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2667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培养中级技术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机械、电子技术工人培训相关技能培训 | |||
住所 |
重庆市永川区箕山路23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孙波 | |||
开办资金 |
1944(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983.9 |
16895.4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 |
从业人数 |
20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的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持续提升教师队伍水平一是持续引进师资。2023年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公开招聘教师1人,安置退役士兵1人,其他中职学校调入1人,聘用10人;完成了11名教师的职称评审和 24名教师的岗位晋升工作。二是强化师资培训。教师培训提升坚持国家、市级和校级三级培训体系,积极为教师业务和综合能力提升搭建平台。全年派遣教师参加国培6人次,市级培训54人次,组织校级专题培训9次。邀请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专家为80名专业教师进行了一体化师资培训,全部培训合格,获取结业证书。 (二)学生教育管理有力度有温度 一是多措并举建设平安校园。全年学校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先后起草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应急预案汇编》等文件制度;开展“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珍爱生命、谨防溺水”等各类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日周月”排查、教师值周和安全例会等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校园稳定。 二是精心组织学生实习就业。全年统筹安排了752名毕业生分别到长安汽车等40余家知名优质企业实习就业,学生就业率98.98%,半年以上稳定就业率90.55%。709人参加分类升学考试升学,升学率为100%;通过校企合作项目、蓄水池计划、智能终端产业预备制储备,全年牵头向广达、旭硕、仁宝等市级重点电子智能终端企业安排学生跟岗实习和岗位适应能力提升。 三是用心用情服务学生及家长。学校常年坚持值班制度,全天24小时守护校园。开展警校联动周末“护学”行动,联合辖区派出所,保障学生出行安全。开设线上校长信箱1个及线下意见箱6个,全年受理学生政务平台投诉咨询13件,线上校长信箱咨询建议56件,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投入248.5万元精细化改善教室、学生宿舍、校园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联合电信运营商投资120万新建了校园无线网络。为方便学生出行,修建了校园内部出行通道。 (三)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一是“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运行有序。构建全员育人体系,打造了一支由管服人员、专任教师、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德育教官等不同岗位人员组成的育人团队,邀请了全国优秀班主任陈明梅、全国班主任能力大赛评委熬贵才等专家教授为团队开展培训,开展教育故事比赛、班主任能力大赛,组织30余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班主任素质提升等有关培训,发表德育论文20余篇,多举措提升育人团队整体素质。丰富全过程育人载体,组织开展了技能活动周、“五美”主题教育、经典诵读大赛、“强国有我.技能报国”演讲比赛、第六届十佳标兵评选、心理健康科普游园活动、端午主题活动、创意作品秀、元旦文艺晚会等10多项大型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次,累计服务时长2406小时,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拓展全方位育人功能,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讲团课,多岗位实施劳动课锻炼,扎实开展“箕山读书日”活动,每周开展“青年大学习”,常年开展学生“三自教育”活动。1名学生参与全国“最美职校生”评选,1名学生作为重庆市中职生代表参加共青团中央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名学生作为中职生代表参加重庆团市委第六次代表大会;1名学生获评永川区“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7名学生获得2022-2023学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二是教学管理监督检查到位。管理队伍结构合理,按照校、系教学管理体制的职能划分,采用专、兼结合的模式,建立了教学管理决策、组织运行、管理保障和评估监督多线并行的教学管理队伍。常规教学管理队伍共有教学管理人员34人。质量管理常抓不懈,围绕教学质量监控,修订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办法》,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排序从全校范围调整为本系部门排序,课堂教学考核评分细则和区间更科学合理,学生评价从原来一学期1次修改半期和期末2次,每周发布一次教学督查通报,2023年共计发布教学督查通报34期。 三是贴近产业办专业。2023年新申报了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美容美发与造型(美发)3个专业。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3个专业被市人社局批准为市级品牌专业;机械零件识读与测绘、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网络综合布线3门课程被批准为市级精品课程。申报工学一体化建设专业,成功获批部级建设专业3个、市级建设专业2个。现代制造业集群相关专业学生数达4926人,占学生总人数的92.70%。全年投入730万元(其中市财政专项资金520万)用于改善实训基地建设。获批技工教育工业互联网与大数据应用实训基地、被市总工会批准建设数字技能工匠学院,获得财政支持资金200万元。 教学科研成果丰硕。目前在研市级课题3个,在研校级课题7个,结题市级课题2个 ;教学教研成果获市级一等奖13个、市级二等奖27个、市级三等奖29个;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1个、市级二等奖1个、市级三等奖1个;2023年全年公开发表论文50篇,公开出版教材3本,校本教材3本。 (四)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各级各类竞赛。2023年学校承办了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重庆市选拔赛机电一体化项目、原型制作项目;巴蜀工匠杯乡村振兴技术技能大赛电工项目;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二届工业设计职业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项目。积极参与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华职业技能大赛等,获国家级一等奖 1 个、国家级二等奖 2 个、三等奖 6 个,优秀奖9个,市级一等奖8个(其中包含3个第一名),二等奖18个(其中包含一个第2名和第3名 ),三等奖18 个(其中包含一个第5名),区级一等奖1 个、区级二等奖2个;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区域)职业教育联盟、川南渝西教育共同体首届“匠心·大足石刻杯”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在2023川南渝西电商节大学生直播电商赛道中包揽前三名,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新媒体短视频创意赛道获优胜奖1个,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在重庆市第十八届“振兴杯”创新创效竞赛中,荣获中职组1个二等奖,被推荐参加全国复赛;在重庆市第七届“渝创渝新”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中,创新创业组荣获2个二等奖(进入决赛)、2个三等奖;创新创意组,荣获1个二等奖(进入决赛)、1个三等奖。 二是社会培训成效明显。全年开展各类培训认证21042人次,其中技能认证4932人次,各类培训共计16110人次。企业新型学徒制1669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841、在岗职业技能提升培训336人,岗前培训8811人、技师和高级技师 100人、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页岩气采集培训500人、创业培训119人、新职业培训706人, 三是拓展校企合作。先后与重庆美利信、重庆沪光等12家优质企业新签订了合作协议,新建学生实习就业和教师提升培训基地12个;开设长安汽车、东风小康等 6个“订单班”。开辟合作新维度,与重庆职协、贵州德江县人社局、贵州织金县人社局、湖南长沙四达新冷等政府单位在招生、师资培养、就业、培训和认证、技能大赛、共建基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四是助力乡村振兴。学校与永川板桥镇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电商直播基地,借力电子商务推动永川区板桥镇农产品由传统销售模式向电子商业新型销售模式的转变,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校地合作新格局,打造了地方、企业与院校共建共荣共享共赢的良性发展生态圈。学校助力梁平区乡村振兴,带领全校党员在梁平铁门乡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全年采购乡村振兴扶贫产品29万元。 五是集团化办学开新局。组织召开了重庆市渝西技工教育集团理事会议,改选了理事会,成立了新一届集团秘书处,明确了集团六大平台建设主任单位,建立了集团网站和信息报送机制、印章管理、联络机制等,并成功组织开展了集团成员学校教师“工学一体化”师资培训工作。 六是积极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教协同发展。接收江泸宜地区中职学校3名中层干部、派出1名教师到泸州建筑职业中等学校进行为期3个月互派跟岗研修;四川省三台县刘营职业高级中学、泸州市张永鸿名校长工作室、四川省罗海卓越校长工作室专家成员、泸州地区十余所职业学校校长到校交流调研。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自2018年10月19日至2023年10月19日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自2023年9月27日至2028年9月26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刘思邑 联系电话:17749988187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07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