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585717401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发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发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工资统发提供服务。承担工资统发审核的事务性工作承办工资统发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以及统发系统的建设维护等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仙桃街道春华大道9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宋晓辉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4.59 |
16.17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发中心 |
从业人数 |
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工资统发中心全体职工团结一心、踔厉奋发,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牢牢把握“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工作导向,全力推改革、抓规范、强激励、惠民生,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2023年工作成效 (一)精准靶向、聚力攻坚,改革任务亮点纷呈。一年来,我中心不断深挖改革潜力、迭代升级政策体系,探索增加要素分配、积极服务发展大局。一是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7月底全市150家医院实现制度入轨,总结形成的“六破六立”改革做法被人社部推广,探索形成的“县聘乡用”人员“三独立”绩效工资管理创新办法,被中央改革办《改革情况交流》第38期刊发。二是探索高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会同市教委在西南政法大学等3所市属高校探索实施绩效工资总量按聘期自主调剂改革试点;支持筹建重庆中医药学院,妥善处理过渡期的薪酬水平;配合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重点实验室的落户建设,研究制定实验室科技创新激励办法。三是创新乡村振兴人才激励举措。首创出台26条薪酬激励措施,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入乡、在乡、驻乡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相关做法被市政府办公厅推荐上报国办。 (二)精心谋划、全力以赴,重点难点有序推动。一年来,我中心立足职能职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努力做好增收缩差文章。一是竭力推进事业单位政策统筹。不断加力推动统筹事业单位工资政策调整,优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水平核定办法;在缴费基数调整上,反复与财政部门沟通,并达成共识。目前已发文布置。二是不断加强教师工资待遇保障。加强监控督导,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规范课后服务补助、规范“民转公”教师工资待遇、指导高中差异化核定绩效,确保队伍总体稳定。三是严格落实其他重点群体待遇政策。落实关心爱护医务人员待遇,核增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一次性绩效工资总量,兑现临时性工作补助。四是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与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计划背景下我市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现状分析及对策》的课题研究,对全国各省区市特别是成都市和我市事业单位工资进行客观比较分析,为下步完善工资政策奠定理论基础。 (三)精耕细作、久久为功,服务管理提质增效。一年来,我中心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惠民有感”工作导向,着力提升工作质效。一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第一课题,主动收集、查摆问题83条,整改完成度100%,形成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待遇、经济开发区薪酬激励、成渝事业单位工资收入比较分析等多个高质量研究报告。支部的学习转化情况在重庆新闻联播报道。二是优化开展工资业务服务。举办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1300人,特别设计《如何干好工资工作》课程,编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政策工作模块,翻印1985年工改以来政策文件汇编20册,涉及2600余个文件,有效缓解工资干部更换频繁、学不得法的问题。三是加速推进工资系统数字建设。6月份如期实现工资信息化系统区县数据联通;加强与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养老保险等上下游业务信息协同,融入事业单位人员全生命周期“一件事”。四是深入开展区域协同。借川渝合作契机,加大与四川省、成都市工资部门的协同,配合四川省召开川渝事业单位工资业务交流,重点围绕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两省市事业单位工资领域建立健全横向联动、定期会商的工作机制。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内部分配的监督管理亟待加强。缺乏对事业单位是否按公益导向优化内部考核分配制度的监督机制,部分单位将绩效薪酬与盈利挂钩的错误做法未能及时纠偏。仅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进行核定,对内部分配完全放权的传统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绩效工资“精准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人才激励政策红利有待进一步释放。有的区县和单位对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平衡关系存在顾虑,担心引发矛盾,因此积极性不高;有的单位自有收入列支人力成本已达到平衡,无力承担更多的经费;有的区县和单位在掌握和应用政策上存在差距,没有用好用活政策。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推进工资数字化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数字人社”工资子系统功能,逐步实现全市工资数据一体化高速集成,逐步推动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由信息化向智能化、数据化发展,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客观、精准、及时的决策参考。 (二)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拟于一季度开展调研测算,二季度研究我市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待中央启动地方试点时,报送方案并争取纳入首批试点省市。 (三)探索完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薪酬制度。赴涪陵区、巴南区、两江新区3个试点区县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调研,在此基础上,于6月底研究出台符合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发展要求的薪酬制度,并指导区县合理确定医疗集团薪酬水平,创新分配机制。 (四)加强区域协作和调查比较工作。于一季度开展我市工资年报统计分析,5月底与四川及成都共享统计数据,并形成对比分析报告;上半年牵头举办2024年度川渝两地事业单位工资业务交流会。 (五)抓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落地落实。加强事业单位工资政策培训和政策指导,用好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和单列追加机制等“政策工具”,于一季度启动2023年绩效申报工作,力争上半年完成核定,同步完善工资信息系统数字绩效申报、核准、管理功能,升级公立医院薪酬管理功能模块。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020年3月20日至2025年3月2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吴琳琦 联系电话:13637752507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09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