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2023年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重庆中华文化学院)(2023年度)

发布时间:2024-06-19 17:23
发布时间:2024-06-19 17:2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366XF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重庆中华文化学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培养党外干部,为党的统战工作服务。培养提高党外干部统战系统干部岗位培训特色理论、统战历史、理论、政策研究为培养选拔干部提供参考意见开展对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华裔的培训

重庆市南岸区涂山路140号

法定代表人

夏晓华

开办资金

657(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部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07.38

2285.22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2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执行。

2023年,在市委统战部的有力领导下,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锚定建设“统战教育高地”工作目标,按照“四有”工作标准,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守正创新、团结奋进,推动“全国一流社院”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全年举办培训班156个、培训9824人,《统一战线学研究》入选“南大核心”扩展版,成功举办“巴蜀文化论坛”,连续三次在全国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会议上作大会交流发言,学院领导班子在2022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市管领导班子并获嘉奖。 一、强化政治建设,夯实紧跟核心坚定前行的信仰之基 立足政治学院定位,把牢“社院姓社”办学方向,突出政治培训、强化共识教育。 一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担负起面向党外人士宣传宣讲的政治责任,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学习重点、培训主题和科研选题,举办“区县、部门、高校党外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等主体班次14期,动态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和社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核心工作模块,确保总书记要求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社院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切实增强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主题教育有形有效有感。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创新设置“政治模块”“业务模块”“新知识模块”实现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体系化,开展党组学习19次、中心组学习11次、研讨交流67人次。聚焦“社院在统战教育高地建设中发挥主阵地作用研究”开展大调研活动,找准制约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建设统战教育高地的工作举措。 三是抓实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市委《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十项举措》,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肃清流毒影响,全年向市委、市委统战部请示报告重要工作23次,及时向驻部纪检监察组报备“三重一大”事项12次。落实市委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要求,扎实开展“实干争先”作风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实施“1+6”闭环落实机制,以晾晒评价考核为指挥棒,配套建立督查督办、复盘、联动、满意度测评、教学评价、绩效考核6项机制,学院干部队伍作风明显转变,执行力明显增强。 二、制定四个“五年规划”,构建起统战教育高地建设的“四梁八柱” 落实市委“一都、一城、两高地”建设要求,发挥重庆社院在统战教育高地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制定实施四个“五年规划”,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规划了重点、制定了路径、找到了抓手。 一是学科体系建设规划(2023-2027)。按照“立足重庆、面向全国、适应发展、满足需要”的学科发展思路,力争到 2027年建立起体系完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重点在统一战线学、统战历史文化、民主党派史、多党合作史、统一战线史等领域,集中优势资源,交叉融合,打造重庆统战特色学科。2023年,积极与重庆师范大学、市委党校洽谈合作培养统战专业硕士研究生。 二是课程体系建设方案(2021-2025)。规划到2025年,建设涵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统一战线、人文历史、能力素质和现场教学“五大模块”,共18个门类190个课程方向、10条精品现场教学线路的课程体系。2023年结项课程开发31门,验收精品课程4门,拍摄网课8门16集,组织新课试讲6门,形成了迭代升级10条精品现场教学线路的开发思路。目前课程库常备课程264门,其中政治共识类占70%以上。 三是科研规划(2023-2027)。规划到2027年,通过实施学科建设、平台建设、科研团队建设、教研咨一体化、科研合作、品牌打造等“六大工程”,形成教研咨一体化发展格局、建好用好理论研究平台,研究成果达到各项增长指标,培养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科研特色充分彰显。2023年,重点课题《一体构建系统完善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获得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一等奖,资政报告获市委书记袁家军等市领导批示5篇、中央统战部《每日要报》刊用1篇,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9项,公开发表论文29篇,主编专著3部,汇编教辅6部,结项委托课题102项,在全国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工作推进会议上作大会交流发言。 四是“五个十”实施方案(2023-2027)。力争在2027年前打造10个品牌培训班、培养10名统战教育名师、培育10门精品课程、建设10条精品现场教学线路、推出10篇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建设统战教育高地的标志性成果。2023年,举办的 “市级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士培训班”“海外侨领(川渝)国情研修班”等重点班次初步形成品牌效应。 三、打造创新平台,形成统战教育培训资源集聚效应 新成立重庆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研究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研究基地,形成“一院一刊两中心三基地”创新平台,促进资源整合,推动实践创新。 一是用好中华文化学院“金字招牌”,以“重庆味道”讲好中国故事。依托以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为龙头的丰富统战历史文化资源和以“红岩精神”为代表的独特红色资源,迭代升级“寻根重庆·同心圆梦”现场教学品牌,创新拓展“红色三岩”“龙门浩老街”等富有“重庆味道”的文化课程,举办“文化大讲堂”6期,切实让文化资源“活”起来、文化引领“实”起来、文化交流“火”起来。2023年在全国中华文化学院工作会议上作大会交流发言。 二是用心办好《统一战线学研究》,持续扩大期刊学术影响。连续3年获评“重庆市一级期刊”,先后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高转载期刊名录,2023年,首次进入“南大核心”扩展版,复合影响因子提高至1.716,中国知网年下载量突破14万次,2023年邮政订阅量增长一倍,微信公众号订阅用户达1.3万,日均阅读量1000余人次。主办、承办、协办各类学术研讨会5次。 三是推动卢作孚研究中心稳健起步,打造“全国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按照“六个统一”要求,建好用好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加强卢作孚爱国企业家精神研究,开发形成“弘扬卢作孚爱国企业家精神”等专题课程和现场教学线路。开展纪念卢作孚诞辰130周年活动,在《重庆日报》等发表纪念文章5篇,与中新社重庆分社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接受“东西问”栏目专访。承办市内外民营经济人士班次36个,培训2015人。 四、坚持“三向”联动,立体构建社院创新发展联合体 发挥重庆区县社院全覆盖优势,树立 “一盘棋”思维,制定实施《全市社院联动工作机制》,横向强化战略合作、纵向发挥社院体系化作用,实现了多学科、多主体、多部门、多区域的交流协作。 一是向上联动争取支持。赴中央社院汇报工作,邀请中央统战部、中央社院领导和专家来渝调研指导、授课、参加活动14人次。发挥全国首个“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中央社院教学基地”作用,先后承办中央统战部、中央社院、各民主党派中央及清华大学等高校赴渝举办的重要班次20余期。与中央社院、四川社院联合举办“第二届巴蜀文化论坛”。 二是横向联动推进合作。落实“联合党校联合办”,召开院务咨询委员会2次。加强部门合作,与市级10余个部门建立常态联系,合作开展教育培训、课题研究、基地建设。加强省际交流,深化川渝合作,联合举办海外侨领国情研修班、成渝双城历史文化论坛,与内蒙古、海南社院互建教学基地,与北京、贵州、山西社院签订合作协议,与全国20余家省市社院调研互访。承办致公党中央、台盟中央等高层次委托班次和各省市委托班次128期、培训7084人,班次同比增长116.9%,特别是新疆首次来院办班,学院委托培训班次覆盖至全国31个省市。 三是向下联动形成合力。强化对区县社院的办学指导,建立畅通联系交流“三项机制”,召开全市社院院长会、片区座谈会。常态化开展教科研活动,举办师资培训班,开展课程招标、委托课题招标100余个,教师送教50余场次。推动片区协作,开展互动办学、联合研究、教学竞赛等活动,跨区域建设现场教学联线,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构建社院创新发展联合体作出了积极探索。 一年来,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对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新的形势和任务,还存在不少差距和短板,教学设施落后、数智建设滞后、精品课程不多、科研份量不重、在全国全市有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缺乏、社院体系化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仍较突出。 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锚定建设“统战教育高地”工作目标,聚焦强化政治引领,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三进”;聚焦学科体系建设,着力构建特色交叉学科,着力打造品牌班次、精品课程、精品现场教学线路;聚焦打造学术研究高地,力争在全国、全市理论创新成果评比中有新突破,资政信息批示率和核心期刊论文数“双提高”;聚焦做优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建好管好用好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开创合作办学新局面;聚焦办学治院现代化,高质量推进校园置换搬迁工作,打造党建统领的数智社院,推动“全国一流社院”建设迈上新台阶,为重庆统战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贡献社院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社会主义学院机构编制方案的通知》渝委办〔1998〕116号文件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3年度目标考核委全部完成指标任务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宋剑  联系电话:13399881425 报送日期:2024年05月08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