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42866778L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文物调查、发掘、征集、收藏保管、保护、鉴定、研究和陈列展览以及有关社会服务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23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牟丰京 | |||
开办资金 |
329(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9640.64 |
56480.03 | |||
网上名称 |
www.3gmuseum.cn |
从业人数 |
19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本单位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认真执行,未有违规行为发生。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开放运行稳中有序。全馆2023年参观人数2136443人次。人工讲解18011场,志愿者累计服务17275小时,提供讲解3735场,服务观众110.78万人次。各区县巡展782场、开展各类教育活动462场,累计观展群众达45.92万人次。全年完成观众调查5次,开展三峡文博大讲坛公益讲座8场。 二、社会教育形式丰富。一是承办的首届“中华文物我来讲”讲解大赛。二是先后与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14所学校进行共建,并成功举办全国博物馆馆校共建学术会议。三是发起2023“母子书”首届全国家书大赛。四是与中国广电重庆有限公司数字电视家庭教育专区合作创新推出《少年读巴渝》研学品牌。 三、以数字化思维为统领,活化文物、传承文化。成立了数字博物馆建设工作专班,制定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建设规划方案》,按照“一年形成重点能力、两年形成基本能力、三年形成体系能力,彻底完成现有场馆数字化改造”。一是进一步强化馆藏数字资源建设。实现藏品数字化信息采集,加强藏品研究,选出精美的、有辨识度的、有代表性的文物,对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现代意义、文物背后的生动故事甚至流传过程进行深度挖掘,讲清每件文物前世今生的传奇与故事。二是实施感知型博物馆建设关键项目,提升文物展示传播和文化传承发展时的良好体验感。三是建设具有吸引力的大型数字化应用场景。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设运营等合作方式,打造大型和沉浸式数字化展厅。四是深化科技赋能文物保护,探索文物保护知识科普新方法。举办“三峡文物科技保护基地数字体验展”,多角度展现文物科技保护的相关知识。五是实施文物“走出去”战略,推进馆校、馆企共建数字博物馆。以建设重庆重要的美育基地为己任,规划与市内的重点中小学校共建中小学数字博物馆,与长江大型游轮共建江上数字博物馆。 四、积极争取支持,助力重点工作深入推进。一是积极申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为国家发改委文化传承发展“专精特新”项目;二是加快推进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中埃联合申遗文本编制;三是高标准完成体现三峡博物馆特色、优势、亮点的央地共建重点博物馆申报材料,积极争取纳入全国第二批央地共建重点博物馆;四是制定了《重庆三峡库区出土文物修复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并结项第一期项目,涉及三峡出土文物2412件/套;编制了《重庆市巫山等5地三峡库区出土文物抢救性保护修复方案》;五是大力推动博物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召开西南博物馆联盟、总分馆、巴文化研究会、三峡博物馆理事会年度会议,不断完善博物馆法人治理体系;成功举办第一届“全国文物保护技术装备学术研讨会”;成功协办长江文明论坛,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文化项目。 五、以馆藏文物为基础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文化项目。一是全力参与重庆市“十四五”规划重大文化建设项目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改陈深化设计工作。二是努力推动《巴渝文库》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草拟规划纲要,开展有关立项、结项工作;三是策划推出历年春节生肖系列展和馆藏古籍展,筹划川渝石刻展。四是完成《重庆博物馆馆藏珍贵预防性保护一期、二期、三期项目》验收,完成《梁平区博物馆以及重庆历史名人馆馆藏珍贵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申报,完成2个预防性保护方案编写。五是提供高水平文物保护修复服务。为云阳县博物馆等提供文物保护修复服务,完成2项文物保护修复方案编制工作,持续推动4项2023年度重庆市文物科技创新项目。完成2023年度巫山龙骨坡遗址的主动性发掘,发掘出土文物1266件,结项等级为优秀。六是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开展重庆市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推动形成“白鹤梁题刻研究”系列成果。 六、抓实革命文物阐释及成果转化。一是持续推进《川渝地区红色革命遗址分类保护与综合利用研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研究》等项目,策划重庆红军长征纪念馆展览、南腰界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展览,推动和参与川、陕、渝、黔四省市政协共商红军文物保护工作。 七、积极践行公益服务。一是受17家单位委托完成涉案文物鉴定22起,组织专家71人次,鉴定涉案物品2966件。二是发布民间收藏文物公益性鉴定咨询活动公告、建立专家库,组织专家27人,开展书画、陶瓷等专场鉴定9场次,鉴定物品90件。三是科学规范开展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组织专家6人次,开展文物进出境审核2起,涉及审核物品156件/套。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本年度接受捐赠藏品881件/套(1517件)。 |
填表人: 李俊 联系电话:13368201026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23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