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3年

重庆金融科技研究院(2023年度)

发布时间:2024-06-14 16:50
发布时间:2024-06-14 16:50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MB1M23992K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重庆金融科技研究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金融科技研究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致力于金融科技特色技术研发,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业务范围:开展与金融科技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咨询、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政服务等。

重庆高新区含谷镇科学谷一期一标段18号楼2楼

法定代表人

杨开元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费来源

非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9.98

319.22

网上名称

重庆金融科技研究院

从业人数

1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2023年度,研究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决策,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相关建设规划,作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打造金融发展“一中心两高地”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科技金融与技术交易的深度融合,按照“以技术开发为基础、成果转化为核心、人才培养为根本、智库服务为抓手、科创金融为特色”的思路开展工作,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现将本年度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化创新平台建设,质效双升走出新路子 研究院按照“以技术开发为基础、成果转化为核心、人才培养为根本、智库服务为抓手、科创金融为特色”的工作思路推进平台建设。一是技术研发方面获评重庆高新区新型研发机构,培育了重庆市高价值专利项目。二是成果转化方面获授重庆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培育了重庆首批“先投后股”试点项目。三是人才培养方面获批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动设立成渝技术转移学院,开展技术转移人才学历化、职业化、国际化培养。四是智库服务方面作为成渝首家智库服务代表入选中关村全球高端智库联盟(ZGCTA)理事单位,在科创金融生态构建、科技金融集聚、数字金融平台建设等领域为重庆高新区建言献策。五是科创金融方面担任重庆市知识产权投融资促进会副会长单位,承接了中国技术交易所重庆中心,打造以科创金融为特色的科技成果资本化服务平台。 二、完善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创金融生态,资源集聚迈上新台阶 研究院作为高新区金融业发展重要抓手作用凸显,助力高新区科创金融生态打造取得实效。一是落地中国技术交易所重庆中心,研究院与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技术交易所签署合作协议,引进中国技术交易所在重庆设立全国首个科创金融与技术交易深度融合的综合服务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重庆中心。二是推动“一网一厅一中心”的重庆技术交易体系基本形成,重庆技术交易网已启动建设,预计2024年上半年上线,重庆技术交易大厅载体建设已完工,重庆科技要素交易中心股改已获市金融监管局批复。三是助力高新区数字金融高地和科技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突破,研究院通过系统梳理市内各金融服务平台、全国典型金融服务平台,访谈调研政府部门,与各类市场主体和金融机构座谈等方式,形成“高新金服”平台升级建设方案,平台致力于打造成重庆市科创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研究院针对科技金融街“1+3+4”的载体特性,完成科技金融街物理空间规划,为高新区科技金融产业发展和招商工作奠定基础。 三、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多方协同展现新作为 研究院发挥市级创新平台作用,有效协同成渝地区创新资源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一是率先开展成渝国际技术转移服务,研究院与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合作,设立成渝地区首个“国际技术转移联动工作站”并授牌,形成“机构结对、活动搭台、服务落地”的合作模式,在专家团队建设、产学研对接、国际项目转化、国际交流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吸引海外中高端要素资源向内汇聚。二是成渝协作开展概念验证活动,研究院与四川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协作,围绕高校科技成果开展科技成果遴选识别、可行性评估、商业化价值分析等概念验证工作,培育高价值专利、转化高质量成果,帮助科研人员迈出科技成果转化“第一步”,举办的成渝“校企融通·科创未来”概念验证活动,走进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挖掘创新项目,活动被学习强国、华龙网、重庆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四、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重点推进取得新突破 研究院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建立科技成果早期发现、概念验证和技术转移的全链条服务机制,高效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一是培育高价值专利项目,研究院成功培育了“智能感知与静脉识别技术”重庆市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二是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研究院以“先赋权后转化”的方式,成功促进“智能感知与静脉识别技术”项目的转化和产业化。三是获重庆市首批“先投后股”项目试点,研究院培育的“三维手指静脉识别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获西部(重庆)科学城“先投后股”首批试点项目支持,投资金额200万元。研究院初步探索出“培育(高价值专利)-赋权(所有权)-转化(作价入股)-产业化(先投后股)-资本化(投资基金)”的以应用为导向的全生命周期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路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杨濬帆  联系电话:19923220056 报送日期:2024年05月29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