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68888342F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文学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文学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开展文学培训、创作,促进文学事业发展。文学创作、研究创作员聘任、管理作家培训以及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3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兵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作家协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8.42 |
91.14 | |||
网上名称 |
重庆文学院 |
从业人数 |
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3年按程序变更法定代表人为张兵。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聚焦作品创作,以高水平队伍带动文学创作提质量、增实效一是抓作品。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佳作迭出,创作丰收。张者在《中国环境报》《重庆法治报》发表《趣巫山,看三峡》《天下大足,福满人间》《临海与你如何相互吸引》等作品;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暨“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长篇小说《故乡传》已完成;李元胜出版《我和所有事物的时差》,并于南京、上海、重庆等地举办新书分享会;唐力在《诗刊》《星星诗刊》《北方文学》《五台山》《海燕》《诗刊》发表组诗《落日之镜》《演奏》《征程》《榕树下读书的人》《河流的眼睛》《画格记》《淘书记》《馈赠》《洞穴里的写作》等作品;张远伦在《诗刊》《文学港》《南方文学》《草堂诗刊》《天涯》《新华文摘》《西湖》等发表组诗《诗歌是诗人的寻人启事》《玄天湖之晨》《月光住在弹丸小镇》《张远伦的诗》《镇居者说》、散文《两斤半》等作品。重庆文学院学员冯茜、敖斯汀、陈泰湧、杨翠等创作出版《纯蓝之蓝》《无面之神》《白色救赎》《花朵与星光》等作品10余部,组织举办新书分享会近20场,重庆文学呈现出向上向好的创作局面。 二是抓质量。重庆作家作品质量不断提升,获奖不断。张者《山前该有一棵树》获第十三届“茅台杯”《小说选刊》年度大奖;和宋潇凌作品《天山颂歌》获得第二届《中国作家》阳翰笙剧本奖最佳电视剧剧本奖。李元胜作品《寻找崖柏》获得首届重庆日报文学奖。唐力《大地之马》获首届“嘉陵江文学奖”诗歌奖,并在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作家协会、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国诗歌节闭幕式上,诗歌《大地之上》《祖国奏鸣曲》,作为整台演出的开篇和压轴之作重磅亮相。张远伦《长江二十拍》获得首届“李叔同国际诗歌奖”提名奖。重庆文学院学员晏菁《我是一棵树》、徐庶《天台山星辰(组诗)》等分获“温泉杯”短篇童话大赛铜奖、中国徐霞客诗歌散文奖二等奖等重要奖项。 三是抓转化。积极主动开展文学破圈工作,与清晖传谋合作,重点推出了郭凤英(风中一影)和高铭的作品以及网络作家八难的作品,分别在喜马拉雅等有声平台以及微信读书等阅读平台进行发布。与市广播电视台的读书频道合作,李元胜、李姗、高铭、陈泰湧等十位作家参加了电台直播。推荐作家向林与读客文化进行全版权签约,目前已经出版《医学生》的图书、有声版、电子书都已经上市。与重庆出版集团易传媒进行合作,推动创作员陈泰湧小说《小乾坤》影视版权出售给易传媒公司。助推诗歌有声版发布,由著名配音演员阿杰朗诵李元胜作品《那些未能说出的》;著名演员郭京飞朗诵唐力作品《缓慢地爱》;著名演员李哥洋朗诵唐力作品《敬亭山小坐》,阅读量均达到10万+。 (二)坚持大抓基层,以高质量服务扩大文学事业影响力、凝聚力 一是抓培训。实施青年作家“培新”计划,对2022年新加入市作协的61名新会员进行培训,引导新会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创作导向和价值取向,坚守纯粹的文学理想,不断涵养道德品格,厚植人文素养,提升文学境界。联合沙坪坝区文联和沙坪坝区作协共同承办第三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对来自重庆、四川、山西近60名中青年作家进行集中培训,邀请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彭学明,《北京文学》副主编张颐雯,著名作家赵瑜、李春雷等名家授课,帮助作家们开拓创作视野,激发创作动力,创作出品质更高、质量更优的文学作品。实施创作员招录培养制度,第五届创作员班共招录50名作家,实施专业作家导师制,以文学讲座、优秀作品赏析、新书推荐等方式,对创作员进行创作指导,并与上游新闻合作,开办缙云(月度)优秀作品奖,从创作员当月投稿作品中评选优秀作品授予奖励,截至目前已颁发6期,泥文、熊丽然等17位作家获奖。在上游新闻文化栏目,开设“文学新征程”板块,采访、记录创作员的创作心得和心路历程,挖掘重庆新生代作家潜力,截至目前已采访发表15位作家,总点击率突破600万。 二是抓指导。组织开展“到人民中去——为基层作家服务”系列活动,2月,重庆文学院院长张兵、专业作家张者在长寿区万顺镇召开文学座谈会,现场传授小说创作经验,并针对每位作家目前创作困境提出指导建议;3月,重庆文学院作家服务团成员张兵、张远伦和唐力分别以《如何写作叫好又叫座的长篇小说》《生活中的诗歌现场》《意象:璀璨的语言之花》为主题,为现场学员和南川区作协会员带来小说和诗歌创作讲座。10月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张远伦、唐力分别受铜梁区文联和九龙坡作协邀请,以《诗歌的美学气质》和《寒山之花》为主题讲座授课,并对现场诗人的作品进行改稿指导。11月,重庆文学院专业作家李姗受邀参加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重庆名家进校园”活动,为现场三百余名师生讲授“虚构与非虚构·文学需要一个灵感的漂流瓶”的文学讲座,帮助大学生找回“童心”,把握儿童文学创作心得。 三是抓服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深入武隆区荆竹村、九龙坡区西彭镇等基层乡镇,把党的政策用朴实的语言讲给当地人民群众,让“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根植于群众心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庆大地落地生根、遍地生花。贯彻落实市作协“文学在场”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六进”“六讲”志愿服务,重庆文学院作家服务团深入长寿、九龙坡、大足、潼南、南川、沙坪坝、江津、璧山等基层乡镇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六讲”志愿服务近20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上,为新时代“一号工程”和乡村建设贡献文学力量。 (三)围绕重大战略,以高水平合作服务社会、服务大局 一是抓生态。深化和生态环保部门合作,成功承办“大地文心”生态文学作家采风重庆行活动,丹增、叶梅、冯秋子、李元胜等来自全国和重庆的15名作家沿着长江沿线深入调研,多维度感受长江上游“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指导下的绿色转型之路,用文学作品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深入人心。积极推动第二届川渝作家环保行作品集《生生嘉陵》出版发行。 二是抓宣传。和大渡口区委宣传部、区文联合作开展“名家相约·大义渡口”文学采风活动。冯秋子、范稳、王祥夫、海男、弋舟、杨献平等国内10余位知名作家深入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大渡口区博物馆、“金鳌田园”综合体等地,了解大渡口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发展情况。作为名家走进大渡口系列活动之一,作家们深入了解“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的城市精神和价值内涵,以文学作品加强对大渡口区的宣传,助力大渡口区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抓培养。与《课堂内外》杂志合作开展“创星小作家”系列活动,3月底启动“首届巴蜀青少年创星小作家科幻大赛”,推选40名巴蜀青少年代表参加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飞跃未来梦”创星小作家科幻展;6月在重庆大悦城开展“蘸点阳光趣写作”——2023年“创星小作家”嘉年华,有200多名“创星小作家”金银铜笔获得者与大作家现场交流。致力于将“创星小作家”青少年主题征文活动打造成具有较高社会美誉度的活动品牌,为重庆文学事业培新人、育新苗。 四是抓合作。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川渝两地作家交流合作。6月,举办“双城诗记”成渝双城青年诗人对话活动,诗人梁平、李元胜带队两地青年诗人点评推广优秀诗作,共话诗歌发展。9月和江北区图书馆和渝中区作协联合承办的川渝两地文学交流系列活动,邀请《草堂》诗刊和《青年作家》杂志主编熊焱在江北区图书馆鸿恩寺馆为重庆的60多位写作者们带来了一场题为《诗歌,一颗诚实滚烫的良心》的文学讲座。11月,组织成渝40余位知名作家齐聚南岸区龙门浩街道,畅谈创作经历,分享创作心得,并就两地如何加强文学工作的深度合作,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进行了热烈深入的探讨。与重庆日报文旅副刊、重庆日报《两江潮》副刊、南岸区文联、南岸区图书馆共同策划“成渝双城的文学对话”系列活动,以阅读赏析、名人阅读讲座、名人访谈、作家读者见面会等形式,围绕城市、生态、文学为主题,开展共计20余场文学交流活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陈艳丽 联系电话:15736399315 报送日期:2024年04月29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