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3年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3年度)

发布时间:2024-05-22 14:38
发布时间:2024-05-22 14:38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5726W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与护理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养出版发行医学相关期刊杂志社会医疗服务

重庆市渝中区袁家岗友谊路1号

法定代表人

罗勇

开办资金

10763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举办单位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40211.91

747313.53

网上名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从业人数

820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3年,医院门(急)诊诊疗量达345.63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21.43%;出院病人达19.7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7.99%;手术人数达8.9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9.09%;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6.67天,较去年同期下降0.26天。 (一)党建引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锚定“三步走”发展战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稳定,狠抓行业作风建设、集中整治,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努力建设高水平医院。 (二)注重内涵,学科建设持续发力 一是强化有组织建设。以推进“学科登峰计划”为契机,成立学科建设办公室、“登峰计划”专班、人才办公室等统筹推进学科建设。二是抢抓机遇推进“双中心”建设。整合优质医疗资源,联合四川省人民医院申报国家检验医学中心,国家检验医学中心、国家内分泌与代谢病、重症医学区域医疗中心顺利通过省级评审,至此共1个国家医学中心和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完成申报。三是狠抓学科专科内涵。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精神科、血液内科和临床药学),总数达21个;新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个(临床护理和康复医学科);新增重庆市质量控制中心2个(核医学和重症医学),总数达23个;获批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1个(中医科)。新增“重庆市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培训基地”4个。挂牌“全国首家省级咯血中心”。13个学科进入2022年度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专科声誉排名。3个学科进入2022年度STEM排行榜全国前10,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 (三)医教协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抓专业教学,建设“金专”。3个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精神医学)高质量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牵头我校首届临床医学(钱惪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改革。二是抓课程建设,打造“金课”。《呼吸系统疾病》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是学校首门器官系统国家级课程。4门课程获批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2门课程获批重庆市思政课程示范项目。三是抓教师能力提升,锻造“金师”。黎平教授获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实现了我校在该赛事一等奖零的突破;荣获“重庆市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荣获2023年“重庆市教书育人奖”1人。四是抓教学改革,凝练“金果”。高质量教学论文数量在全国691所附属(教学)医院中排名第4,创历史新高。获批1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改课题、13项市级教改课题和5项校级教改课题。获批9项校级教学成果奖。 (四)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项,其中联合基金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获2022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华护理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华夏医学科技奖1项。获批第十四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1项。2022年度SCI论文收录数全国排名第13名,卓越科技论文数全国排名第14名。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27项。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实施细则(试行)》,6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较2022年增加4项。获批“重庆市转化医学中心”“运动系统再生与转化医学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代谢性血管疾病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完成生物样本库建设,获批科技部人类遗传资源保藏备案投入运行。 (五)引育并举,人才队伍不断扩大 新增2名国家级人才、11名省部级人才。柔性引进或续约4位海内外知名医学专家。新增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二级分会副主委4名。杨培增、谢鹏教授入选2022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分别连续9年和4年上榜。赵庆华教授入选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新增重庆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人。荣获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奖1名、首届重庆市卫生健康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1名、青年科技工作者1名。 (六)信息赋能,智慧医院建设构建新格局 一是构建全方位智慧服务新能力。五级电子病历创建通过市级评审;智慧病房、智慧门诊、智能药学等建设全面推进。二是构建智慧医疗新平台。医院远程医疗协作网成员单位达150家,服务总量突破200万例,“聚焦远程医疗新模式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获得重庆市深化医改年度典型案例。三是构建智慧管理新体系。建成医疗质量数据监测平台、教学管理平台,初步建成财务、预算、成本管理、后勤系统。 (七)院区融合,重点工程建设加速推进 一是第二医疗综合大楼6月按期封顶,现正进行装修装饰工作;三角地带和医学院支路已完成初步设计方案。二是第一分院新院区运行良好,二期工程即将开工。三是金山院区业务量持续增长,“中心建设”“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四是青杠老年护养中心获评重庆市“五星级养老机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八)责任担当,援助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 一是持续推进“组团式”援藏,昌都市人民医院五大中心于2023年11月全部建设完成。二是继续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帮扶,选派5名驻村书记和5名青年专家赴巫溪县开展驻点帮扶工作,帮扶模式提质升级为“1+5+5+N”;助力达州市达川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石柱县人民医院成功晋升三级综合医院。三是扎实推进川渝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与华蓥市人民医院、武隆区人民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与四川省肿瘤医院签订“西部肿瘤质量提升联盟协议”。四是援外工作受国家表彰,2名医生参加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表彰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1人作为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代表发言;医院荣获“重庆市援外医疗工作中突出贡献集体”。五是国际交流平台进一步巩固。第一次系统性开展对外技术培训,举办第一期“一带一路”国际微创髋、膝关节置换临床培训班。举办第二届中欧呼吸论坛,促成重庆医科大学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签署合作协议。第六位法国驻华大使访问医院,成功举办第四届中法应急与灾难医学研讨会,中法乳腺外科学院在重庆启动。 (九)我院事业单位法人举办的营利性组织有2个,均依法注册。其中一个已停止营业,目前未开展业务活动,正按相关程序进行清理清算;另一个仅履行资产管理职责,目前暂未开展业务活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561122500103250111 有效期 自2022年1月 21日至2037年1月20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3年5月,重庆市卫健委、重庆市人社局授予医院“重庆市援外医疗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并记功奖励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华懿  联系电话:13883520876 报送日期:2024年02月23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