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736599845R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重庆市水泥质量监督检验站、重庆市建材质量检验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重庆市水泥质量监督检验站、重庆市建材质量检验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保证化工建设工程质量和建材产品质量提供监督保障。承担实施化工、医药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技术保障工作 开展水泥质量监督检验及相关工作 开展全市建材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行业监督检验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江北区电测村100号17层 | |||
法定代表人 |
王裕明 | |||
开办资金 |
90(万元) | |||
经费来源 |
非财政补助(经费自理)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03 |
349 | |||
网上名称 |
1170789940 |
从业人数 |
1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1年在法人证书和在编人员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1年,化工站在市经济信息委的正确指导和相关处室的大力支持下,领导班子明确了“以资质扩项和能力提升为抓手,扩大检验、培训与咨询市场化服务为重点”的工作思路,在稳中求进基础上,强化全员管理和执行力水平提升,全力扩大检验检测资质参数和能力水平提升,进一步发挥专业机构的监督责任和技术服务水平,大力拓展检验、咨询、培训竞赛等新业态,构建绿色建材认证检验新格局,带领职工锐意进取、担当作为,努力践行服务政府和行业企业,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和经济目标,现将2021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单位基本情况及经济目标完成情况 化工站的职能职责及服务范围为:承担实施化工、医药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技术保障工作,开展水泥质量监督检验及相关工作,开展全市建材产品质量检验工作,其中,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经费从工业结构调整资金中列支。具有水泥、建材检验检测CMA资质及建设工程检验测试证书。 目前站有在编人员14人(含3名委管干部),聘用人员2人。 本年度预计实现整体收入420.0万元,比去年增加70.0万元(主要是检验、咨询收入增加),其中财政拨款收入76.0万元,事业收入约344.0万元;全年费用约374.5万元,结余约45.5万元,确保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净利润的提升。 二、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监管工作成效明显 2021年化工站承担化工、化工医药项目的监督管理4项,即化研院苯甲酸乙烯酯装置项目、长风化工光气衍生物及芳胺类化学品项目、新华化工3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民丰化工余热热电联产项目等。各项目有序推进,工程建设环节依法依规、手续完备,工程建设质量得到有效把关和监督管理。 水泥和建材质量监督方面,受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国建材联合会水泥生产许可证审查部的委托,参加全国生产许可证事中事后飞行检查山东省水泥企业共计11家。参与市内水泥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实地核查3家,为行业和地方企业的监督管理发挥了技术保障作用。 三、拓展检验和大对比任务,充分发挥技术保障作用 在复评审与扩项工作顺利完成的情况下,站加大了行业与企业的走访调研、开展技术支持及三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协会的交流研讨及业务合作,全力拓展水泥和建材的社会委托样、产品对比样、资综利用鉴定样、国检认证样、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样等多种样品的来源。今年,原生燃料及产品等的检测数量与去年相比为稳中有升。截至11月底,共完成检测968批次,整体比去年同期上升了7%,水泥和建材样品数量均有增加,重金属和放射性参数检测逐步增加,检验检测收入小幅提升。 今年站组织市内水泥企业38家参加全国第十八次水泥品质指标检验大对比,站荣获“特等奖”第一名,名列全国1331家参赛质检机构和企业的首位,充分展示了站技术实力与水平,树立了专业技术机构的权威性;按时与国家水泥质检中心对比验证检验、参加国家层面的实验室能力验证检验等,均获得能力验证满意证书,从而确保了检验数据的科学、公正、准确性。 四、拓展咨询与促进中心工作,促推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水泥建材企业节能减碳,助推碳达峰与碳中和。班子成员和职工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发挥人才优势,积极开拓进取,为行业企业提供绿色及资源综合利用等技术咨询服务。今年为冀东江津、开州水泥、富皇建材等企业编制2021市级专项资金申报报告及服务,全部获得专项资金补贴;为重庆开州水泥、城口鑫城建材、开县开州水泥等企业编制节能报告和区县能源消费平衡方案等咨询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市经济信息委组织的“三服务”涪陵区实地调研,为十余家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对南川嘉南、小南海、南桐特水等近20家水泥企业和中化涪陵化工开展现场调研,为其产品质量检测、固废(危废)利用及节能减碳技改等提供技术政策咨询服务和课题研究,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和高质量发展,为站开拓市场化业务新领域和新模式提供了实践,已成为站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市经济信息委同意站成立“重庆市制造业检验检测促进中心”,7-9月班子成员带领青年职工以问卷形式开展制造业检验检测能力调查,累计收集到35个区县731家企业的调查问卷,较为全面掌握了制造业的检验检测能力及其市场化服务需求情况,通过汇总统计分析形成了调研报告,并初步制定出检验检测质量标杆型企业(实验室、平台)评选办法,为加快推进制造业检验检测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为站下一步开拓全市检验检测服务平台、构建市场化对接合作服务等打下基础。 五、全力开展竞赛培训工作,发挥行业人才培养作用 为达到推动我市水泥建材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和发掘出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选拔推荐全国水泥化学分析工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经班子成员研究决定今年争取市级竞赛承办资格;1-4月多次与市经济信息委和市人社局相关处室进行反复交流沟通和协调,终于取得承办2021年“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三届化工行业技能大赛化学检验(水泥)赛项资格;为承办好首届化学检验(水泥)赛事,班子和全体员工精心策划研究方案、同心协力组织好赛事各环节,大赛于6月23-24日在工业校圆满落幕。来自22个企业和职业院校的47名选手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工匠精神,赛出了水平和好成绩,决出一、二、三等奖和优胜奖选手共10名,推荐参加国赛选手8名,发掘了高素质技能人才,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选才的初心,得到了主办单位和市职业鉴定中心及参赛企业与选手的高度认同和赞誉。通过此次赛事的锤炼,大大增强了组织策划、协调执行力,充分体现了全体职工团结协作、勠力同心的精神面貌。 受疫情和原材料价格等诸多影响,市内各水泥企业生产和检验人员调整频繁,为满足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先后开展了5期水泥厂化验室操作人员培训班,为31家企业共88人进行了岗位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培训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促进水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满足22家水泥企业和职业院33位参赛选手能更好地在化学检验(水泥)竞赛中能赛出水平、赛出风格、赛出好成绩,站于6月18-19日特邀国家水泥质检中心专家教授对选手进行水泥检验技术理论培训,站专家进行实验操作培训。通过各类培训,不仅助推了水泥建材行业人才技能素质提升,还提高了站的行业认知度和影响力。 六、以复评审与扩项为契机,大幅提升行业检验能力 为进一步发挥省级专业机构对产品质量监督和技术保障作用,以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及新标准规范所提出的新要求为问题导向,以资质认定复评审为契机,尽最大努力和限度增加检验项目的扩项,使产品类别和参数由4大类62个增至6大类167个,特别是增加了土壤和固体废弃物大类和重金属、放射性、压蒸安定性等参数,完全覆盖最新标准要求,同时有效满足了行业资源与固废利用的迫切需求,大幅提升了检验检测能力。为确保复评审与扩项一次性通过,全体职工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历时5个月高效完成了审核、查新、确认、填报、整改等近十个环节的工作,有效提升了职工的大局观和团结协作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1.《重庆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对重庆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在渝备案的批复》(渝建函【2000】106号); 2.《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资质证书》(化学工业部化建发【1996】238号); 3.《资质认定授权证书》(证书编号【2018】渝质监认字2015号); 4.《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152202110047)。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钟德英 联系电话:13667648253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07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