议系统;加快推进新图书馆后期项目及馆藏图书资源建设;投入乡村振兴各类专项资金90余万元;循例开展传统佳节送温暖主题活动。三是切实保障师生合法权益。健全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发放学生各类奖助学金3970余万元。四是积极打造平安美丽绿色校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年组织安稳会议18次;开展了国家安全教育日、禁毒、反恐防暴等宣教活动。积极推动校园绿化、美化、香化,获评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学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获奖:学校获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1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金奖;2个“挑战杯”项目获市赛金奖;获农业农村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8项;4个研究生团队获创新创业大赛市赛一等奖;1个教师团队获重庆市本科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健美操队获排舞联赛全国总决赛4个单项特等奖。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1项;第一批重庆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三等奖1项;2022年教育教学类成果奖励,市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6个,3等奖9个,优秀奖1个。 诉讼: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案一件,部分败诉,判决支付对方工程价款734296.23元;劳动争议纠纷案四件(其中一件部分败诉,支付扣的违约金3万,一件调解结案支付对方25000元,二件胜诉,驳回对方的仲裁请求);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一件,对方撤回仲裁;合同纠纷案一件,对方撤回仲裁。劳动人事争议案二件(其中一件胜诉,驳回再审申请,一件调解结案支付对方3000元);恢复原状纠纷案一件,调解结案支付对方55000元。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公共管理学院教研室收重庆市二中院捐赠审判台1台。

填表人: 黄甍  联系电话:13594877772  报送日期:2023年05月23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