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7564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制造业人才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制造业人才服务中心(重庆市工业设计促进中心、重庆市工业展览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承担全市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和政策研究的技术性、服务性工作 承担制造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服务性工作 制造业人才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行、维护的技术性工作 承担促进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服务性工作 承担工业展览、展示的相关工作 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 |||
住所 |
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邹峻生 | |||
开办资金 |
176(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34 |
1990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制造业人才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
1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按规定执行,无不良情况。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年来,中心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宗旨和职能职责,以党建工作为统领,积极探索制造业人才服务工作路径,不断健全工业设计产业服务体系,全面完成年度绩效目标任务。一、聚焦“制造强市”战略,人才服务实现“新突破” (一)强化顶层研究,人才研究迈上新台阶。一是承担《重庆市高等院校专业建设与“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适应性研究》课题,深入市教委、市人社局等部门以及60余家制造企业和20余所高校开展调研,收集整理调研问卷、访谈资料3000余份,先后召开9次专家咨询会,对我市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形成3万余字的课题报告成果和资政报告。二是编写完善《重庆市制造业人才规划(2023—2027)》,并征求委相关处室和市级有关部门意见。上述两个项目均已结题验收。 (二)强化根基工程,人才评价体系更完善。一是承担2023年职称评审工作,申报人数创新高。今年,中心共承担5个专业方向的职称评审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政策解读、细致答疑解惑等形式抓好服务保障,申报人数达3500余人,较去年翻了一番。二是协助市经信委、市人社局完成工艺美术专业申报条件修订工作,为我市工艺美术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方向。 (三)强化创新突破,人才培养再结新果实。一是搭建人才服务平台。今年12月,中心成功入选“第一批重庆市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积极组织开展工程师继续教育、高级研修项目、能力提升培训、专业水平评价等工作,进一步优化重点产业领域人才发展生态。二是持续开展制造业人才培训。确定了中沛人才等10家制造业人才培训合作单位,与重庆大学、四川美院、重庆理工及重庆工职院等院校达成人才培养合作关系,累计举办川渝设计驱动型企业家培训班、中小微企业培训班等培训活动10余次,累计培训超1000人次,为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强化服务为本,人才服务呈现多元化。一是抓好人才宣传。通过重庆主流媒体对“制造业人才(央企专项)”“境外人才来渝职业资格互认”“新兴产业打通职称评价渠道”“第二届全球卓越工程师大赛”等内容进行专题宣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10余次职称申报宣讲活动,扩大专技人员对职称政策的知晓度,进一步畅通职称申报渠道。二是开展人才招聘。在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公共运输学院组织专场招聘会,现场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20余人次。三是开展企业服务。协助市经信委深入长安汽车、联合微电子等制造业企业开展人才服务40余次。四是开展境外专业人才服务。协助市经信委开展境外人才认证备案服务,进一步完善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持续引进境外专业人员为我市提供专业服务。 (五)强化多向协同,交流合作链接新资源。一是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重庆工职院合作试点开设智能网联汽车设计专业,着力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培养基地。二是开展“专家服务区县行”活动,联合重庆市专家服务中心、四川省专家服务中心等单位承办“2023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专家团走进丰都”活动,对能源、材料、食品等6个方面10个项目开展智力服务。 二、聚力“设计之都”创建,设计赋能打造“新名片” (一)整合行业力量,成功创建“设计之都”。中心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国际沟通难等问题,随委领导先后赴北京、武汉、成都等城市拜访学习创建经验,沟通协调市级部门、区县以及相关企业,汇总整理相关基础材料28.3万字,高标准组织编写申报材料,圆满完成申报任务。10月31日,重庆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武汉之后的中国第五、西部第一个“设计之都”。 (二)加强产业研究,工业设计立法启动。一是承担《重庆工业设计问题研究》课题,走访调研市内100余家相关设计企业,组建专家组对我市工业设计发展历程、现状水平、问题困难以及国内外工业设计发展模式和产业政策进行深入研究,现已形成课题报告成果。二是开展工业设计立法工作,收集整理工业设计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牵头起草《重庆市工业设计振兴条例(征求意见稿)》,现已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三)推进体系建设,搭建服务平台。一是以“总部基地+区县分中心+专业中心”为载体,加速构建新设计培训、快设计服务、好设计体验、大设计生态服务体系。总部基地建设初见成效,资源汇聚、行业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区县分中心已建成大足、璧山、江津、垫江、秀山、永川6个分中心,目前正积极对接长寿、广安、泸州等川渝两地区县,稳步推进分中心建设;工业设计营销中心、工业设计与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工业设计投融资服务中心等专业中心运行良好,持续助力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牵头成立重庆市制造业设计联合会,吸引和发展涵盖制造企业、设计服务机构、科研院所等类型的首批会员单位112家,为行业及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三是成功获批重庆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为我市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四)培育设计主体,打造智力沃土。一是协助市经信委培育各类工业设计市场主体,2023年累计评选出64家市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获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累计14家单位入选重庆市国际设计合作交流中心,26家单位入选重庆市工业设计赋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238家企业入选设计驱动型企业库。二是持续征集重庆优秀工业设计师“千人库”,目前入库名单已达1000余人。 (五)建立大赛体系,推动行业交流。一是推动第四届智博杯工业设计大赛、2023“泸永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井井”美好生活创意设计大赛、2023西南纺织品纹样原创设计大赛等品牌赛事举办,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赛事活动。二是做好《重庆新设计》内刊编辑发行,目前已编印发行5期,面向全市设计行业相关部门、院校、企业等累计发放3500余册,进一步宣传工业设计价值,提升重庆工业设计影响力。 三、聚力“智博会”服务,合作交流展现“新作为” 2023年智博会是中心首次深度参与,承担智博会嘉宾邀请服务工作,为900余名嘉宾提供对接、邀请、跟踪、审核、注册、背审、定级,衔接制发证、接待、在渝活动等全流程服务。会后定期开展嘉宾回访,推荐重庆新动向新政策,了解嘉宾的投资动向和在渝投资意愿,做好后续服务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有效期2020.05.19-2025.05.19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谯曦 联系电话:13883906232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29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