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56229673H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保健与健康教育 | |||
住所 |
荣昌区昌元街道昌州大道西段483号附5号 | |||
法定代表人 |
易明杰 | |||
开办资金 |
2190(万元) | |||
经费来源 |
非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能投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91.03 |
3096.09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
457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3年,永荣总医院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变更了举办单位,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永荣总医院在公司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准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履行国企医院社会职责,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统筹推进改革发展、医疗服务、经营管理、防范风险以及民生工程,不断夯实发展根基,坚定改革信心,凝聚奋进合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职工队伍总体稳定。以实干实绩营造了风清气正、务实担当的创业环境。 主要医疗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一)2023年全院(含分院)共诊治门诊病人114765人次,同比减少2952人次,下降2.51%。收治住院病人15788人次,同比减少1213人次,下降7.13%。其中广顺分院共诊治门诊病人11000人次,同比减少 568人次,下降4.91%;收治住院病人1236人次,同比减少243人,下降16.43%。全院(含分院)全年共完成手术1607台次,同比减少193台次,下降10.72%;全年完成体检28314人次,同比增加896人次,增长3.27%。 (二)主要经营指标:2023年医院完成营业收入15608.72万元。其中院本部完成15056.66万元,广顺分院实现医疗收入552.06万元。 (三)盈亏指标:1-12月总医院实际结余352.93万元。 (四)药品和耗材占比控制管理:2023年药品占比28.57%,同比下降2.13%,耗材占比9.55%,同比下降1.82%。 一年来,面对内外环境的错综复杂,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主要医疗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一、夯实医疗质量,打造生命“壁垒” (一)我院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坚持依法依规执业,狠抓医疗质量全程质控,全面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出台了《永荣总医院2023年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全年无重大医疗事故发生,营造了秩序井然、安全稳定的就医环境。 (二)加强手术准入和医疗技术授权管理,根据《医疗技术管理办法及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医疗技术水平,调整了《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手术准入及手术医师名册(2023修订)》和《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手术分级目录(2023版)》。 (三)2023年初,为做好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急危重症患者大批量救治工作,医院出台了《新冠疫情形势下急危重患者救治应急预案》,为感染新冠患者提供快捷、安全、有效的诊治服务,最大限度保障医疗安全。按照区卫健委要求调整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核酸检测等工作重新进行安排和部署,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步入正轨。 (四)启动了永荣总医院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系列活动。统筹安排了周末门诊,增加了呼吸科专家门诊、消化科专家门诊、血液科专家门诊及骨科专家门诊。对内一科进行分病区管理,解决了贫困精神病人集中供养问题。加强精神科精细化管理,加快精神专科建设,对精神科进行了分病区管理,明确了精神科各病区职能职责及发展方向。组织举办了2023“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周系列活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五)扎实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全面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建立健全相应制度措施,优化老年人就医流程,着力提升老年人医疗服务质效和人文关怀,成功荣获“重庆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称号。 (六)建立院前急救医院内急诊有效、快速衔接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确保绿色通道优质高效和畅通无阻。加强全院救护车的调度指挥,进一步提升救护车的急救效率。严格执行门急诊管理系列制度,加强门急诊救治管理,不断规范门急诊诊疗行为,院前急救更加规范、高效,快速、有序。 (七)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充分发挥三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作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各项制度、职责和操作规程,强化感控培训,常态化补短板强弱项抓整改,推进院感质量持续改进,保障患者安全。严格执行《永荣总医院院感考核标准》,每月开展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技术、安全操作、手卫生、职业防护等工作提供指导,督促整改落实。持续开展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和消毒灭菌效果检测,每月对全院重点科室、部门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检测。全院全年共监测样本852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468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252份,消毒灭菌器械采样培养60份,透析液采样培养72份,合格率100%。加强消毒药械及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对其使用进行常规督查及验收,由药械科索证齐全,验审合格后方可入库。全年一级库共查验5278项,全部验收合格入库。 (八)加强临床药学服务能力建设,确保了临床合理用药。 一是临床药师深入一线,为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提供帮助;二是加强了处方和医嘱的审查、点评力度,进一步规范处方、医嘱的开具,抗菌药物使用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门诊处方点评1200张,合格处方1133张,合格率94.42%;抗菌药物专项点评1200张,合格处方1136,合格率94.67%;医嘱点评648份,合格478,合格率73.7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46.83% ,使用强度9.98%,1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56.55%,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8.03%;三是加大了对合理用药的宣传、培训。今年组织全院医师、药师进行了精、麻药品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并进行了考核;四是我院药品、器械不良反应上报数量和质量相比往年有了明显提高。药品不良反应上报81例,器械不良反应上报51例;五是今年加强了全院药占比、耗占比的考核,使得全院的药占比、耗占比有所下降。 (九)加强护理内涵建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 1.建立完善了医院护理岗位管理制度,科学设置护理岗位,护理部建立扁平化的护理管理层级,对护士实施弹性排班,全年动态调配护理人员共98人次。 2.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全年选派骨干护士、护士长参加线上及线下学术会议及培训学习17次,共计75人次;全年完成“三基三严”和专科护理培训38次,180学时,护士参训率95%。全年新培养专科护士2名。 3.持续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严格执行永荣总医院护理管理和质量提升系列制度,修订完善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理部每月进行护理质量检查考核,并开展护理质量分析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急救、应急能力。 4.强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提升患者满意度。进一步优化门诊服务及住院服务流程,使患者能在最短的时间享受最便捷的服务。制定了《6S管理规范及考核标准》,推选内二科、妇产科为6S管理示范病房,规范了科室管理,改善了就医环境,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6S管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十)全面加强病历质量管理。 以推进医院DRG付费改革为契机,制定了《永荣总医院病历质量持续提升实施方案》《永荣总医院病历质量控制和考核办法(试行)》,成立了病历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根据《永荣总医院住院病历质量检查标准(2023版)》对病历质量进行质控,要求其立行立改。同时组织开展了病历大展评和病历演讲活动,积极搭建临床医生提升诊辩思维能力和病例诊治交流的平台,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保障群众健康权益。 (十一)强化教学和培训工作。 常态化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业务学习和进修培训,持续提升医疗团队整体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今年院内组织了27次知识培训讲座,参培人数约3900人次;院外组织培训51次,选送143人次参加国家级及市级培训教育项目,派送11人到上级医院进修,以内外结合的方式主动适应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十二)扎实推进预防保健工作。 按区疾控要求,及时完成传染病月报、季报、年报工作。加强科室督导,每周督查科室传染病报卡及门诊日志填报工作,每月统计上报漏报、迟报病例,交医务部考核。与疾控达成2024年HIV自愿检测项目协议,获得经费10万元。积极推进“社会•渝悦•疫智防控”医防协同板块。医院防保工作逐渐迈上新的台阶。 二、强管理拓市场,释放内生动力 (一)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2023年相继出台了《永荣总医院经济运行管理办法》《永荣总医院合规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永荣总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永荣总医院劳动用工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有效防范了医院在经营活动中的各种风险,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推进精益化管理,多举措降本增效。 1.制定了《2023年增收节支、降本增效方案》和《医院“跑冒滴漏”现象专项整治方案》,从细节上加强了经营管理工作。 2.出台了《2023年药、耗占比考核办法》,加强了科室药耗占比分析,住院精神科药占比同比下降3.77%。 3.进一步规范了临床科室收费耗材二级库房管理,做到了账实相符。 4.严格执行《用工管理办法》,加强了加班审核和人工成本控制,全年人工成本同比下降4.4%。 5.积极争取政策降成本增效益。加强与地方部门沟通,积极争取了政府“稳岗返还”资金14.9万元和医保“带量采购”奖励资金67.8万元,减少了医院成本支出。 (三)深耕医疗服务市场,全方位拓展生存空间。 1.进一步加强了与荣昌区社区学院合作交流,2023年在全区开展大型义诊活动21场,开展健康知识讲座13次,完成健康体检回访500余人次,患者满意度调查600余人次,进一步扩大了医院知名度。 2.继续强化乡镇医院、工业园区医疗市场和体检市场维护工作。全年走访联系村医、个医及镇医共计100余人次;电话、微信联系村医、个医、镇医 200人次;拓展转诊病人561人次,创收515万元。拓展职业、健康体检15个单位,体检人次1268人次,创收25.8万元。新签订了3家工伤转诊单位,与2家养老院达成了合作协议。定期到永荣小区开展从业人员体检上门服务,实现了少跑路、快办证、一站式服务,受到百姓好评。 三、深化改革激活力,跑出发展加速度 (一)扎实推进“三项制度”改革。 1.6月对门诊口腔科进行独立核算取得较好效果,充分调动了科室创收和创效的积极性。 2.9月对职工反映强烈的绩效保底政策进行了调整,真正把奖勤罚懒落在了实处。 (二)持续跟进DRG支付改革行动。 1.梳理分析了各科室前20位常见病种,完成了科室临床路径制定工作。 2.推进了病案首页质控和医保分析工作,为实行DRG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提升科技含金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在夯实基础医疗业务的同时,深度挖掘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瞄准前沿科技,不断引进、开展、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并在临床上得以很好的应用,获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3月成立了重庆永荣矿业有限公司总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学术工作评审办法和奖励标准(试行)》,积极鼓励临床科室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全年共发表医学专业论文8篇,出版书籍3本。 (二)立足现有优势,不断拓展新技术新项目。放射科新开展了CT导肺脓肿穿刺、引流、灌洗术;外一科新开展了经腹腔镜双侧乳腺腺体切除术、腱鞘囊肿的硬化治疗;外二科新开展了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整形术;外三科新开展了前踝关节镜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关节灌注治疗肩关节疼痛及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医康复科新开展了皮内针治疗、腹针疗法、肌肉牵拉技术、针罐治疗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效益。 五、注重筑巢引凤,构建人才高地 制定了人才引进计划,积极拓宽招聘渠道。全年共招聘了18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社招12人,校招6人;医生13人,医技3人,公卫1人,护理1人,确保了临床科室的正常运转。全年共选派13名管理人员及优秀专业技术骨干人才到市内、外进修培训学习及参加学术交流,提升管理水平。做好各层次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全年共有50名职工取得专业技术职称,其中3名取得副高级职称,28名取得中级职称、19名取得初级职称。 六、提高安全政治站位,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国务院安委会“十五条硬措施”,认真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实行安全生产工作“一票否决”。统筹好经营管理、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始终保持对安全工作的高压态势。 (二)层层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强化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全年医院各级共开展三级安全教育培训635人次、转岗和新上岗培训62人次、消防培训965人次、食品安全培训236人次、医护培训1656人次、应急管理等培训325人次,完成特种作业人员复训15人,其他安全培训156人。相继组织开展了应急疏散逃生演练、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强组织优化期间安全监管工作,抗牢安全政治责任。进一步健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了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制度,每月常态化开展风险辨识,全年共开展风险辨识10余次,分级管控风险60余条。深入推进了消防、食品两个专项整治活动,强化特殊时期和重点时段安全风险防范。注重安全教育警示教育、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安全投入。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为2021年08月24日至2026年08月24日。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为2016年04月10日至2031年04月09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罗海恒 联系电话:17830882423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07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