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3年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23年度)

发布时间:2024-07-08 14:55
发布时间:2024-07-08 14:5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17765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民政社工类及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开展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开展社会服务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重庆市沙坪坝区虎溪大学城南二路151号

法定代表人

邓明国

开办资金

12940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9173.9

138860.6

网上名称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从业人数

97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本年度无变更情况。

2023年,学校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入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唯实争先,埋头苦干,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服务大局有力有效 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积极服务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加快建设重庆市智能装备研究院和智慧政务服务中心。发起成立西部健康养老职教集团,聚力扩大养老人才培养规模。紧密结合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专业布局,申报新专业3个、撤销专业3个。牵头成立双城经济圈红色文化教育共同体,深化川渝两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二、重大项目走深走实 抓牢“双高计划”建设一号工程,新增国家级成果68项、省部级成果420项,成果总数名列全市“双高”建设院校第一。全力推动荣昌校区建设,14栋单体建筑主体全部完工,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有序推进,确保完成2024年5月竣工、9月入驻的目标。 三、教育教学成效明显 深入推进“三教改革”,牵头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1项,获2022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9部,新增重庆市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一流核心课程(线下)2门。首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竞赛金奖1个、铜奖1个,在全国、全市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奖60余项,受市级及以上文化艺术活动表彰400余人次。 四、师资队伍稳步提升 健全职称评审体系,完善人事管理制度6项。申报“新重庆引才计划”高校专项1人,引进高层次人才11人。首次立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筹建),1名教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增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省部级人才荣誉(项目)16项,学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 五、产教融合向上向好 主动对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共同组建重庆生物医药产教联合体。组建智慧社会工作、西部大健康、财税数字化服务等3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引入优质企业投入1250万元,联合共建教育部智慧民生虚拟仿真实践基地。积极拓展优质合作企业资源,新签署校企合作协议191项。 六、科研服务成果丰硕 新建市级及以上科研平台5个,7项乡村振兴劳务品牌地方标准获批发布。成功入选全国现代职业教育科教融汇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全国首批工业大数据科教融汇创新中心试点单位。开展各级各类社会培训3万余人次,获“全国终身教育第二批实验校”等荣誉4项,继续教育收入创历史新高。 七、学生工作优势凸显 招生就业持续“两旺”,全年招生5620人、报到率96.29%,居全市高职第一;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6.18%、创业率3.57 %、升学率 32.44 %,位居全市高校前列,1名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市赛金银奖各6项、铜奖30项。积极探索“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建成7000余平方米工作阵地。严格落实资助政策,累计发放各类资助2534万元,实现涉困学生“应助尽助”。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精准化、常态化,强化危机预警和分级管理,全覆盖开展学生心理测评。开展面向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引导青年学深思想、建功立业、服务发展,1个团支部获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 八、国际合作亮点纷呈 推进“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发展人文交流研究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澜湄区域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建设。新招来华学历留学生74名、短期留学生485名,“留学重城”品牌持续擦亮。探索“313N”国际化产教融合模式,新建境外“熊猫学院”等基地5个,培训本土技术技能人才1.3万人,境外输出教材、标准等40余项,获国际化大赛奖项70余个。获批教育部境外国际中文教育平台2个,应邀参加2023世界中文大会并作经验分享。 九、依法治校扎实开展 出台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推动形成以章程为核心,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规章制度体系。加强合同审查管理,完善法律顾问制度,规范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落实“八五”普法实施方案,组织参加第八届“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获省部级奖项10余个,学校获评首批“重庆市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 十、财务后勤规范有序 积极筹措资金,获中长期贷款额度8800余万元,全年总收入4.6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17亿元,累计资产总额达19亿元,连续3年获评市本级教育财务工作先进集体。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内审工作先进单位”。连续3年获评市本级教育采购工作先进集体。 十一、图情信息保障有力 获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学校、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加强馆藏资源建设,完善智慧图书馆4大核心模块建设,优化PC端和移动端微服务的协同功能。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完成校史校情教育基地建设,向重庆市档案馆移交文书、学籍和照片3899盒、26703件,是全市首个移交高校,代表高职院校在全市高校档案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十二、和谐校园更加美好 召开教代会3次,集中讨论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等重要事项,强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开展职工慰问,组织职工体检,开展文体活动,创建“职工之家”,把好事做细、将民生做实。强化安全管理和教育,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全年无安全责任事故发生。学校被市教委、市公安局评为2022年度全市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先进单位,同时被市教委命名为“重庆市平安校园”。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正副本,有效期2019年6月24日至2024年6月24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3年,学校获评重庆市来华留学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2022年高等教育招生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2022年全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成绩突出集体”、重庆市维护高校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工作先进集体;获批重庆市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基地、重庆市示范性职工培训基地、重庆市新时代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社区教育示范基地、重庆市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入选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第二批实验校、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2023中国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竞争力榜单50强;获得“2022-2023”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应用赛项全国一等奖、第十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演训活动全国特等奖、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和最佳创意奖;学校牵头成立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贸流通职教集团”被认定为“重庆市第三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全年无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2023年,接受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捐赠人民币4万元,用于开展教学相关工作;接受包头市昕科高创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网络货运平台、集装箱调度平台等5个平台,用于开展教学相关工作。

填表人: 金昱伶  联系电话:13637999299 报送日期:2024年05月16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