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581466748J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市蚕桑技术推广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开展蚕业科学技术研究,促进蚕业健康发展。 承担蚕业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 开展蚕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培训 提供蚕桑种质资源保护、蚕桑技术指导、良种繁育与推广、蚕种冷藏、浸酸、浴消等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北碚区东阳街道上坝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余朝洪 | |||
开办资金 |
3724(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商务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561.85 |
33883.61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 |
从业人数 |
16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因我院主要负责人发生变更,按照规定于2022年5月26日申请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由王新民变更为余朝洪。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致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 联合攻关的人工饲料小蚕共育示范获得成功并首次在黔江等武陵山区完成大面积推广,养蚕单张成本从60元降低到40元,受到央视宣传报道,科技引领农业发展成效凸显。 2. 联合起草制定的《食用桑叶粉加工技术规范》(DB50/T 1220—2022)地方标准经官方发布并实施,为促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3. 首次成功自主试制桑椹发酵酒,桑黄人工快速栽培技术优化与中试示范取得较好成绩,在全市蚕桑丝绸产业发展现场会上获高度认可,为产业多元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 推进专利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获得实用新型国家专利1项、外观设计国家专利2项,与四川省三台蚕种场联合科技创新获得实用新型国家专利1个,大力推动了养蚕技术和设备的自动化进程。 二、聚焦种业振兴,夯实种质创制基础 1. 家蚕良种繁育研究中心一期建设项目(家蚕种质创制中心)提前竣工并投入使用,为家蚕遗传资源保护、选育研究、试验示范等种业振兴基础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 2. 完成了180多个家蚕品种的继代繁育和300多个桑树品种的遗传资源保护工作,为蚕桑种质创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3. 促进蚕种恢复性生产,全年繁育一代杂交种7.2万张,同比增加25%,合格率100%,经过全市唯一蚕种冷库冷藏、浸酸、催青、保种等技术环节处理,为全市蚕桑主产区提供了优质种源。 三、践行公益使命,助力实施乡村振兴 1. 选派的三名乡村振兴帮扶人员积极履职,成为当地蚕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领跑员”和“补给站”,在黔江区太极镇太和村发展蚕桑业主59户,实现创收270万元,户均创收4.6万元。 2. 指导建设了8座智能化小蚕共育工厂,获益蚕农300多户,春茧产量约1.2万担,蚕农综合收入达3000余万元,蚕桑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3. 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在潼南、合川农村地区建成了三个原蚕基地,基地蚕农晚秋蚕茧款收入超过35万元,蚕农信心大幅提振。 4. 在奉节、云阳、黔江、大足等区县开展以“养蚕实用技术、桑树及桑园管护、蚕桑病虫害防治、蚕桑政策宣传”等为主题的技术指导工作,辐射面达10万人次。 5. 以大足分院和黔江分院在载体,和当地政府与龙头企业共建科技帮扶项目,通过优势互补共融,实现双方互促共赢。完成了大足特色果桑种质资源库项目建设,编制了《重庆黔江区蚕桑丝绸全产业链发展规划2022-2025方案》,切实优化了两地蚕桑产业布局和产业链规划。 6. 按照全国第三次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相关要求,完成了56对家蚕品种的蚕遗传资源普查工作。 四、深化文旅融合,激发产业消费活力 1. 深挖蚕桑科普亮点,认真组织“全国科普日活动”,获中国科协、重庆市科协“优秀活动”表彰;组织编写科普图书《蚕宝成长日记》在市科协组织开展的2022“典赞•科普重庆”推选活动中荣获“年度科普作品”;原创四件茧艺美术作品获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登记。 2. 克服大风天气恶劣影响,全力保障采果节顺利举办, 期间共吸引游客2.3万人,同比增长35%;桑椹产量达28.8吨,同比增长49%;抖音、视频号、大众点评等线上平台浏览量超10万人次,宣传引流效果明显,成为了北碚田园客厅片区文旅融合的新标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蚕种生产许可证: 重庆市蚕种(生)证字〔2020年〕第001号 有效期:2020年3月8日至2023年3月9日 蚕种经营许可证: 重庆市蚕种(经)证字〔2020年〕第001号 有效期:2020年3月8日至2023年3月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 院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被中国科协办公厅、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22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2. 科普图书《蚕宝成长日记》被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典赞•2022 科普重庆”年度科普作品。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朱红艳 联系电话:13648413227 报送日期:2023年02月28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