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39807400M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渝中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渝中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依法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受理消费者投诉并进行调查、调解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反映相关情况、提出建议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参与商品和服务质量等监督检查和测定 | |||
住所 |
重庆市渝中区临华路50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洁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渝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 |
0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渝中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
从业人数 |
8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好。无违法违纪行为。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3年,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各科所队和各理事成员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消委会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消费纠纷化解 切实做到职能职责内有诉必接、有案必转、及时处理、限期答复,与大中型企业建立“直通直联”工作机制,将投诉咨询信息转至直通直联企业,第一时间从源头上提高消费纠纷处置效能。2023年,共受理中消协系统投诉550件,成功调解348件,调解成功率63.3%,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139万余元;现场或电话办理消费投诉89件,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49464元;办理受区法院委派(委托)调解涉诉消费纠纷案件341件,其中区法院、消委会调解成功44件,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39.6万元。累计完成投诉及办理涉诉消费纠纷980件,挽回消费者经济损失183.6万元。全年共计接待消费者来访或接受咨询500余人次,按市消委会要求报送消费投诉典型案例8件,并报送消协调解12件、企业和解10件、咨询答复5件典型案例。 (二)强化消费监督力度 一是充分运用约谈、劝谕等职能加强消费监督。针对消费者反映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和经营者的美誉感,在“春节”、“五一”、“中秋国庆”、“双十一”等重要时期、节假日消委会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商务委、区文旅委、康达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多次约谈酒店住宿、餐饮经营单位、网络平台、影院、景区景点等相关行业企业,着力解决经营中存在的房间临时涨价、收费不合理、食品安全不达标、3D眼镜收费、清仓商品不支持7天无理由退货、先行赔付等问题,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劝谕改正,要求企业依据法律法规妥善解决消费纠纷,督促经营者建立和完善首问负责、先行赔付等制度,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是开展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从消费供给、消费环境、消费维权三个维度真实了解渝中区消费环境现状,重点关注安全、质量、价格、售后和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消费维权效能等方面,收集消费者诉求,提升消费维权意识,掌握消费维权堵点、痛点,提升渝中区放心舒心的品质消费环境,助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 (三)推进消费教育引导 一是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着力提升渝中区消费环境,区消委会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围绕“提振消费信心”主题,组织开展2023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在辖区11个街道开展“3·15”国家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重点围绕保健食品安全、关注特种设备安全、计量器具科普、“山城有信”推广、商品识假辨假、产品质量认证、网络购物注意事项、维权小知识、反对食品浪费等方面,适时发布消费提示警示,总结消费维权典型案例,引导消费者科学、绿色、理性消费,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促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7场次,现场接受消费者咨询约12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1000余份。 二是以“诚信经营铸信心,放心消费在渝中”为主题召开2023年消费维权情况通报会暨“放心消费在渝中”五大提升行动启动,旨在进一步从强信心入手,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促进消费需求和供给高水平对接、化解消费难题、推动消费提质升级,让消费者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为扩大内需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通报了2022年渝中区消费投诉举报工作情况、消费投诉热点分析和消费维权工作思路,食品经营企业从法人、总监、管理员三个层次作出承诺,重庆市家电联合会、渝中区旅游协会作出倡议。围绕“吃、住、游、购”等各消费场景,全面启动“放心餐厅”安全消费、“放心酒店”诚信消费、“放心景区”明白消费、“放心商超”智慧消费、“放心维权”共治消费等五大提升行动,持续营造放心消费、舒心消费的良好环境。 三是开展药品保健食品安全消费大讲堂。为老人“支招”理性消费,进一步增强老年人对药品科学素养和对保健食品的科学认知,消委会联合区市场监管局走进大溪沟双钢路社区开展药品保健食品安全消费大讲堂。通过案例敲警钟、服务送健康的方式,向老年人讲解合理安全用药常识,“保健食品”和“药品”的区别,购买“保健食品”时的注意事项,介绍消费维权渠道、宣传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等内容。现场共接受各类咨询68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四是开展“定制”课堂进校园。为普及小学生如何识别以及选择正规的近视防控医疗器械、正确配戴眼镜、科学用眼、近视防控等方面用眼健康知识,消委会联合区市场监管局走进马家堡小学为300名小学生宣传“讲课”,强化学生安全用械,全面防控医疗器械安全风险隐患,不断提升大家理性放心消费、合理消费、谨慎消费的意识。 五是开展“关爱老人,预防诈骗”宣传活动。为提高老年人识骗防骗和消费维权能力,消委会联合区市场监管局走进七星岗兴隆街社区,通过面对面、点对点地宣讲,以案例讲解和现场互动的形式向老年人揭露养老诈骗的“套路”手法。现场共接受各类咨询1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 六是发出消费倡议、警示提示。围绕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向广大经营者、消费者、社会各界发出倡议:在顺应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下,推动消费供给提质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确实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通过各类媒体发布2023年春节期间消费提示、“6.18”网购消费提示、端午假期消费提示、出租车司机拉客消费警示,联合宜宾市消保委联合发布反对餐饮浪费倡议书、五一中秋国庆安全消费提示、预付式消费警示、“莫让过度包装扰粽香”消费警示、“双十一”消费提示等消费警示提示。 (四)开展诚信经营示范创建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范,倡导诚信经营,强化经营者消费维权的责任意识,促进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积极营造渝中区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聚焦“放心消费、省心维权”、“守护安全畅通消费”主题,组织开展2022度 “渝中区消费维权诚信者”评选工作。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有力推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新认定25家“消费维权诚信经营单位”和25户“消费维权诚信经营个体工商户”,组织重点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作出了“诚信经营”承诺书。 (五)深化“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为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回暖复苏,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和扩容提质,全面提升渝中区消费环境的安全度、经营者的诚信度和消费者的满意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渝中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渝中区消委会联合消保科组织引导辖区街区、商圈、景区、市场、行业协会、电子商务平台、个体工商户等参加放心消费创建活动,通过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着力解决7天无理由退货、投诉举报信息公示、先行赔付等突出重难点问题,推动实现“商品服务全覆盖、线上线下全覆盖、生产流通全覆盖”的目标,推进消费维权社会协同共治,努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力争在三年规划中,完成放心消费创建示范街区10个、放心消费创建示范单位30个、放心消费创建示范经营户300个的总任务,今年拟报审市局、市消委会1个示范街区、7个示范单位、25个示范经营户。2023年,经过自评自荐、层层筛选、现场考核、征求意见、推荐公示等流程,全区共计评选93个单位(个体)为放心消费创建单位,其中市级33个、区级60个,包含:街区、景区、协会、电商各1个。 (六)开展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 为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消委会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为期2个月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布《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2000余份,印发宣传海报6000余张,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3115家,发现存在餐饮浪费行为的经营者35家次,整改问题35个,公布典型餐饮浪费案例3个,培训餐饮从业人员3895人,发放培训材料800余份,通过媒体宣传报道20篇次,开展重点宣传活动8次,向全区餐饮单位和常住居民发送公益宣传短信5万余条,覆盖人群8万余人次。指导企业建立“肯德基食物驿站”,将餐厅未售完且尚在保质期内的余量食物免费分发给有需要的市民,以创新务实的举措,让节约粮食高效落地,切实树立节俭新风。积极引导公众形成科学、理性、文明消费习惯,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科学点餐,鼓励消费者健康绿色节约消费,进一步营造“制止餐饮浪费、厉行勤俭节约”的良好氛围。 (七)联合区教委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平安消费”专项行动 一是强化消费教育安全引导。消委会、区教委联合区民办教育协会在罗汉寺社区、马家堡小学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平安消费”宣传活动,现场共受理投诉13件、发放宣传品5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引导广大学生家长谨慎消费、科学消费、合理消费;二是强化培训消费纠纷化解。消委会积极探索加强预付费资金监管方式,畅通消费投诉渠道,通过预付式消费警示、参与监督检查、进校园进社会进商圈宣传等形式开展社会监督,不断推进多种渠道纠纷化解机制,有效化解学生家长退费投诉纠纷;三是强化培训机构安全排查。针对家长反映问题多、涉及金额大、群众投诉集中的培训机构,消委会会同区教委等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大排查。专项行动以来,共计抽查34家培训机构,发现13家培训机构39项问题,现场办理退费7300元,并责令限期整改后再进行“回头看”,有效营造渝中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八)联合开展“提振消费信心 我们在行动”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为动员全社会提振消费信心、共建和谐消费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消委会联合区商务委、区文旅委、CBD管委会、石油路街道、餐饮协会、旅游协会、市场协会、重点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消费者和新闻媒体开展“提振消费信心 我们在行动”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区消委会积极参与解放碑“全国示范步行街”揭牌3周年沙龙活动、“第三届解放碑国际消费节”、重庆百货第11届家电节等活动,惠及消费群体200万人,大型商业综合体投入2000万元、促销让利上亿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500000739807400M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金航 联系电话:13527566228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29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