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428748822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工商大学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工商大学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开展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开展社会服务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温涛 | |||
开办资金 |
2413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54853.1 |
492693.8 | |||
网上名称 |
重庆工商大学 |
从业人数 |
2486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重庆工商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和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扛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场景中谋划推进学校各项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过一年的团结奋斗,学校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态势向上向好,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取得新业绩新成效,以实际行动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突出实效 (一)抓牢抓实理论学习。严格落实“八有”闭环机制,修订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施意见,制定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高质量开展集体学习研讨8次,党委班子举办7天读书班学习。 (二)有力有效开展主题教育。学校党委深刻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成立“1+4+N”校院两级工作机构,制定并实施“1+4+N”工作方案。 (三)深入推进巡视整改和校内巡察。按照巡视整改方案进度,持续推进剩余两项巡视整改任务落实,其中一项已销号,剩余一项(茶园校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四)扎实推进茶园校区建设。紧盯关键环节,紧扣时间节点,积极推进茶园校区一期工程建设。 二、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地见效 (一)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制度。 (二)胜利召开学校第四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学校新一届党委班子和纪委班子,确定了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全面建成特色优势突出、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学总体发展目标,制定了“三步走”和“1371”的战略部署安排。 (三)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年召开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5次。学校作为全市唯一本科高校在重庆市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座谈会上进行正面典型发言。连续七年获评中宣部“舆情信息工作优秀单位”。 (四)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加快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以党建“双创”为抓手,新获批市级第二批党建“双创”单位6个,开展校级第三批17个单位的培育创建,市级及以上党建“双创”单位数量在市属高校名列前茅。 (五)不断加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支持两位同志成为市管干部。切实加强干部教育培训,赴市内外开展三期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陕西延安干部学院挂牌建立“重庆工商大学党性教育基地”。 (六)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召开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学校与二级单位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54份,层层压实政治责任。常态化开展党风廉政约谈干部1100余人次。组织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54场次。 (七)扎实做好统战、群团和离退休工作。不断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扎实开展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1+N”联谊交友工作;积极引导党外人士建言献策,被市级以上有关部门采纳提案议案、社情民意80余条。 三、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建设稳步前行 (一)全力推进申博工作。根据博士单位建设任务要求,学校全力以赴推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全日制生师比、专任教师中博士教师占比、近五年师均年科研经费、生均办学经费等条件建设取得长足进展。 (二)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出台《关于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意见》,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上思政课,打造思政课“大先生”群体。“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取得进展,社区思政教育不断加强。 (三)教育教学富有实绩。形成覆盖全学科的“国家级—市级—校级”一流专业建设体系。6门课程获得国家一流课程认定,较上一年度增长2倍;24门课程获得市级一流课程认定;7部教材获批重庆市重点建设教材。研究生教育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商工融合”迈出实质性步伐。与重庆邮电大学联合开展“经济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联合学士学位项目,金融学院和环境与资源学院联合开展“金融学+环境工程”(碳金融方向)双学士学位项目,复合型学士学位(双学位)人才培养实现重大突破。 (五)招生就业取得可喜成绩。2023年,本科生优质生源占比96.72%;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继续稳步增长。学校被重庆市授予首批高校“就业创业工作服务站”,获评“重庆市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单位”。 (六)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再次获批重庆市“一流学科”。工商管理学入列软科2023世界一流学科前400,应用经济学入列软科2023中国最好学科前12%。新增环境/生态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学校共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ESI学科数位列市属高校第2位。 (七)高质量成果培育实现新突破。首次获批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理工科获得首个经费超过1000万元的横向科研项目。获批国家社科自科基金项目22项,立项数位列市属高校第2位,其中获批重点项目2项,“十四五”以来重大、重点项目立项实现新突破。 (八)多措并举做好人才引育。组织实施高端人才计划等五项人才引育支持计划,全职引进外籍院士1名,实现顶尖人才全职引进“零”的突破。坚持不懈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推荐获评“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1人、“重庆市新时代好老师”1人。 (九)不断深化对外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富尔敦分校、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摩洛哥哈桑一世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聚焦“一带一路”倡议,与泰国、坦桑尼亚等国家高校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十)着力提高现代化治理水平。不断加强依法治校工作,开展学校规章制度和议事协调机构清理。修订完成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成立五个学术专门委员会,学校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 (十一)持续优化管理服务。大力推进智慧校园生态体系建设。开源节流,集中财力保刚需保发展。顺利完成经责审计任务;扎实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学校获2023年度重庆高校“能效领跑集体”荣誉。 (十二)成功举办70周年校庆活动。紧扣“七秩重工商 逐梦新时代”校庆主题,创新设立发布“荣誉•致敬”榜单,举办首届新时代党建引领高等财经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首届财经高校党委书记论坛、纪念学校建校70周年文艺晚会、校旗全球传递等系列文化学术活动70余项,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任鹏飞 联系电话:15213103281 报送日期:2024年05月29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