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23年

重庆医科大学(2023年度)

发布时间:2024-05-21 17:55
发布时间:2024-05-21 17:5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1805G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重庆医科大学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医科大学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医药卫生人才,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开展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开展社会服务开展大学文化建设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医学院路1号

法定代表人

黄爱龙

开办资金

15402(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1192.26

417507.65

网上名称

重庆医科大学

从业人数

2287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2015年成为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由位于渝中区的袁家岗校区和位于重庆大学城的缙云校区组成,校园总面积2650亩。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842人,其中博士生1423人,硕士生6972人,本科生18523人,专科生283人(支援少数民族项目),留学生641人。 学校现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重点学科,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4个重庆市一流学科,16个重庆市“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 学校设有22个学院(系),开设36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学专业已首批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现拥有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现有专任教师3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博士生导师323人,硕士生导师1967人。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海外延揽高层次人才,成建制引进多个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团队,加强本土人才引导与培育,逐步构建起“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形成推动内涵式发展的强劲动力。现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800余人,人才塔基和师资蓄水池作用日益明显,人才队伍活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以来,学校累计新增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各级部门及横向项目4500余项,资助经费11亿余元;牵头承担了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或重点项目,资助经费达2.54亿元。近五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0000余篇,年均增长率15%。多项成果在《柳叶刀》《自然 医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获得国家科技奖励、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项。学校独立研制的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属世界首创,是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首台设备于2020年12月获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新冠疫情发生后,学校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获批上市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产品、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新冠中和抗体鼻喷剂。抗抑郁和中风药物相关技术、肿瘤免疫治疗等科技成果高质量完成转化。 学校高度重视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将其作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抓手。“十三五”以来,新增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39个。现有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7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级平台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及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等国家部委级平台6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智库、科普基地等省级平台57个。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与欧洲、亚洲、北美洲、大洋洲的23个国家和地区的56所教育或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括英国莱斯特大学、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国际名校;与英国莱斯特大学联合办有我国西部地区唯一获批的临床医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时,与复旦大学、西南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长学制医学生的联合培养。 学校现有附属医院15所。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儿童医院近10年连续入选复旦版“全国医院综合排行榜”百强。直属附属医院获批国家临床研究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各1个,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4个。现有编制床位近20000张,年门诊量近1546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66万人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500000450401805G)有效期自2023年03月20日至2028年03月20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学校按市教委统一部署,实施绩效。获奖情况:1.3个团队获省部级以上集体荣誉称号,11人获省部级以上个人荣誉称号;2.获批教育部春晖计划项目4项,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6项,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2项,国家“博新计划”2项;3.获批14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评选30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获第三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一等奖1个、三等奖1个,市赛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2个,获重庆市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市级一等奖和三等奖5.2名教师分获重庆市2023年度“教书育人奖”和“教学新星提名奖”,获“启航新征程,同心向未来”第二届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优秀奖2项;6.获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市赛5金1银4铜。 诉讼投诉情况无。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无。

填表人: 杨颖  联系电话:18602800211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25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