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事业单位法人信息公示 > 2019年

西南政法大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2019年度)

发布时间:2020-07-22 16:39
发布时间:2020-07-22 16:39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000450402293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9年度)

单 位 名   称

西南政法大学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西南政法大学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实施高等教育,培养政法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开展人才培养   开展科学研究 开展社会服务 开展大学文化建设 负责学校内部运行管理工作

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301号

法定代表人

付子堂

开办资金

71133(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9512.05

203805.57

网上名称

www.swupl.edu.cn

从业人数

194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无变更登记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二)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理论滋养初心、以理论引领使命 (三)严格贯彻新时代党建总要求,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四)扎实抓好干部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凝聚“精气神” (五)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六)深入推进统一战线工作,画出共同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   (七)充分发挥离退休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对离退休老同志思想政治引领 二、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一)强化政治监督,坚决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二)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深入推进作风建设 (三)坚持履行好监督首要职责,切实增强监督实效 (四)坚持抓执纪长震慑,加大执纪问责力度 (五)坚持抓好“以案四说”,强化警示教育   三、坚持“以本为本”,不断提升一流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水平 (一)对标“一流本科”,加快实施高水平本科教育建设专项行动 以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水平为目标,出台实施《西南政法大学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行动方案》。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新闻学等3个本科专业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侦查学等9个本科专业入选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18个专业入选重庆市级一流专业立项建设项目,占专业总数64.29%。 (二)聚焦课程建设,打造具有西政特色的金课群   新增课程数量800多门,课程总量达到1719门。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正式上线15门课程,入选“行业特色院校系列”在线开放课程群。5门课程被认定为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三)以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出台《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试行)》,遴选35名专业负责人。出台《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遴选24个校级教学团队,打造了8个跨学科、跨学院、跨实务部门的联合开发课程团队。 (四)加快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和招生工作取得新突破 新增实践教学基地103个,总数达766个。开展校园庭审活动18场。启动智慧模拟法庭改造升级方案,明年可建成使用。《重大事件融媒体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重庆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并被推荐参评国家级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120项,其中国家级7项、市级57项。   (五)发挥竞技项目优势,强化群众体育运动 竞技赛事成绩突出,全年获得重庆市冠军23项,分区赛冠军4项,全国冠军4项。在新生中开设《体质不强、谈何栋梁》理论课。引入“宥马APP”软件系统,对学生体质锻炼活动进行跟踪指导。 四、以优势攻坚为突破口,加快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加快内涵式发展,以一流法学学科建设带动其他学科加快发展   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撤销法律逻辑学、应用法学、警察科学等二级学科,增设国家安全学(博士)、人工智能法学(博士)、社会法学(硕博)等二级学科。大力推进新兴交叉学科建设,获批国家安全学建设试点高校,智慧司法获批重庆市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立项,智能安全获批培育立项。 (二)积极推进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计划 2.0,修订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103套。与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等实务部门联合开展高端法治人才培养试点工作,设立“长江经济带高端法治人才试点班(民商法实务方向)”等3个高端应用型法治人才试点班,探索建立“导师团队+实践基地+教学改革”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大力推进研究生导师制度改革,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调整机制 出台《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动态调整实施办法》《2019年度硕士生导师招生资格审查工作实施办法》《研究生指导教师规范》等制度文件,对2019年和2020年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进行了审查。其中20名博士生导师、63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19年招生资格,10名博士生导师、122名硕士生导师被暂停2020年招生资格,进一步激发研究生导师队伍活力,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五、着力提高科研工作质量,为“双一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整合科研创新资源,高显示度成果不断增多 2019年,获得纵向科研项目218项、资助经费1903万元,较去年增加1.56%。签署横向项目142项,合同经费2589万元,较去年增加17%。获得国家级项目6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5项。 (二)推进基地评估整改,提升智库服务能力   新增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研究基地、国际恐怖主义研究中心、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智能司法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新型犯罪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基地。新增“最高人民法院执行研究院”“重庆市政法委重庆市新型犯罪研究中心”“重庆市国安办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等9个合作共建基地。 (三)聚焦新兴交叉学科,加强创新团队建设 出台《西南政法大学省部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特聘岗位聘任实施办法》《西南政法大学学术创新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加快推进学术创新团队体制机制改革,将省部级科研基地、校部共建科研基地半实体化建设,设置基地特聘岗,并对共建单位委托课题以“倒立项”方式予以经费配套。   (四)加强学术内涵开放利用,抓好“学术名片”建设工程 制订《西南政法大学学术著作分级认定办法》《西南政法大学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办法》《西南政法大学外文期刊论文认定细则》等文件,不断优化学术产出流程。《现代法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加入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开放科学计划,有效提升期刊论文的学术影响力。   六、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尽其才、竞相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高层次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 设立常设机构人才办,统筹协调各学院人才引进工作。新增专任教师53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43人、专职科研人员3人、师资博士后7人,柔性引进专家15人,生师比达到教育部基本要求。   (二)优化人才支持政策,健全完善培养体系 出台《122人才工程教学名师和学术拔尖人才特别支持计划(试行)》,为各类人才量身订制培养方案,加快推进领军人才培养进程。首批遴选122人才近50名。 (三)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约束激励并举机制 在上级部门支持下,学校岗位结构得到全面优化。修订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聘任管理办法》,完成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工作,近三分之一的教职工得到晋升。   七、构筑铸魂育人高地,健全完善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强化思想引领,在打造思想政治工作亮点品牌上求突破 出台《关于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思想政治工作“1+10”系列制度,对标对表推进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二)立足办学实践,厚植厚培学校文化底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初心启航,筑梦于心”主题活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举办“我们的传统节日”“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主题活动,开展文化类活动800余场。 (三)深入“琢玉”,关心关爱学生出实招、办实事 通过校院联动机制、家校联动机制、学院“每日一巡”机制,强化学生日常管理。完善寝室网格化,多渠道开展寝室隐患排查,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四)强化“领航”,强化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升 修订《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考核办法》,起草《学生工作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强化履职担当。加强内培外训,开展集中学习会、座谈会共计7次。建设4个校级工作室,资助每个工作室每年3万元经费,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 (五)抓好共青团改革,不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共青团改革,建立校院两级学生会、研究生会联动机制。修订《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加强社团思想政治工作。发挥第二课堂优势,夺得第九届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冠军、第11届纳尔逊曼德拉世界人权模拟法庭大赛最佳文书奖第三名等世界级、全国级等重大荣誉5项。   八、加强改革发展顶层设计,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出台《西南政法大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西南政法大学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明确了重点任务与工作举措。增强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工作本领,出台《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   助力重庆发挥“三个作用”行动计划》,加入“长江教育创新带人文社科创新合作体。”制定《落实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自2017年3月15日至2022年3月15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按上级文件执行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蒋欣联系电话:18725775158  报送日期:2020年03月27日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