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7409W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位名称 |
重庆图书馆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图书馆(罗斯福图书馆、重庆市古籍保护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文献收藏、流通、开发利用宣传、利用馆藏文献传播知识文化提供学科课题、信息服务及研究负责全市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沙坪坝区凤天大道106号 | |||
法定代表人 |
任竞 | |||
开办资金 |
4223(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0510.88 |
51659.16 | |||
网上名称 |
重庆图书馆(www.cqlib.cn) |
从业人数 |
23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3年度,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能够及时按照要求进行变更登记及年度检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推进普惠均等,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1.做优免费开放,促进文化均等。不断强化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全年服务到馆读者257.63万人次,大力举办讲座、展览等阅读推广活动。 2.坚持以评促建,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在全国第七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中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总分名列西部前茅,蝉联一级图书馆。二是配合市文化旅游委对区县图书馆开展评估定级,全市参评率、上等级率均达到100%。三是市图学会首次参加全市社会组织评估,相关工作得到专家组高度肯定。 3.推进文化润疆,服务特殊群体。“春雨工程”重图阅读行走进新疆,开展阅读活动,丰富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供给。“蒲公英梦想书屋”走进巫山县竹贤乡,助推乡村文化振兴。联合市盲人协会、重医附一院开展视障群体阅读活动、视障儿童电脑培训。 二、打造活动品牌,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1.联合开展“4·23世界读书日”活动。联动全市42家公共图书馆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百余场,线上线下齐发力、馆内馆外相贯通,吸引广大市民读者参与。 2.精心策划“阅读之星”诵读大赛。第六届“书香重庆 阅读之星”有声阅读大赛覆盖全市,累计吸引10万余人报名参赛,直播观看总量达162万余人次。 3.创新打造“格林童话之夜”走进区县馆。我馆大型原创亲子阅读推广品牌“格林童话之夜”第七季先后走进北碚区、江北区,给两地数万市民读者带去阅读视听盛宴。 4.顺利开展“科技活动周”宣传推广。“童话森林绘本馆——科普活动大团圆”获评重庆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智慧阅读 艺术悦读”科普活动亮相全国科普日主场展项,我馆被市科协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三、深化阅读体系,扩大惠民服务辐射范围 1.提质升级“川渝阅读‘一卡通’”项目。12月完成在全市公共图书馆全覆盖任务,修订《川渝阅读“一卡通”服务管理办法》《重庆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管理办法》,推进我市公共图书馆各借阅点“一卡通”建设,开展“一卡通”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着力推进项目服务走深、走实。 2.持续延伸新型阅读空间建设。打造全国首个“列车书屋”新型阅读空间,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权威媒体专题报道。2023年新建图书流通点12个、流通车主题专架4个,不断延伸惠民服务半径。 3.积极探索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创新打造“智慧重图微体验区”,启用行业首个“开放式无感智慧借阅系统”,获评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四、推动川渝合作,文化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1.以川渝公共图书馆为纽带,推动双城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联合举办巴蜀家谱文化展、川渝“图书馆杯”英语口语大赛、领读者方言诵读大赛等活动,深化推广“成渝地·巴蜀情”文化品牌。召开川渝公共图书馆联盟工作会,不断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度。 2.以川渝高校为平台,携手助推文教融合。联合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成功举办首届成渝双城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暨第七届重庆青少年模拟联合国大会,与四川大学共建实习实践基地,高质量推动川渝两地多层次、跨领域文教合作交流。 五、强化文献建设,推进馆藏资源保护与开发 1.地方文献建设取得硕果。持续打造“长江文明书馆”主题馆,专门收集长江沿线13个省区市出版的文库、文丛类文献和我馆典藏的长江文献,为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夯实文献基础。成立“重庆影视资料库”,丰富地方文献入藏类型。 2.古籍保护利用成效显著。开展2023年长江古籍晒书活动,举办第二十一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顺利完成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及第二批国家古籍修复中心申报迎评,完成古籍数字化92759拍,修复古籍3337叶,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首次联合举办古籍文献展。 3.近代文献开发稳步推进。完成国家及重庆市“十四五”重大出版规划项目《抗战时期英国驻华大使馆档案文献》编撰,预计12月出版;完成《巴渝文献要目提要》书稿撰写;成功申报2023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4.科研学术工作再创新高。正式上线“重庆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平台”,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 六、整合优质资源,搭建良好合作交流平台 1.加强馆校合作,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格局。一是与四川外国语大学共同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科建设,建设完成《公共文化治理实务》课程,并进入公共管理研究生课程体系,开展校内授课与校外实践,实现产学研教融合。二是与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加强协作,开展研学、展览、讲座、模联、古籍修复普及等活动,推动社会教育。 2.深化对外交流,促进跨文化传播。一是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澳门大学图书馆分别设立重庆之窗“图书角”;二是与以色列驻成都总领事馆合作开展“流浪图书馆”驻留项目,与萨尔瓦多驻华使馆沟通两国友好图书馆建设;三是接待美国驻华大使馆、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日本驻重庆总领事馆等来访洽谈。 七、坚持行业引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1.成功举办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技能大赛决赛。全市200余名图书馆员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初赛、复赛、决赛,以业务大比拼的形式展现图书馆新形象、新风采。 2.着力提升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建设。举办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培训班3期,开展市内“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协助区县公共图书馆实施少儿“一卡通”建设,全面提升全市公共图书馆业务水平和服务效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3年4月,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重庆有声阅读基地 2023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图书馆“开放式”无感智慧借阅系统获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2023年11月,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2023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2023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春雨工程”重图阅读行——重庆图书馆文化润疆志愿服务入选2023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边疆计划优秀项目 2023年12月,国家图书馆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2022-2023年度优秀数据上传机构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王娜 联系电话:15223298229 报送日期:2024年02月04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