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585717401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发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发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工资统发提供服务。承担工资统发审核的事务性工作 承办工资统发数据的收集、统计、分析 以及统发系统的建设维护等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渝北区仙桃街道春华大道9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宋晓辉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2.1 |
32.6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统发中心 |
从业人数 |
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西部大开发推进20周年之时、“十三五”关键之年、机构改革职能划转后第一年,工资处(统发中心)在局党组的领导下,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全力推进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实现了规范秩序、缩小差距、强化激励等成效。统发中心主动适应新情况,破除不利因素,抢抓着力点,推动形成“人才精准激励、党建扶贫见效”的良好局面。 一、努力打造亮点 一是深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建立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扩大单位分配自主权、实行特殊激励报酬在总量外单列管理,优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的各项改革举措全面落地,增强了绩效工资宏观调控、杠杆调节、活力释放的效能,获得人社部原副部长“重庆市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许多做法值得研究借鉴”的肯定性批示。 二是探索实行人才精准激励。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突出人才总薪酬概念,着力激活绩效工资总量外项目的发放。实行人才特殊报酬单列,也为事业单位“稳才、引才”提供了政策保障。全市16所高校申报281名高层次人才在绩效工资总量外发放激励性报酬,从待遇上逐步打破学历、资历限制,体现优绩优酬的人才激励导向,为我市人才“留得住、用得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开展专题调研,走访10家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事业单位,了解我市现行高层次人才激励政策的执行情况及问题,收集建议意见,拟定《重庆英才计划入选人才工资政策精准激励六条措施(事业单位)》,正在论证完善。 三是持续推进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会同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并赴彭水、巴南、垫江等区县开展调研,总结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超额绩效法”并参与国家顶层设计,拟作为全国指导性文件的备选模式之一。配合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工作,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7家市属医院和江津区中医院等2家区县医院纳入第三批薪酬制度改革试点。 四是完善基层人才激励政策措施。出台《关于进一步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通知》(渝府办发〔2019〕13号),细化比较口径,落实“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规定,并按照“与当地公务员地方性补贴水平大体持平”的原则设立义务教育学校超额绩效参考线,与当地公务员地方性补贴同步研究布置,同等财政保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政策,实行“增核绩效工资总量不设增幅限制、设立每月300元的全科医生津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发放奖励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等三项倾斜措施,惠及全市104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8万名医务人员。出台《关于高校毕业生新录(聘)用为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定工资的通知》(渝人社发〔2019〕71号),每年新增受惠群体近1万人,人均增资40-70元/月,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人才振兴。 五是深入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退休人员系列活动。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谋划退休人员“1+N”系列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百岁老人走访慰问活动。举办市级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书法摄影比赛,印制了《书法摄影比赛获奖作品集》。举办市级机关退休人员钓鱼比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引导各部门、各区县纷纷效仿参与,引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健康、幸福、快乐”的老年生活。 六是扎实开展支部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落实学习要求,创新学习形式,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调研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将收集的24个问题按ABC三类分解任务,梳理出亟需完成的10件事情(A类)并逐一推进落实。创新形式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联合市体彩中心党总支深入开州区助力脱贫攻坚,联合市委组织部公务员三处党支部学习红岩精神,联合局直属机关党办党支部感受悦来“海绵城市”建设等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增强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党建工作,干部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增强,服务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支部被评选为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其基层党建经验拟作为全国基层党支部优秀案例报送《党建参阅》“献礼70年,建设高质量党支部”主题栏目。 七是全力推进支部联建帮扶行动。落实市委组织部扶贫集团支部联建助推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党支部与开州区大进镇云凤村党支部进行支部联建。通过共建共享、结对帮扶拟定了17条联建帮扶措施。组织云凤村村支“两委”干部赴浙江大学学习前沿理论知识,前往浙江省海宁市许村镇科同村考察学习集体产业经济的先进管理理念,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参观市农科院蔬菜种植基地并推荐种养殖项目。结合自身职能,联合市农业农村委、市公路局、市福彩中心、市体彩中心开展帮扶工作。 二、全力抓好重点 一是继续推进收入补丁政策和调资扫尾工作。完善目标绩效奖计发办法,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兑现市级机关2018年度在职人员目标绩效奖和离退休人员健康休养费,分别增加0.28万元和0.25万元,同时指导区县做好兑现工作。年底前,会同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预发2019年度目标绩效奖和离退休人员健康休养费。开展值班伙食补助、加班补助、考试考务费等政策研究形成初步方案,并随机构改革移交市委组织部相关处室接力推进。多次与市财政局相关处室研究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问题。继续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进2018度调资扫尾工作,调整运动员体育津贴标准和调整副厅局级事业单位部分管理人员岗位工资标准,预调野外地质勘探测绘队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 二是落实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各项规定。落实绩效工资水平动态调整机制,终核市级事业单位2018年度超额绩效,启动2019年度超额绩效申报核定工作。统一公布2019年全市事业单位基础绩效水平。协调市财政局从2020年1月起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超额绩效所需经费纳入预算保障。审批市福彩中心、市体彩中心和重报集团的“工效挂钩”办法。 三是继续完善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政策。按照国家统一要求调整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补助标准,惠及400人,月人均增资170元。规范市残联所属事业单位执行特殊教育津贴政策。按照统一政策口径,继续指导农业事业单位执行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主动服务生猪疫情防控工作,指导兑现传染病疫情防治临时性补助。 四是探索机构改革后工资工作新机制。平稳移交公务员工资管理职能。在过渡期内与市委组织部公务员三处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并积极配合做好调整员额内法官、检察官及警员职务序列人民警察基本工资标准、市纪委监委转隶干部工资套改、机构改革涉及特殊岗位津贴补贴处理、公务员工资试调查、人民警察两个职务序列改革工资政策等工作的组织实施。按照任务分工,继续做好工资统发工作,每月准确审核市级931个单位、18万人的工资、津补贴。审批2512名“中人”一次性补贴;审批2378人名死亡人员一次性抚恤金。参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30问(第二辑)》编印工作,牵头解答问题2个,参与解答问题2个。 五是做好信访维稳工作。高质量完成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7件主办件、37件协办件办理工作,满意率100%。妥善处理原西南信息中心等转企改制退休群体上访诉求。统筹处理各种信访,保证答复及时准确,全年共答复外网咨询254件,公开信箱131件,信访件52件,接待上访人员200余人次。 六是抓好工资队伍建设。编印《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文件汇编(第14册)》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和退休待遇政策索引(2018版)》,并送政策到基层单位。针对人员更换频繁、各岗位人员需求不同,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全年共开展6次培训,举办10期培训班,其中,政策业务培训4次8期,专项业务培训2次2期。培训对象包括区县人力社保局局长(副局长)、工资科科长、业务经办同志、部分市级部门干部人事处长(副处长)和业务经办同志,共计1600余人次。选派处室工作人员参加大数据、行风建设等培训,培训后处室人员均制作PPT上台展示分享学习心得。 三、积极疏通堵点 一是加速推进工资信息化建设。针对当前工资管理信息系统不可联网运行、单位仍需多跑腿、计算量大时运行较慢等实际问题,启动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网络版建设,采取“边立项边研学边开发”三路共推,已将市委政法委等53家市级部门、6.2万人纳入了网络版试点单位,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路”。按照“边用边建”的思路,完善大数据展示平台,通过单位信息、人员信息、工资水平、统发情况、人才激励、其他省市、工作进度等8个运行模块,探索市级工资数据实时监控、实时分析。简化退休一次性补贴和死亡抚恤金审核流程,实现“立等可取”,受到广泛好评。 二是做好机构改革的工资服务工作。面对机构改革后人事工资工作亟需跟进的实际情况,积极对接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财政局等部门,摸清全市机构改革总体情况并跟踪人员转隶进展情况,掌握机构改革部门财政预算编码及工资统发渠道调整情况,主动调研涉改部门,掌握机构改革涉及工资工作的具体需求。在此基础上,拟定保障机构改革工资平稳衔接具体措施,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为大数据局、军人事务局等5家新成立部门建立工资管理信息系统,为其转隶人员转移工资关系。大力支持高新区(2.0版本)建设,为市领导决策提供可行性政策建议,并对接高新区相关部门开展政策服务。 三是规范执行全市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标准提高10%政策。针对区县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标准提高10%政策执行情况相对混乱的问题,采取“先规范、后完善”的工作思路,以基本工资调标为契机有效控制混乱局面,深入研究《教师法》,广泛收集兄弟省市政策执行情况,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完善我市中小学教师基本工资标准提高10%政策的建议,经局长办公会审议同意后部署实施。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017年5月26日至2022年5月26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杨烨豪 联系电话:13883760137 报送日期:2020年01月09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