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671008580H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地质调查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地质调查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开展地质调查和技术服务,促进地质事业发展。承担编制地质勘查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及年度计划的具体工作 承担区域性、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及项目服务工作 开展地质环境信息和技术研究、推广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栖霞路3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弘忠 | |||
开办资金 |
10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33.91 |
630.82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3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2年,市地调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抓建设、转作风、战疫情、保稳定、干实绩,扎实做好矿产资源管理支撑服务,推动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高质量发展,推动战略矿产找矿行动落实落地,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做好地质调查勘查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地质工作保障性、基础性、先行性作用 (一)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立足战略矿产和重要优势矿产布局,加强组织论证,科学策划部署,编制了《重庆市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提出了总体布局安排。围绕国家战略性矿产和重庆市优势矿产资源,部署实施了煤层气、锰矿等勘查工作15项,探获1处大型和1处中型锰矿床,提交锰矿资源量3395万吨,新增资源量1127万吨;合川煤层气地面抽采示范单井最高日产量达到1770m3,达到了工业化气流,进一步推进了煤层气工业开发进程。 (二)提升基础地质调查社会化服务水平。立足生态环保和民生建设布局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为服务地方发展特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基础地质支撑,策划实施基础地质项目40个。 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1854km2,调查工作向地层清理、构造探究、找矿及古生物化石发现等方面进一步夯实,调查成果实现数字化、模型化、可视化,全市覆盖率提升至100%,实现全覆盖。 完成1:5万土地质量调查7334Km2,助力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对涪陵西部、奉节中部等7个区块进行了综合评价,新发现一批优质土地、富硒富锗等特色土地,全市覆盖率提升至56.9%。 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面积6062Km2,查明了调查区地下河系统,建立了169处观站点,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状况,为重大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解决缺水地区供水问题等方面提供基础地质信息,全市覆盖率提升至44.4%。 完成地表基质调查470km²,基本查清调查区地表基质空间分布及理化性质,建立了重庆市首个地表基质调查成果数据库,向自然资源部成功申报《重庆丘陵山区地表基质调查技术探索》研究课题。 二、做好地质资源保护技术支撑,着力挖掘古生物化石及地质遗迹资源潜力 (一)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立足重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积极发挥国家、市级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的纽带联系作用,认真做好项目组织实施,策划实施古生物化石项目15个。一是推动秀山鱼化石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相关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封面文章发表,研究表明重庆秀山是当前全球唯一的志留纪脊椎动物特异埋藏化石库,为我国古生物领域继云南澄江生物群、辽西热河生物群之后,又一世界级发现。二是持续加强恐龙化石保护采集工作,黔江正阳新发现多处恐龙化石富集区,为重庆又一个恐龙化石集群埋藏地,也是我国西南地区首个白垩纪恐龙化石集中产地。在主城区西北缘新发现10余处鱼化石点,完成了中央公园鱼化石抢救性采集约6000m3。 (二)探索开展地质遗迹资源评价。立足重庆地质景观、自然生态、人文历史等特有条件,策划实施了中心城区、三峡库心等重要地质遗迹资源评价项目,完成1:5万地质遗迹调查100km2、核心区1:1万人文地质综合调查和专项生态环境地质综合调查7km2,完成重要地质遗迹点调查30个,同步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为后期工作开展提供较为坚实的技术支撑。 三、做好矿产资源管理技术支撑,有力推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高质量发展 (一)助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优化。以编审第四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为基础,通过优化矿业权布置和准入,持续监测主要矿产品产量等措施,有力保障了我市资源安全和矿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推进2021-2025年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市级矿规编制完成并以市政府名义发布,为32个区县矿规修改提供技术指导,其中26个区县矿规已通过复核。二是严把矿业权设置准入关,征集并更新发布出让项目库项目101宗,开展出让计划现场复核115宗,其中80宗通过复核,高效完成中石化增列煤层气出让前期工作。三是保障矿产资源供需安全,在继续全面监测主要矿产品产销量的基础上,2022年进一步开展了大型石灰岩矿山产量在线监测和远程监控,开展重要矿种供需安全形势分析,更加精准掌握矿产品产销数据和供需形势,为砂石保供稳价和资源安全提供数据支撑。四是为矿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组织完成全市19个重要优势矿种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调研,完成超大型石灰岩矿山设置可行性论证和选址建议,完成全市矿产资源高质量发展研究并提出了政策建议,报市局印发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高质量发展文件。 (二)助推矿产资源开发绿色发展。按照市局部署安排,坚持“督、察、访、宣”一体推进,矿业秩序明显好转,有效促进了绿色发展和行业自律。一是对30家绿色矿山开展第三方评估,推动建成绿色矿山15家,同步组织绿色矿山“回头看”、“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绿色矿山建设指导,对绿色矿山建设存在问题进行分类处置并报区县局督促整改。二是针对2021年度发现疑似无证开采的178条线索进行暗访督察和专项检查,完成了初步判定,提出了分类处置意见,审查非法开采矿产资源价值鉴定报告16份。三是指导市地质矿业协会,开展了28宗绿色矿山建设的现场指导,在涪陵、梁平等地举办了3次矿山现场观摩培训,以及10次片区会和宣传会,学习“荒山变良田”发展新模式;组织制定了《重庆市矿业权人勘查开采诚信评价办法(试行)》,并开展了首批评价工作,初步构建起矿业权人诚信自律管理体系。 (三)助推地勘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技术专家作用,优化监管机制,适时开展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地勘单位生产规范、地勘项目安全可靠。一是强化项目监管,开展不定期抽查、中期检查及年终检查7次,强化事前专报,针对技术复杂项目和实施中技术难题,组织专家开展评审验收共计215项次,使用评审专家742人次。二是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地勘资质审批取消后,制定了我市首个地勘活动监管实施办法,构建了以信用监管为抓手的监管机制,针对全市95家地勘单位开展年度地质勘查活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三是落实安全生产要求,制定了重庆市野外地质调查安全作业规定,强化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安全教育培训、野外作业装备以及野外作业等规范要求,开展地质勘查安全生产监督检查23次,进一步提升地勘单位安全生产意识。 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地质矿产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地质矿产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改进作风,教育引导全院干部职工深入领会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对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战略定位和行动方略,践行地质报国使命担当,把工作重心聚焦到落实市局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 (一)抓实理论学习。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强化政治意识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把“两个确立”的政治成果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支部“三会一课”,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等原著原文,习近平总书记对地质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的“第一议题”。全年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党小组学习18次,班子成员累计讲党课4次,规定内容的学习通读率达100%。 (二)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目标,推进院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争创“四强”党支部。坚持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坚持教育在先、警示在先、预防在先。全年开展廉政教育形势分析研讨会2次,组织廉政教育专题党课2次。开展电话回访10次,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廉政提醒,督促严守廉政红线,保障服务支撑工作质量。 (三)加强作风建设。持续优化作风,深化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认真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部署要求,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精简文件、减少各种表册,公文印制数量同比减少50%。加强干部职工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党员干部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妄议,时刻保持党员本色。提升党员服务意识,疫情期间,全院党员干部全部下沉一线,参加志愿服务165人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杜红 联系电话:13752859948 报送日期:2023年02月01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