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3年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万州区甘宁蚕种场)(2023年度)

发布时间:2024-07-09 17:08
发布时间:2024-07-09 17:0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451745829C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重庆市万州区甘宁蚕种场)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农作物育种研究、蚕桑品种选繁研究、农(蚕)业科研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农副产品及蚕种生产经营、农药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履行重庆三峡学院科研机构教学、研究职能主要服务于渝、川、黔、鄂、湘、陕等地

重庆市万州区厦门路600号

法定代表人

杨梅

开办资金

515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举办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724.9

9710.2

网上名称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

从业人数

10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2023年,三峡农科院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科技创新、服务“三农”和全面融入学校发展等方面多点突破、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主要做法 (一)高质量推进科技创新 1.科研项目喜获丰收 策划申报项目91项。获批项目60项。比上年增加20项,到位财政资金755.27万元。其中市级48项,对口支援1项,区级11项。续研项目45项。到位资金944.3万元,11个科研项目顺利通过结题验收。 2.资源收集保存有突破 收集、保存各类种质资源10922份,其中水稻2881份,玉米7000份,大豆316份,花生152份,荞麦313份,甘薯60份,油菜200份;引进水稻材料887份,豆类种质资源100份,小麦高代材料50份,车厘子品种5个。 3.品种选育再创佳绩 育成93个新组合参加各级区试;鉴定亲本自交系14个;审定(鉴定、登记)品种22个,其中重庆市审定(鉴定)品种14个,国家登记品种8个。 4.知识产权再创新高 获成果奖2项,其中重庆市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一等奖1项;鉴定重庆市科技成果1项;获专利权19 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1项,实用新型6项;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项;发表论文47篇,其中SCI收录3篇,CSCD收录7篇,北大核心论文8篇,论文数量和质量实现双突破,达到历年最高水平。 (二)稳步推进成果转化 实现成果转化收益137.25万元,其中品种直接转让收益18.6万元,横向协作收入97.45万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46项187.57万亩,创社会经济效益5.59亿元。 (三)高效能服务乡村振兴 1.公益性服务见成效 完成115个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104个玉米品种5种病害接种鉴定、41个组别区域试验、45个新组合DUS测试和56个柑橘新品种区域试验。抽取农药样品65个,代表批量5.8吨,检测出多菌灵不合格农药,涉案数量0.5吨。 全年接收学前儿童及家长126个班级3960人次开展耕读教育;结合第13届桑果采摘节,蚕桑科普5000人次;开展2023年科技活动周进校园3次,科普500人。 2.“专家助农”显实效 选派135人次下乡开展培训39次,培训农民2825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1种765份;服务农业企业45家356次,服务面积12971亩,帮助建立示范基地1950亩,提供种子650公斤,种苗3万株,节本增效409.9万元。 3.科技特派员服务有亮点 选派科技特派员50人次(其中新选派国家、市级和区级科技特派员各14名、13名、23名)、科技特派团产业组3个、市区两级专家服务团5个,服务渝东北、渝东南12个区县。通过现场指导、实地培训、网络公开课等方式,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本土人才培养及品牌提升等服务,服务农业主体74个,开展技术服务50余次,服务乡村振兴先后29次被媒体报道,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1人、“重庆市科技创新青年先锋人物”1人、“重庆市首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1人。 4.院地、院企合作结硕果 以项目为依托,积极开展川渝协作、万达开等合作,合作申报项目2个,开展交流互访、技术合作50余次,互派科技特派员3人,解决技术难题19项,建立示范基地15个,技术示范55.15万亩。 (四)高水平推进全面融合发展 46名硕士生培养进展良好,7名研究生顺利通过毕业答辩,其中2名硕士生获得学校优秀硕士毕业论文的表彰,12名硕士生论文顺利开题;甘宁基地接待学生劳动实践活动5次200余人次,师生参加采摘体验超1000人次。 (五)高质量加强保障工作 1.加强人才保障 引进博士1名,高层次人才1名, 培养正高1名。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1人、“重庆市科技创新青年先锋人物”1人、“重庆市首届乡村振兴青年先锋”1人、万州区“最美科技工作者”1人,“最美科技工作团队”1个。 2.加强服务保障 加强人事、劳资对接,职工待遇得到全面保障;加强后勤保障和科研基地管理,全院科研正常有序。 (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加强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教育引导4个支部91名党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推动全院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及党委专题学习17次;举办读书班7期,累计参学人员98人次,集中交流发言人员25人次;党委书记、党委委员、支部书记讲党课10次,《厚植爱农情怀,建功乡村振兴》主题教育微课获得校级二等奖,培训党员224人次;开展“三会一课”31次、支部主题党日34次,组织党员学习390人次,组织实地学习4次;完成调研报告3篇,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1次;发布相关信息8篇;深化“大走访大谈心”活动,党委班子成员开展谈心谈话8批次16人次;2篇统战文章分获校级一、三等奖。 3.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效能 修订完善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全年召开党委会29次,党委专题会28次。制定《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约谈工作方案》,开展约谈提醒38人次。 4.加强组织建设,筑牢战斗堡垒 积极开展国家、市级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标杆院系”申报工作,加强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探索支部建在科研团队、重大项目上,扎实推进支部书记双向述职和支委成员培训,提升支委成员履职能力;坚持党员标准发展3名同志入党;扎实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院党委及两个支部分被上级党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19名党员分别被校党委、院党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新选任18名非实职科级干部,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管好重要节点,重大节假日,通过会议、微信、QQ工作群等,开展廉洁教育预先提醒、警示。二是管好重点对象,与4名中高考升学子女职工家长开展提醒谈话,与5名职工签订婚(丧)事宜承诺书。三是管好重要风险点,共排查出5个方面15个廉政风险点,提出34条防控措施。 二、工作成效、亮点及特色 (一)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获批项目、获专利权、发表论文等均创历史新高,水稻新品种U8优508品质达优质一等,1项技术入选“重庆市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鲜食玉米获银奖1个。 (二)坚持以习近平“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 公益性服务成效显著,科普教育基地和耕读教育基地作用充分发挥,专家助农显成效,院地、院企合作再开新局。1人荣获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1.“特色水稻资源优异性状挖掘及育种利用”获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柑橘褐斑病成灾机制及综合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获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无。

填表人: 何明龙  联系电话:18324104688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16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