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3873374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自然博物馆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自然博物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收藏展览自然历史遗物,弘扬民族文化。 自然历史遗物收藏、展示、研究 普及、传播自然科学知识 | |||
住所 |
重庆市北碚区金华路398号 | |||
法定代表人 |
欧阳辉 | |||
开办资金 |
214(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0 |
0 | |||
网上名称 |
重庆自然博物馆 |
从业人数 |
6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按规定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1.紧扣“四个到位”,主题教育活动有成效。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主题调研、专项整治,以及集中学习等专题会议和活动15次,引导全馆广大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努力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在我馆各项工作之中。 2.落实“两个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3次,支部主题党日活动3次,意识形态工作会2次,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发现力研判力处置力,守好政治安全底线。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管理责任书》,全面落实“一岗双责”的政治责任。 3.抓好基础党建,促进团结共谋发展。加强组织自身建设,完成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及总支委员改选工作,年度发展党员1名。开好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支部党日活动12次。做好2019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加强群团工作,激励大家在各自岗位上积极工作,为博物馆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 (二)牢记使命,积极进取,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社会影响力 1.拓展科普基地职能,助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生态保护知识、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作为年度工作重点,在加强生态环保基地建设、推出生态展览、提升科普活动品质、构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网络、引导生态文明价值导向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成功举办“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劲草嘉年华活动暨长江流域生态影像展,开展科普基地达标升级创建活动。完成全国生态环境教育基地申报工作。完成教育部2019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基金未成年人校外教育项目申报,获得项目资金30万元。进一步发挥科普教育等职能,以较好成绩通过了市教委对我馆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复审。 2.提升陈列展览水平,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我馆推出原创展览《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该展是国内首次全面展示大熊猫演化与保护的专题展览,目前已有河北博物院、天津自然博物馆、陕西自然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等多家组织机构表达借展意向,我馆还以“一带一路”科普场馆发展国际研讨会为契机,主动宣传推介促进对外合作交流,与肯尼亚、斯里兰卡、捷克、日本等国外博物馆以及相关机构建立联系,并与俄罗斯达尔文博物馆达成合作意向。目前,已入选中宣部对外交流推介项目。联合相关机构,在老馆推出《乡村振兴的历史先声——中国乡村建设百年探索展》。参加第三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联合武汉中华奇石馆、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四川天演博物馆,在黄石矿博园推出“石头的故事”展览,深受中外嘉宾的一致好评。此外,积极报送展览项目参评重庆市2018年度优秀展览项目,其中“科学魂,强国梦——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历史陈列”获全市博物馆优秀展览项目奖,“达尔文星球VR科普展”获得“综合效益奖”。 3.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带动成效明显。一是拓展合作深度及广度,研学活动成果明显。举办“熊猫化装舞会”研学活动22场次,与西南大学、西南附属小学、北碚区实验幼儿园、人民路小学等学校老师多次共同探讨研学课程设计,共建“馆校联动大美育”,与区政协、区妇联、喜马拉雅、新东原等10家单位促成研学教育实践活动,全年来场馆研学及教育实践活动创收近10万元。二是加强文创开发和经营管理,实现跨界合作。作为文创试点单位,年度与重庆优尚、上海允礼、喜马拉雅、华润置地、新东原等7家单位合作开发文化创意产品10余种,组织参加了2019年国内文化产业博览会及第四届重庆文化旅游(冬季)惠民消费季”惠民集市等活动6次,文创获奖5次。熊猫系列文创产品获得了2019首届“重庆好礼”铜奖,“恐龙纪念邮折&首日封”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入围奖,“石头的故事”展获得第三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暨“晶”彩黄石文旅嘉年华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设计奖”。年度实现文旅经营总产值约860余万元,综合效益显著。三是新加入中国博物馆学会“展览交流”“文创产品”“博物馆传媒专业”3个专委会,扩大了与兄弟博物馆的交流,为后续合作打下了基础。 4.深化交流互鉴,提升国际合作水平。促成重庆市荣誉市民、重庆自然博物馆终身名誉馆长、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席肯尼斯•贝林先生一行来渝访问,会见市政府唐良智市长、潘毅琴副市长、欧顺清秘书长,在市领导的共同见证下,我馆与该基金会签订了深化合作备忘录,该基金会将加大标本捐赠力度,合作建立“贝林好奇学院”“贝林西部博物馆发展中心”,深化展览和文创产品合作,继续支持重庆自然博物馆建设发展。 5.积极争先创优,提高业界的影响力。我馆组织的科普日活动被中国科协评为“2019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我馆被市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推荐1名选手参与全国科普讲解大赛获二等奖,2名选手参与第六届重庆市科普讲解大赛分获“最佳形象奖”和三等奖。5名选手参与北碚区科普讲解大赛,1人获一等奖,1人获三等奖、1人获优秀奖。2名选手参加首届教科文卫体系统讲解员技能竞赛获优秀奖。已持续开展三年的“小星星的自然之旅”,被列入中国博协志愿者专委会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欧阳辉当选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并获得学会科技进步奖,江帆当选为中国博物馆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全年接待同行来访417人次。 (三)务实担当,勤奋工作,较好完成了全年重点工作任务 1.推进新馆二期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是招标确定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我馆二期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与其合作完成了报告编制。二是广泛征求全馆专业技术人员对二期建设内容的意见。三是多批次组织人员外出考察调研,并写出考察报告。12月26日,我馆主持召开了重庆自然博物园(重庆自然博物馆二期)项目预可研报告专家咨询会,专家组审议通过该报告,建议上报市政府决策。 2.重视历史文化传承,加强老馆保护及开发利用。一是做好老馆开放,全年接待观众12652人,其中包括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重庆市原市长王鸿举,原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甘宇平,原副市长谢小军,北碚区委书记周旭、区长何庆等重要客人。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荣获“首届重庆最美历史文化古迹”称号。二是加强文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完成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利用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卢作孚旧居、地磁测点碑修缮方案;开展地形浮雕防白蚁工程;完成旧址消防升级改造工程并通过第三方检测及验收。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北碚文化之旅”“追寻卢作孚创办事业之足迹”等研学活动及“传承作孚精神,缅怀前辈先贤”等宣讲活动,参编《重庆市红色旅游指南》,提供中国西部科学院景点介绍和红色故事。 3.发挥自身特长优势,文化扶贫履行社会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紧迫的政治任务,馆主要领导深入武隆区后坪乡、酉阳县车田乡对口扶贫,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宣传践行、当地特色文化发掘、送文化展览下乡、贫困助学等方面有效作为。选派一名干部先后于4月和9月两次赴酉阳县车田乡开展脱贫攻坚“促改督战”工作。全年送展览(配套科普活动)24场次、讲座4场次,捐赠图书300册,以消费扶贫方式向酉阳农村合作社采购生态大米1000斤(金额4380元)。此外,利用人才、技术优势参与等贫困县博物馆展陈建设。对接区县文管所督促武隆乌江博物馆、苏维埃红色展厅建设进度,提交石柱蜜蜂博物展陈建议1份,全方位提升农村群众科学素质,将“扶智”与“扶志”相结合。 4.创新活动载体和服务,展教功能及综合效益提升。积极引导和组织全馆干部职工承秉实干兴馆的理念,紧紧围绕巩固、提升“一级博物馆”规范化建设,推进博物馆发展。一是提升接待服务能力。2019年我馆免费开放314天,接待观众约138余万人次,共接待团队527个(含美、法、比利时外事接待),提供义务科普讲解608(团队),定时定点讲解1784(厅/次)。全年无服务投诉。2019年新招募志愿者261人,注册志愿者共计3561人,实际到岗工作668人次,累计志愿工作时长4984小时。接纳在校学生社会实践547人次。二是专题展览提质增量。举办展览7个:《熊猫时代——揭秘大熊猫的前世今生》《长江流域生态摄影作品展》《璧山:熊猫时代展》《渝北:关注珍稀动物展》4个,联合办展《石头的故事》《可以玩的博物馆》《金猪拱福文物生肖展》3个。参观人数约50万人次。三是丰富活动内容。成功举办“环球自然日”2019年重庆赛区比赛,接待1190组队伍参赛,选出65组队伍参加全球总决赛,重庆赛区斩获19个一等奖、25个二等奖、21个三等奖及2个单项奖,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全年围绕“国际森林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流动图书馆”“爱鸟周”等主题日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共170余场次(含“熊猫之夜”“劲草嘉年华”“公益连线”“守望自然野保英雄会”大型活动4场);举办咏霓科学讲坛2场、作孚论坛2场;举办专家讲座“保护长江精灵”“重庆野生动物知多少”等15场次、论坛1次;馆校共建活动22次。 5.推进博物馆综合发展,基础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一是科研工作。年度新申报“重庆丰都都督古人类——旧石器调查发掘”项目一个1个,开展“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宝峰恐龙化石研究”等项目3个并完成年度任务,横向合作1个,市级项目结题3个,全年公开发表论文25篇,参编专著3部。12月,我馆郎嵩云博士受日本蝶类学会邀请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做《中国黛眼蝶属之介绍》英文专题报告,被日本蝶类学会颁发“林赏”奖励,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学者。二是增强保藏能力。全年征集标本358件,接受捐赠昆虫标本3000件。完成动物标本的入库、分类,完善藏品资产管理化管理。三是聘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成善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研究员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本馆科学顾问,帮助和指导本馆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四是田野调查。组织专业人员对渝北区双龙湖街道、仙桃街道、双凤桥街道和木耳镇的几处化石点开展田野调查6次,提交调查报告4篇。五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共享科普资源。与喜马拉雅电台合作,推出重庆首档博物馆声音类节目“熊猫百科”,并在官方电台上线了基本陈列和特展的语音导览,全部50期节目已于10月9日前上线,总播放量达到14.4万人次,拓展延伸展览内容,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开展多媒体展教系统升级。建设内容包括自然馆专题库、网络信息采集系统、展厅触摸屏查询机应用系统功能扩展升级服务、自博智能问答机器人等。目前已基本完成系统和平台建设,即将投入使用。在智博会期间,我馆提供的熊猫智能问答机器人、3D打印大熊猫,与观众良好互动,受到国家文物局领导及现场观众的好评。五是做好以新媒体为主的宣传。新开通微信公众号5个(Panda Story、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陈列馆、咏霓教育、作孚志工、自博文创),现正式投入使用4个。全年编辑发布推送总计116条次,平均每个月9.7条。官网全年发文65条次,微博原创或转载25条,全年宣传报道数为381条,平均每个季度95.3条。相比上年均有所上涨。 6.重视人才强馆战略,队伍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加强内部管理,拟定《重庆自然博物馆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初稿)》《重庆自然博物馆绩效考核方案(修改稿)》《重庆自然博物馆考勤管理办法(修改稿)》,并完成中层干部任期考核。拟定聘用人员调整方案,进一步优化队伍的结构和质量。初定职称3人,另有3人获得职称晋升。组织干部职工参与上级部门及行业协会安排的各类培训、会议交流138人次(其中:市外培训67人次;市内培训71人次),派出学术交流27人次,馆内开展安全培训4次、消防反恐演练2次,强化能力,提升素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科学魂,强国梦——中国西部科学院旧址历史陈列”获全市博物馆优秀展览项目奖,“达尔文星球VR科普展”获得“综合效益奖”。熊猫系列文创产品获得了2019首届“重庆好礼”铜奖,“恐龙纪念邮折&首日封”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入围奖,“石头的故事”展获得第三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暨“晶”彩黄石文旅嘉年华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设计奖”。我馆组织的科普日活动被中国科协评为“2019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我馆被市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推荐1名选手参与全国科普讲解大赛获二等奖,2名选手参与第六届重庆市科普讲解大赛分获“最佳形象奖”和三等奖。5名选手参与北碚区科普讲解大赛,1人获一等奖,1人获三等奖、1人获优秀奖。2名选手参加首届教科文卫体系统讲解员技能竞赛获优秀奖。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受赠昆虫标本4600余件。 | |||
填表人: 徐徐 联系电话:15922519265 报送日期:2020年05月27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