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19年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2019年度)

发布时间:2020-07-29 11:27
发布时间:2020-07-29 11:2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676120803T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指导志愿服务行动,服务青年社会组织,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按照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   提出全市志愿服务工作计划 推动工作发展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关工作 开展志愿服务重点项目实施工作 开展其他志愿服务工作 为青年社会组织提供有关服务 承担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工作。

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81号附4号

法定代表人

向倩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重庆市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82.4999

924.8764

网上名称

重庆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重庆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1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以项目实施为载体,高质量实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工作有声有色。   (一)扎实推进西部计划志愿者各项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2019年《重庆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区县(自治县)项目管理办公室考核办法》,召开2018—2019年度重庆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区县项目办评审工作会,组织项目办领导对各区县项目办的机制建设、日常服务、管理工作、宣传工作等工作进行认真考核。二是积极争取全国项目办对重庆工作的支持。通过争取,团中央全国项目办同意给重庆增加145名2019—202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三是切实加强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和管理。建立电话回访机制,切实关心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心理健康、工作情况、生活环境。充分利用春节等重要节点,走访慰问1100名在岗志愿者。并下发《关于切实加强西部计划志愿者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确保实现“0”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成功举办2019年重庆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组织22个区县西部计划项目办和2018年优秀高校项目办的工作人员上井冈山参加培训,切实提高区县项目办的管理服务水平。 (二)持续深化“山茶花”扶贫接力行动。   选拔300名“山茶花”脱贫攻坚志愿者,深入全市14个国家级贫困区县、4个市级贫困区县实施扶贫接力行动。一是开展实地走访,通过走村串户,实地走访,建立了台账,为更好地实施扶贫帮扶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二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周末时间,结合当地“青少年之家”服务阵地,积极开展环保小课堂、院坝宣讲会、“村庄清洁”、全力助春耕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贫困地区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树立绿色文明意识、生态环保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人居生态环境,以此改善贫困群众精神面貌和提振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三是举办“山茶花”扶贫接力项目运营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40名“山茶花”骨干志愿者参加培训,进一步提升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着力打造一支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队伍。   (三)持续开展“河小青—守卫青山渝水·助力河长制行动”。 一是积极响应《重庆市总河长1号令》,发布“全市‘河小青’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重庆市总河长1号令倡议书”,号召广大青少年积极加入“河小青”青年志愿服务队,主动担当营造良好氛围的“宣传员”、守卫绿水青山的“巡查员”、积极担当作为的“监督员”、立足自身实际的“联络员”。建立问题发现与上报机制,建立属地巡河问题记录与跟踪台账,切实发挥“河小青”的“哨兵”“千里眼”职能,持续推动40个区县全覆盖常态化开展污染源排查、垃圾清理等各类巡河护河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巡河护河行动230余次,整理发现问题30余件,并将相关问题通过“重庆河长制”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报送至各级河长办。同时,多次开展各级“河长面对面”活动,为青年志愿河长和行政河长搭建起交流、沟通的平台,实现了青年志愿河长从“有名”到“有实”转变。二是积极开展重庆市“生态文明传播”志愿服务亲子家庭植树护绿市级示范活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守护家乡水,河长在行动”宣传活动、重庆市2019年“3·19”城市管理服务主题周暨“垃圾分类·你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巴渝“河小青”益行母亲河系列活动—徒步乌江活动、2019年重庆市文明宣传“十进”环保义务监督员行动、重庆市“文明新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志愿服务行动等各类“河小青”活动90余场,广泛动员2万余名青少年志愿者参与。三是进一步营造爱河护河氛围,充分利用现有团属新媒体宣传阵地,开通“河小青”抖音账户,拍摄“河小青”宣传片,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河小青”志愿服务品牌,引导更多青少年积极参与河库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志愿服务。相关活动被中国水利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重庆河长制、中国青年志愿者官方公众号等各级媒体报道100余次。 (四)聚力打造“洁小青”生态环保青年志愿服务品牌。 一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教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委正式下发《重庆市“洁小青”生态环保青年志愿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洁小青”生态环保青年志愿服务行动致力于生活垃圾分类、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等生态环保行动,号召广大青年志愿者投入到生态环保行动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重庆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贡献青春力量。二是持续深化队伍建设。已组织成立市级总队与40支区县分队,推动各区县在“志愿重庆”信息系统注册志愿服务分队,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7个区县注册,累计招募“洁小青”生态环保青年志愿者6000余人。三是加强示范引领。自9月《方案》下发以来,已联合相关市级部门联合开展“2019年重庆市‘洁小青’生态环保青年骑行市级示范活动”“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助力美丽乡村建设—重庆市‘洁小青’公益徒步市级示范活动”等市级“洁小青”系列主题活动,广泛动员1200余名青少年志愿者现场参与,进一步扩大“洁小青”生态环保青年志愿服务行动影响力,以市级示范活动带动常态化活动开展,有效拓宽了“洁小青”覆盖面,引导更多青少年积极参与到“洁小青”队伍中。   (五)着力打造大型赛会“蓝精灵”志愿服务品牌。 圆满完成2019上海合作组织地方领导人会晤、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一带一路”陆海联动发展论坛、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国际赛会志愿服务,累计招募青年志愿者2414名,累计服务时长12万余小时。一是科学制定工作机制。建立“团市委+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区县团委+高校团委+青年社会组织”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实行“志愿者管理组工作人员+学校带队老师+志愿者小组长”的管理模式,各司其职,统筹推进。二是精准开展招募选拔。根据组委会分工组别的具体职责,制定招募方案,通过报名、资格审查、面试、审核录用等程序,在高校和社会招募优秀青年学生。三是精心设计培训内容。编制《志愿者服务手册》,采用“通识+专业”“理论+实践”“集中+分散”“网上+网下”四结合模式开展培训工作,内容含思想政治、心理健康、安全急救、文化礼仪、国情市情等若干方面,帮助志愿者全面掌握赛会志愿服务相关信息。四是精细做好后勤保障。配备统一的“蓝精灵”志愿者服装,制作胸牌以进行编号管理,并为志愿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障用车、用餐、用水、休息场所等各项工作,妥善解决志愿者服务期间的后顾之忧。“蓝精灵”青年志愿者以热情的服务与自信的微笑为大赛增姿添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用青春书写责任,用微笑添彩赛会”的服务诺言,受到各级领导、嘉宾、观众及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   (六)圆满完成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工作。 按照市委和团中央对切实做好春运志愿服务工作的要求,联合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应急管理局、重庆海事局、重庆交运集团、重庆机场集团等单位积极开展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共计2718名志愿者在全市的铁路、民航、道路客运站、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码头等227个服务站点开展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旅客50.2万人次。其中,团市委在重庆火车北站建立青年志愿者之家示范点,在出站口、南北广场出租车站、地面广场等7个重点区域设立志愿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列车时刻查询、到站咨询、指路问询、秩序维护、便民利民、开水供应、应急救援、手语翻译、口语翻译、帮助不便的重点旅客进出站、临时医疗、提供暖风机等。在春运期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7534小时,帮扶旅客超24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二、以搭建平台为抓手,高标准推动“青少年之家”建设,服务阵地坚强有力。   一是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建设一批市级、区县级“青少年之家”,实现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制度,并全部上线“青年之家”云平台。二是集中服务力量,选择10个区县进行试点,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推动“共青团+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的服务模式,建立起一支团属青少年事务社工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重庆仁怀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针对青少年事务社工的实际问题与需求,进行督导培育工作,目前已开展个别化督导服务20余次,组织一场青少年事务社工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了青少年事务社工的专业服务水平,助力重庆市“青少年之家”的专业化发展。三是围绕精准扶贫、生态环保、乡村振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动员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青年文明号、青年社会组织、返乡青年、青年志愿者等群体,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打造如“七彩假期”公益课堂、“四点半课堂”“周末课堂”“大手牵小手——快乐暑假行”“七彩假期”青少年自护教育活动等品牌活动,截至目前,全市“青少年之家”累计开展各类活动8000余场,参与服务青少年8万余人。 三、以联系服务引导为重点,构建社会组织新格局,社会组织工作有为有位。   一是稳步推进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以“自己建+联合建”的工作思路,为初创型青年社会组织提供活动场地、办公设备、注册办理、财务托管等服务,积极培育共青团紧密联系的青年社会组织。截至目前,基地入驻组织17家,涵盖心理咨询、安全自护、生态环保、普法教育、文化宣传等方面。同时以基地创咖为依托,广泛凝聚吸引全市100余家青年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加强互动交流,全年累计开展活动500余场次,参加人数超过10000人次。二是健全完善“两个承接”的购买服务制度。全力打造政府向社会组织配置资源、服务青少年的端口,积极承接适合团组织的政府职能转移工作。鼓励青年社会组织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承接团的工作,通过供需双向传导对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今年4月,举行重庆共青团2019年面向青年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重点项目发布会,联合全市40个区县团组织,共同发布了7大类137余个重点购买项目信息(“青少年之家”建设、应急抢险、婚恋交友、生态环保、脱贫攻坚、无偿献血)等工作内容,发布总额1152万元,进一步打通购买服务工作的信息渠道,实现“两个承接”,参考有标准、执行有方向,增强青年社会组织的归属感。三是持续优化青年社会组织公信力评估体系。积极开展青年社会组织公信力评课题研究工作,联合市团校组建了1支以“专家+资深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市青年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课题团队,以200余家青年社会组织为研究样本,精心设计青年社会组织信力评估指标体系,优化相关指标要求,从服务成效性、团队专业化、信息透明度等方面对青年社会组织进行评估、指导,拟争取年底发布2019年青年社会组织公信力评估榜单,并切实引导青年社会组织规范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等。四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购买服务扎实有效,整合志愿服务项目资金,设计行之有效的项目服务包,公开招募符合条件的专业青年社会组织承接服务,如:南岸区巴渝公益发展中心积极参与并承接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志愿服务工作、渝中区静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河小青”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项目、南岸区益友公益承接市志愿服务工作指导中心与市血液中心联合实施的献血志愿服务创新宣传项目,重庆市仁怀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江北区逸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积极参与“青少年之家”示范点试点建设,切实以项目培育组织发展,以组织推动项目深化,全面促进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良性发展。五是大力开展选树典型工作,先后推荐胡承亮、付兵等30余名优秀青年社会组织负责人参与全国、市级的培训、表彰,推报近20余个优秀项目案例参与优秀评选,其中,忠县磨子土家族乡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七色堇”散居孤儿社会融入项目、“彩虹守护2+1”青少年安全自护教育项目等3个项目获评团中央“伙伴计划”五星优秀项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17年4月28日至2022年4月28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蒋汶臻联系电话:13996866912  报送日期:2020年03月06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