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90659J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重庆市饲料饲草站、重庆市奶业管理办公室、重庆市种畜禽性能测定站、重庆市牧草种子质量检验测试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推广畜牧业技术,促进畜牧业发展。畜牧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奶业质量检验和生产指导畜禽和饲料饲草品种技术引进、示范和推广种畜禽管理畜禽资料、牧草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指导草原生态和灾害防治的监理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黄山大道东段186号 | |||
法定代表人 |
贺德华 | |||
开办资金 |
190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09 |
2634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
从业人数 |
5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在市委农业农村工委、市农业农村委的正确领导下,市畜牧总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履行意识形态、法治建设、安全生产、保密责任制,圆满完成任务。全年预计出栏猪、牛、羊、家禽分别为1970万头、62万头、455万只、2.5亿只,同比分别增4%、5%、1%、3%。肉类、禽蛋产量达到208万吨、53万吨,同比分别增3%、5%,得到各级领导肯定。 一、党建工作情况 (一)把方向,全面强化政治引领。一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初心使命,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二是严守政治规矩,扛实政治责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规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市畜牧总站班子带头遵守党内各项规定,做到重大问题及时请示汇报。全年开展民主议事40余项、班子政治理论学习6期、专题党课5期,做好示范带头。三是夯实意识形态,营造良好氛围。严格执行意识形态等制度,加强门户网站、工作群等阵地管理,开展意识形态专题分析研判2期,全力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全面彻底干净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坚决肃清邓恢林流毒影响,不断巩固和涵养良好政治生态,站内未有错误言论行为。 (二)重教育,切实筑牢思想根基。一是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每月固定开展党员集中理论学习,坚持原文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等著作书籍,持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全年开展党员理论学习12期,党员提交体会30余篇。二是强化党性教育。通过组织开展“重走足迹”主题实践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同过政治生日、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加强党性修养锤炼。 (三)强行动,抓实抓细主题教育。一是及时谋划,抓好学习。充分利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契机,采取集中自学、研讨交流等形式,组织全站党员、干部认真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以及主题教育必读选读书目。发放学习用书336册,集中理论学习6期、读书班集中学习7期、专题党课5期、实践活动1期、征文比赛活动1期。二是深化调研,务求实效。明确调研课题7个,采取实地和书面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全覆盖38个区县专题调研。实地走访畜牧生产企业和养殖场83个,开展座谈交流28次。召开调研成果专题交流会1期,形成专题调研报告7篇,研究制定成果转化运用清单14项,提出对策建议30余条。三是找准问题,落实整改。对照建立问题清单6个,制定整改措施8项,全部完成整改。建设市级示范场点17个,技术培训28期、2000余人次,发放资料5000余份,健全制度3个,形成科技成果1项,促成成渝地区合作1次,交流研讨2次,有力促进畜牧产业发展。 (四)聚合力,发挥支部堡垒作用。一是全面落实组织关怀。全力支持驻村干部工作,走访调研5次。捐赠办公用品4万余元,赠送价值20万余元的种羊、饲料,购买帮扶农产品40万余元。看望慰问困难职工10余人次,帮扶慰问金2万余元。二是夯实支部管理。顺利完成支部换届选举,认真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全年支部共计召开支委会23次,党员主题党日12期,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2期,按时按质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目标。 (五)扬新风,营造浓厚清廉氛围。倡导清廉务实廉政文化,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廉政专题学习1期,实地参观学习1期。落实节假日廉政提醒,不断提升党员、干部廉政意识。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做好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损害营商环境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落实纪检干部教育整顿各项任务。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点排查,制定责任清单9条、责任措施22项。班子带头谈心谈话20余次,督促全站干部职工廉洁自律,站内未发生违规违纪问题。 二、业务工作情况 (一)接续发力畜禽种业振兴。一是圆满完成资源普查。完成84个品种测定及资源报告、调查报告、志书撰写,科学评估资源状况及特性。组织“武隆凤头黑鸡”“秀山鸡”“南川鸡”等新挖掘遗传资源申报。推动“合川白山羊”“荣昌猪”分别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农业农村部2022年十大优异畜禽种质资源。二是持续抓牢资源保护。制定实施“罗盘山猪”“渠溪猪”“合川黑猪”等抢救性保护方案。申报“荣昌猪”“大足黑山羊”“四川白鹅”国家级保种场。完成市级保种单位年度考评,做好国家级场区库考核及系统填报。指导“巴山牛”“板角山羊”等保种场建设和“石柱长毛兔”保种选育。建成国家级保种场2个、保护区1个、基因库1个、市级保护单位22个,形成“基因库+保种场+保护区”保护体系。三是大力推进创新攻关。开展六九、琪泰等2个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监管,指导六九完成国家复检。组织泰华、腾达申报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泰华通过国家水禽核心育种场遴选。全市第一个自主培育家禽新品种——“渝州白鹅”通过国家审定,“海聆黑猪”完成中试,“渝城黑鸡1号”继续中试。建立专用选育兔场,继续开展“渝州肉兔”选育。四是从严抓好种场监管。印发方案,协助执法检查。完成湖北和贵州省际、10个区县间交叉互检以及六九、琪泰等种公猪精液质量抽检。建成市级高代次种畜禽场58个,全年核发市级许可证27个。 (二)用心用情推动产业发展。一是加强产业调研。主动入位国家畜牧科技城、成渝双城经济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深入涪陵、荣昌、丰都等30余个区县开展“卖奶难”等调研130余次、近500余人次,形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专项报告近40个。多渠道、形式反映企业诉求,协助解决企业难题60余次。二是制定发展方案。贯彻市政府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全市“十四五”畜牧业发展规划等,参与全市肉蛋奶专班、赛马比拼等专项,定期调度情况,制定10余个产业发展方案,配合出台畜禽生产、肉制品加工、惠农支农等扶持政策。三是推动基地建设。指导2个养殖场创建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持续运行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基地、重庆市饲草试验基地。培育建成全国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生猪高效繁育示范基地10个、兔蜂产业示范基地8个、粪污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5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种草养牛技术示范基地2个、科技帮扶示范基地2个、中蜂成熟蜜生产基地2个、融合发展示范基地1个、中试基地1个、“中华蜜蜂小镇”1个。四是加快产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公司+家庭农场”、托管租赁、入股加盟等引导产业抱团发展。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种植示范优质饲草2000余亩。抓好青贮饲料收储,开展稻草青贮加工试验示范,推动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示范推广番茄、蓝莓等蜜蜂授粉2000余亩,增产10%以上。完成50余个品种试验,测定数据万余个。推动生猪产能调控获全国评估优秀。 (三)全力抓好技术支撑服务。承担市生猪、蜜蜂、草食牲畜等产业技术体系和专家服务团工作,联合20余个科企院校专家100余名,牵头组建8个功能研究室、4个综合试验站,推动科技服务产业。一是加快技术集成。执行重大协同推广等项目30余个,完成试验报告20余份,研发新技术3项、新工艺1项、新产品2个,构建种养高效模式3个,引进种猪100余头,建成蜂蜜后熟车间3个,授权专利9个,出版书籍10部,编写指导意见3个、专业教学课件30余套、明白纸等技术资料20余套,发表论文14篇,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个。生猪体系考核优秀。二是加大技术推广。印发全年工作要点,发布畜牧主导品种37个、主推技术17项,入选全市农业主推技术6项。签署多份成渝、鲁渝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强化洪灾减灾、寒潮低温等技术指导,通过培训班、座谈会、分享会、科普视频、政策宣讲等培训80余次、6000余人次,发放资料5万余份。多篇专报被市委办公厅、市委统战部、市政协等单位采用。 (四)加快完善行业标准体系。一是做好总体设计。承担市畜牧兽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编制《重庆市畜牧兽医标准化建设规划(2022—2026年)》《重庆市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建设指引》等。二是加快标准制定。围绕“荣昌猪”全产业链、“城口老腊肉”等,开展系列地方标准编制。全年主持或参与标准制修订立项48个、技术审查28个、发布35个。市畜牧总站累计主持或参与制定发布地方标准120余个,位列全市第2、农业农村系统第1。三是狠抓标准宣贯。开展“世界标准日”暨标准化宣传周系列活动。举办标准宣贯、发布会20余次、普及3000余人次、入场入户宣贯100余次,发放资料1万余份。完成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评估。 (五)持续推进绿色生态养殖。一是全面摸清家底。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分类政策文件千余份,梳理近年来国家考核情况,统计市内有关科企院校工作情况及成果。二是加强平台管理。运用农业农村部畜牧业综合信息平台,指导39个区县完成月度、年度数据逐级审核上报。三是整合技术资源。参加中国工程院张福锁院士重点专项,联合山东农科院申报鲁渝协作专项。组建全市资源化利用专家库,其中3名入选国家2023年首批绿色低碳专家成员。指导成立市畜牧业协会绿色发展分会。抓好全市资源化利用技术骨干动态联络。四是推进绿色发展。推广草食牲畜种养结合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专家+基地+经营主体”链条式推广模式。规范养殖设施建设。首次大规模针对14个代表性区县,开展近400个畜禽粪肥样品抽检,检测指标5800余项。推动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规模养殖场台账建设率、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分别超83%、90%、95%。 (六)着力强化数字畜牧建设。一是扎实开展统计监测。建成畜禽生产、价格监测平台,形成“全覆盖区县的生猪和家禽月报,畜牧业和草业季报、年报,近20项固定监测”的统计体系,布局监测点9000余个。抓好数据核查,撰写分析报告100余个。生猪规模场、能繁母猪监测直报全国率先达双100%,先进工作经验被农业农村部专刊编印全国通报表扬。连续两年获全国畜牧业统计监测工作评估优秀,2023年位列全国前7。二是深挖产业数字改造。编制数字畜牧业“三张清单”。完成种畜禽场数字地图建设、系统及数据IRS编目归集。协助完成电子签章无纸化出证系统试点和评估检查。切实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加强对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有牛网、蛋链通等电商平台指导,实现主要畜禽品种“买全国、卖全国”,线上交易超千亿元。 (七)不遗余力加大产业宣传。一是开展品牌建设。完成《重庆市蜂蜜整体品牌创建》项目。评选“蜂旅融合示范场”。指导企业培育“猪有特”等高端畜禽品牌5个。二是搞好人才培养。组织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家畜繁殖赛项)赛前集训,带队参加全国赛事。3名选手中,1名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位列全国前5,2名获“优秀选手”称号。三是办好行业盛会。配合或牵头办好第十四届中国奶业大会2023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暨2023中国奶业展览会、2023中国国际肉类产业周、第十九届(2023)中国羊业发展大会、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第五届(2023)中国中西部畜牧业博览会暨农特产品交易会、第二十一届中国兔肉节重庆分会场等30余个重大活动。举办2023中国蛋鸡重庆论坛、种猪育种(中法)交流会等国际国内交流活动60余次,参加行业盛会400余人次。四是抓好典型宣传。向农业农村部推荐典型经验成果3个。1人获2022年度“重庆市担当作为好干部”、1人获全市2021—2023年产业指导员先进个人、1个案例获全市产业发展十佳典型案例、1个项目获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优秀成果转化奖。全年市委、市政府采用专报1篇、政务信息36分,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电视栏目采用专业宣传视频23个、《学习强国》采用技术慕课23个。媒体专题刊登报道117篇,其中央媒43篇、省媒74篇。重庆畜牧网发布行业新闻近1200篇。1个短视频获市科技局短视频大赛优秀奖。国家通报表扬10余人次。 (八)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选派2名技术骨干常年驻村,年内走访农户800余户,分别制定帮扶计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落实“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政策和产业增收帮扶措施。指导新改建公路10.1公里、人居环境整治61户,积分制治理知晓率100%、注册率98%。促成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等多个单位与当地签订党支部结对联建协议。推动成立市黄精协会,开发多风味“黄精蜜片”新产品4个,参加“渝货进京”暨消费帮扶展销对接活动。完成2个示范蜂场文化升级改造。新培育种养大户10余户。建成市级黄精与蜂产业示范农民田间学校1个。推动莲子加工厂壮大,年增收50余万元。通过2023年度市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质增效交叉检查验收和第三方检查验收。邀请专家现场指导千余人次。开展中蜂、生猪养殖等技术培训30余次、900余人次,发放物资、技术资料2000余套。接待来村考察帮扶单位、企业50余次、600余人次,争取各类资金支持80余万元。竭力拓宽扶贫产品销路,帮助销售农产品700余万元,受到委主要领导、当地农户和社会各界消费者高度认可。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有限期:2025年5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陈建英 联系电话:15909399553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09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