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96795X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巴南区气象局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巴南区气象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提供气象管理保障。 气象法规建设 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业务管理 气象宣传 气象地球环境观测 气象预报 气象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窑坝63号 | |||
法定代表人 |
马君 | |||
开办资金 |
77(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上级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气象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119.83 |
5950.48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巴南区气象局 |
从业人数 |
2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无变更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19年,我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重庆市气象局党组决策部署,围绕全区的重大战略,着力深化气象改革,着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着力强化党的建设,着力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全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 1.不断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一是政府主导进一步加强。区政府发文成立区减灾委和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区考核办将5项气象工作纳入区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在汛期,区政府将气象工作纳入对各镇街、部门的山洪防汛、地质灾害和高温伏旱期森林防火工作督导检查。二是部门联动进一步密切。与区应急局、生态环境局签订协议,在防灾减灾和应对空气污染方面加强合作。组织全区17个部门及22个镇街开展了应急演练;组织开展重大灾害性天气会商2次;与应急管理局、生态环境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实现部门联动。三是社会参与面进一步拓宽。对全区非煤矿山负责人开展预警平台互联网版培训;面向企业职工、社区民众、中小学生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6次;组织云篆山、龙海社区居民参观了气象科普馆和气象观测站。完成安澜巴廉寺和融汇小学科普基地建设。市人大来我局调研《重庆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实施情况。 2.积极探索预警信息传递新模式。与邮政公司合作通过营业厅显示屏和50个LED户外显示屏发布重要灾害性天气等预警消息7期;与移动公司合作开通基于移动基站定向发布预警信息功能;与长江巴南航道管理处合作,通过高频电话向过往船只定向发布预警信息。 3.深化基层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向国土、水利、旅游、林业、应急和各镇街收集了气象防灾减灾资料,完成“六个一”防灾减灾标准化创建工作。开展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旅游资源普查,全程参与技术指导,开展普查培训,专家评审,上报了旅游资源普查报告。 4. 组织开展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等宣传。发放气象宣传画册、历书等印刷品2000余册。配合组织参加2019年全市中学生防灾减灾知识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5.做好气象服务决策、服务民生工作。一是在决策气象服务方面,向区委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决策气象服务材料24期,发布强对流天气警报36次、预警信号103期,与林业部门联合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号4期,与农业部门联合发布服务材料25期。二是在公众气象服务方面,全年通过预警平台累计发布各类预警信息507条,发送手机短信2281万人次,每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认证微博等渠道对外发布天气预报信息。三是在专业专项服务方面,为中考、高考、全区文艺活动、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开展了优质气象保障服务,为区府办、体育局等25家单位提供专项天气预报服务。 6.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现。截至目前,我区预警平台有手机短信接收人员15万人,较2018年增长1倍,各预警平台工作站累计发布短信2778条,手机短信接收4435万人次,各镇街上报应急处置措施89条,手机上报灾情信息91条。今年启动突发气象灾害(暴雨)Ⅲ级应急响应1次,汛期出现6次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提前1~3天准确预报,并在灾害天气过程中及时开展跟踪服务,有力减轻了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年内,河北、福建、新疆、辽宁、上海、西藏等多个相关业务单位到我区调研预警平台工作,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持续推进气象业务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在气象观测方面,2019年全年国家站传输及时率100.00%、酸雨传输及时率100%、区域站传输及时率99.59%,气象数据传输质量考核达标。酸雨业务考核各项指标均为“优秀”。二是在综合观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开展日照平行观测,降水现象平行观测第二阶段,完成气象观测质量体系建设。改造3个中尺度区域自动站围栏。完成降水多传感器基础安装。完成风云四号卫星接收天线避雷针及国家气象观测站风塔接地建设,通过了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接收站业务验收,完成风云气象卫星接收站环境改造建设。三是在人才培养方面,今年申报市级项目《风云四号卫星降水估计产品优化处理和分级校验》,区级项目《巴南区乡村旅游与气象融合发展探析》,发表论文2篇。1人到市气象台交流学习。获“巴渝工匠”杯第十一届重庆市气象行业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 (三)聚焦乡村振兴和精准脱贫攻坚气象保障服务。 一是推广应用农业气象精细化智能服务平台。在精细化平台中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群组,对平台业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保证能够熟练操作精细化平台及手机APP。重点部署了南彭茶场和天坪山梨园的物候观测,编制了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并利用平台配套APP上传各种作物生育期图片。在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关键农事期以及采茶节、梨花节等重要农事活动期间,加强与涉农部门的联合调查与会商,与区农委、植保站、土肥站等部门联合发布为农服务材料25期。完成2020年气象历书编制。二是深化茶叶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巴南茶叶已通过“重庆农产品优质气候品牌”评审。加强农业气象科研,通过与重庆大学、重庆市气象局合作,开展基于实景监控的安吉白茶物候期自动判别与预测技术研究;开展重庆茶叶气候品质认证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茶叶气象服务调研,完成“以两高为指导提高巴南茶叶气候品牌效益”调研报告。三是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年内前往麻柳嘴镇对口帮扶8次,节日慰问万余元,党员捐款600元,宣传扶贫政策,积极开展回头看工作,确保帮扶对象不返贫。 (四)做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气象保障服务及创卫工作。 一是全力做好2019年人工防雹增雨工作。接受市人影办对全区3门火箭炮、4门高炮的年度检查,全部合格。二是狠抓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作业第二”的思想。按时向市局上报人影作业人员和装备情况。完善人影作业流程和应急预案,更新人影作业点射界图。多次组织作业人员进行人影作业事故演练。三是完成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在公安部门备案,完成圣灯山、天星寺炮站监控系统建设。四是及时开展人工防雹增雨作业。2019年共计出动人影作业30余次,发射火箭弹和燃烧碘化银烟条50余枚,为防雹增雨、蓝天行动和“4•15”重大活动保障服务做出了贡献。五是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做好创卫各项工作,积极参加“三清一改”“社区服务”监督等创卫工作,完成了区级无烟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 (五)扎实抓好安全保障工作。 1.加强学习培训、隐患排查及应急演练。全年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12次,组织内部安全检查12次,开展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3次,参与了2019年全区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应急演练。 2.认真履行防雷安全监管职责。一是3月组织召开我区2019年防雷安全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将防雷安全纳入全区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体系。8月,巴南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重庆市巴南区减灾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印发全区安全生产亡人事故控制指标暨安全生产与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作考核办法和2019年度考核评分等细则的通知》(巴南安委〔2019〕24号),将防雷安全监管考核工作纳入全区2019年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二是进一步加强我区防雷减灾工作,提高雷电灾害防御能力。3月区安委会办公室印发了《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9年防雷装置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巴南安办〔2019〕15号),要求防雷装置使用、维护单位和产权单位切实履行防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做好本单位的防雷安全工作。三是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工作。按照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做好对中石油鱼洞加油站等65家单位开展了气象安全行政检查,发现隐患127个,下发整改通知书59份,给予行政警告17家,罚款3家,共计罚款金额0.3万元。四是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做好防雷行政审批工作。通过“减时限”“减资料”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事项承诺办理时限由8个工作日缩减为5个工作日,同时在受理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事项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设计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证书”;在受理防雷装置竣工验收事项时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施工单位资质和人员资格证书”。五是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化应用工作。按照市局要求,领取“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台站气象探测环境审查”事项清单,完善关联审批业务流程和申请表单,已对外公开发布。 3.强化网络安全管理,对我局在用业务内网服务器和计算机全部更新了瑞星杀毒软件,对全局设备、信息网络安全进行大检查、修补漏洞,完善了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修订绘制了全局网络拓扑图,通过了区内软件正版化检查,全年未发生网络安全事故。 (六)切实加强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中央和区委有关部署,坚决肃清孙政才恶劣影响和薄熙来、王立军流毒,全面彻底干净消除杨钟馗严重违纪违法问题不良影响,政治能力得到提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真开展扫黑除恶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定期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会。严格执行“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工作,完成管党治党责任系统和作风建设监督系统的填报工作。按规定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共组织集中学习研讨7.5天,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12次、支部集中学习2次,党员和领导干部交流发言30余人次,撰写调研报告3个,召开了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从八个方面检视问题18条,狠抓问题整改,目前已经完成整改17条,保质保量完成了主题教育目标。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强化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组织党员干部参观荣昌区家训德廉教育基地——喻茂坚陈列馆和江津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实地接受教育。签订了党风廉政责任书,制定党组主要负责人和班子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上报《关于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工作的情况报告》《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的情况报告》《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案》。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短临预报业务要求的不断提升,短临天气预测预报能力尚存差距,需要进一步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时效性。二是为农服务技术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目前为农服务手段仍主要以传统的服务材料及信息为主,新兴的气象为农服务平台普及程度还不够,平台功能仍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 三、2020年工作安排 统筹谋划巴南区新时代气象现代化的内涵与目标任务,提升气象服务有效供给,深度融入我区“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和重点任务,为巴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气象智慧。 (一)从快从准,全面提高预警预报准确率。 一是结合具体工作与市局短临预报业务要求,加强业务培训与学习,努力提高预报预警的准确率。二做好云篆山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测报业务自动化切换和预警平台的更新升级准备。三是将继续加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推广应用力度,充分发挥预警平台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好“高速公路”的作用。 (二)强化根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一是按照市局方案,完成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的相关建设任务。二是持续完善观测系统,继续科学实施“蓝天行动”人影作业,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和区生态环境局联系,充分利用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中尺度区域自动站、能见度站和实景监测站等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控,通过微博、微信、LED显示屏、手机APP、预警平台等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环境监测和应对工作。三是加强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工作。根据气象观测资料,绘制精细化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风险地图,实现农村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组织责任体系全覆盖和乡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全覆盖,进一步增强气象预报信息的准确度,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服务。四是继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按照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对相关单位开展气象安全检查,加强与各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进一步加大防雷减灾科普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向广大市民,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民众宣传防御雷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有效期:2017年6月6日至2022年6月6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
填表人: 田晓燕 联系电话:13635459392 报送日期:2020年05月09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