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582837993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蚕业总站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蚕业总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承担蚕桑、蚕种、蚕茧管理的事务性工作。承担蚕种检验、检测的相关事务性工作 承担蚕桑品种资源和蚕桑品种鉴定的相关事务性工作 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 |||
住所 |
重庆市江北区华新村325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万华 | |||
开办资金 |
52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2.53 |
405.92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蚕业总站 |
从业人数 |
3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2年本站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变更登记有关规定,及时安排专人向重庆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申请办理相关工作。主要工作有:本站2021年《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暨相关书面证明材料;本站《2022年度机关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统计汇总表》,2022年3月—9月管理六级2名、工勤二级1名退休下编手续,2022年编制年报申报手续。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2年主要工作 (一)蚕桑生产情况 2022年,在新冠疫情反复影响和高温极端干旱天气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市蚕桑丝绸行业踔厉奋发,克服了多种困难,付出了艰苦努力,全市蚕桑生产保持基本稳定。全市现有20个区县6.2万户农户栽桑养蚕,桑园面积55.2万亩,同比减少2.6%;全年发放蚕种31.4万张,同比减少8.3%;生产蚕茧1.12万吨,同比减少10.9%;蚕茧平均每张单产35.8公斤,蚕农售茧收入4.8亿元,同比减少13.9%;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综合收入6.5亿元,同比减少4.0%;同口径全年蚕桑综合收入11.2亿元,同比减少8.5%。另2022年蚕种产值0.09亿元、蚕桑设备制造产值1.14亿元。 (二)蚕种生产和质检情况 一是蚕种生产方面。全市全年生产桑蚕原种18批次、2077张;生产桑蚕一代杂交种101批次、102662张。二是蚕种母蛾检疫方面。依法对原种逐张进行母蛾检疫,对普种进行所有批次母蛾检疫,全部合格,全年出具桑蚕母蛾检验报告11份。原、普种微粒子带毒率控制在近10年来最低水平。三是越年蚕种质量监督方面。依法进行蚕种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共抽取原种样本4个,代表4个批次、245张,其中不合格1批次,已按照规定进行处理;共抽取一代杂交种样本43个,代表43个批次、49391张蚕种,所检样本全部合格,出具桑蚕一代杂交种监督检验报告6份。配合农业农村部完成对我市2家蚕种生产单位所生产越年蚕种成品质量监督抽样工作,所抽样本全部合格。 (三)科学精准抓好新冠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我站一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从实从细落实管控措施,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切实将工作重心由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促发展。 1.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一是严格执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办公室关于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渝肺炎指办发〔2022〕102号)等要求。二是抓细抓实疫情防控工作,印发《关于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和返岗工作要求的通知》(渝蚕业发〔2022〕83号)等文件,对防疫要求和工作安排作详细部署,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工作的影响。 2.积极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根据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关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市直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的通知》工作要求,我站党员干部均积极下沉社区防控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发挥信息渠道、引导纾解、协助处置等作用,收到九龙坡区九龙街道党工委、渝北区大竹林街道星汇社区党委、江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北碚区水土街道党工委等感谢信4封。 3.落实主体责任,保障生产安全。一是层层压实生产安全责任。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制定部门责任清单,组织签订《安全稳定(消防安全)工作责任书》。二是扎实开展安全培训活动。邀请安宣防火中心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解,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紧急事件处置能力。三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传达并落实市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系列文件要求,及时上报活动方案和工作总结。四是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行动。完成了办公楼消防器材检查更换、天然气管道整改、电磁自闭阀安装、永川点破旧浸酸场所拆除和50余颗高大树木砍伐清理等工作。 (四)牵头开展生产技术指导,保障蚕业生产正常有序 一是扎实推进春蚕生产,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春蚕生产工作的通知》(渝蚕业发〔2022〕21号),指导各地做好春蚕生产工作。二是开展新建蚕桑示范基地调研。赴江津、大足等地调研2022年茧丝绸项目实施进度,指导业主规范推进项目建设,推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三是扎实开展生产调研指导。组织专业技术干部、行业专家到黔江、涪陵、潼南等重点区县开展调研与技术指导20余次,掌握行业最新情况和发展动向,归纳总结发展成效和好经验好做法并大力推广。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联同市桑树病虫害防治示范点,完成《重庆市桑树病虫情报》8期,并根据江津、潼南、涪陵等区县发现的较大规模桑树褐斑病病害情况,起草下发了《桑树褐斑病治理方案》以及《桑粉虱》防控专报。五是加强桑园冬季管理指导,起草下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桑园冬管工作的通知》(渝蚕业发〔2022〕80号),指导各地扎实开展冬季管理工作,为来年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五)加强蚕种行业管理,确保蚕种质量 一是做好蚕种质量监管。对蚕种生产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做好重要生产环节质量监管和技术指导。二是推进新蚕品种培育筛选。在万州、黔江、合川等地开展三眠蚕“康细1号”同“芳绣×白春”区域适应性比较试验,掌握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特性。三是按步推进蚕遗传资源普查工作。组织召开蚕遗传资源普查工作推进会,明确了今年内我市完成7个部级确定蚕遗传资源、55个市级确定蚕遗传资源性能测定目标。目前,除秋季调查的15个蚕遗传资源茧丝测定工作尚未完成以外,其余测定工作全部完成。普查系统因影像资料录入功能暂停未能上传以外,其余资料全部录入完毕并通过专家审核。四是积极推进《重庆市蚕种管理条例》修订,配合主管部门做好材料收集整理和审议准备工作。 (六)加强蚕茧收购指导,做好蚕茧流通管理 一是在蚕茧收购前期和蚕茧收购档期,通过“重庆蚕丝网”、行业微信群、QQ群等多种途径,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发布蚕茧收购价格信息,全年共发布蚕茧价格信息11期,促进蚕茧收购市场价格公开、透明,倡导依质论价,切实保护蚕农利益。二是召开2022年全市茧丝绸行业统计和“重庆蚕桑网”信息宣传工作会议,主产区县蚕桑技术推广、蚕种生产冷藏、蚕茧收购经营、丝绢绸加工企(事)业单位统计暨信息工作相关人员共计50人次参训,宣传蚕茧收购法规、政策,邀请市统计局许春晓老师到会指导。三是加强收购企业引导。联合市茧丝绸协会深入黔江、涪陵、奉节、巫溪等区县有序开展蚕茧收购企业和蚕农调研,发布宣传行情、政策信息3篇,规范企业收购行为。 (七)加强行业宣传,提升对外传播影响力 1.加大产业宣传力度,归纳总结行业发展成效。一是完成重庆蚕桑丝绸产业专题宣传片拍摄展播工作。对10余个区(县)的蚕桑示范基地,“桑—果—游”活动现场,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祥飞、知天而作、汇田等智能化养蚕设备研发制造企业进行拍摄,在重庆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播放4次。二是统筹推进《重庆市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教材——蚕桑产业建设篇》编写工作。牵头组织召开培训教材研讨会,完成教材统稿和校稿工作。 2.多渠道宣传果桑采摘文化节。一是加强果桑采摘节信息收集整理。起草下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春季果桑采摘园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渝蚕业发〔2022〕23号),收集整理了16个区县35个果桑采摘园采摘信息,制作了“重庆市2022年春季桑葚采摘地图”,供市民朋友参考。二是拓宽信息扩散渠道。通过城乡统筹发展网等网站,市商务委、农家科技公众号、蚕掌柜等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广泛发布了《重庆市2022年春季果桑采摘园信息》,大力宣传推送桑葚采摘节活动,起到了拓宽果桑园业主销售市场、丰富市民生活、弘扬蚕桑丝绸文化的积极效果。 3.按月印发《蚕丝信息》。全面收录、广泛宣传党重要方针政策、蚕桑生产、科技创新等方面动态信息,为我市蚕桑丝绸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4.加强网络平台宣传。运用“重庆蚕丝网”滚动播报行业重要信息,共原创、转载蚕丝信息273篇,包含行业动态、技术服务、市场行情等多方面内容。 (八)开展高温干旱灾情调研,指导蚕农恢复生产 2022年我市遭受罕见高温干旱自然灾害,给蚕桑丝绸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一是积极行动开展技术指导。派出专家指导组赴三峡库区、渝东北、渝西、渝东南片区9个重点养蚕区(县)调研灾情,全面了解受灾情况,指导蚕农积极应对。二是加强技术措施宣传指导。印发《关于做好高温干旱应对防范力保秋蚕生产的通知》(渝蚕业发〔2022〕52号)和《重庆市蚕桑生产高温抗旱应对措施》(渝蚕业发〔2022〕54号)等文件,帮助蚕农解决难题,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三是积极建言献策。归纳总结形成《关于高温干旱造成蚕业生产严重灾害的情况报告》(渝蚕业〔2022〕57号),供主管部门决策参考。 (九)承办行业会议,促进产业发展创新 按照委领导指示要求,顺利承办在黔江区召开的市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现场会,效果良好。一是加强会议准备。按照委分管领导及市场体系建设处要求,做好与黔江区林业局协调沟通,制定完备会议计划和方案,多次赴黔江实地查看会议筹备情况。二是组织参观学习。组织150余人参观了黔江区蚕桑乡村振兴示范点、文创体验馆、丝绸工业园区、智能养蚕工厂,促进全市各地了解黔江区蚕桑丝绸全产业链发展情况。三是做好归纳总结。组织区(县)行业主管部门、茧丝绸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代表作材料总结和现场发言,交流分享发展经验。 (十)推进统计平台重构工作,提高统计工作质量 在委领导及有关处室精心指导下,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我站系统梳理分析了全产业链统计要点、难点、漏点,组织开展了蚕桑丝绸全产业链统计平台重构工作。一是完成统计平台设计和备案。编制“重庆市蚕桑丝绸行业数据统计平台建设方案”,制定详实统计报表。加强与市统计局对接,完成统计报表制度备案程序。二是加快统计平台开发设计。积极沟通对接浪潮公司,携手开发的新统计平台开始试用。三是统计平台重构工作获行业专家点赞。市蚕桑丝绸行业统计平台重构研讨会上,浙江大学顾国达教授、李建琴教授等专家学者认为,重庆市蚕桑丝绸行业统计平台重构工作是全国蚕桑丝绸产业工作的一大创新,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经审查,你机构已具备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现予批准,可以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特发此证。检验检测能力及授权签字见证书附表。你机构对外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的法律责任由重庆市蚕种质量监督检验站承担。我站持有《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172204270400,发证日期:2017年12月27日,有效期至:2023年12月26日,发证机关: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截至2023年4月10日,我站暂未收到市商务委有关委属事业单位2022年度绩效考核及班子年度考核结果正式文件。我站自评2022年度绩效考核及班子年度考核结果为合格等次或以上,委管实职领导5人为合格或以上;我站2022年度在编工作人员实有31人,在2022年重庆市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中,全体工作人员被确定为合格或以上。本站受奖惩及诉讼投诉为零。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程心妍 联系电话:18580535561 报送日期:2023年04月11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