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亚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马路市场”搞活地摊经济的建议》(第0005号)收悉。经与市商务委、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我市“马路市场”设置的有关情况
近年来,市城市管理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不断加强和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为有效解决街面占道经营这一城市治理难题,市城市管理局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工作思路和“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范”的原则,指导各区县(自治县)和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万盛经开区(以下简称各区县)城市管理部门规范设置街面占道摊区600余个,可容纳摊位2.5万余个,按经营类别分,包括食品摊区、百货摊区、蔬菜水果摊区、农贸摊区、文创摊区;按经营时间分,包括早市、夜市、应季集市(主要以售卖应季蔬菜水果为主)、潮汐集市等。此举不仅有效打通了城市治理的堵点、痛点,对提振经济、繁荣消费、促进就业、保障民生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两江新区民心佳园夜市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南川区“家门口的潮汐摊区”接受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重庆日报以及华龙网等媒体采访和专题报道,江北区红旗河沟便民摊区获得“江北区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十佳示范案例”,市城市管理局《“非主干道占道经营摊区”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2024年被市委依法治市委命名为第二批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同时,市商务委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以推动消费提质扩容为目标,着力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将夜间集市纳入统筹管理,推动实现夜间经济、夜间消费提档升级。
二、正在推进的有关工作
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关于规范“马路市场”的意见建议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建设性,切中城市管理工作重点和核心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提升街面占道摊区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有关工作。
(一)进一步丰富占道经营形式。结合您提出的“积极鼓励,制定明确规范的政策”建议,除鼓励和引导规范设置街面占道摊区,市城市管理局将指导区县城市管理局会同街道、社区采取科学合理限定时间、限定面积的方式,允许次(支)干道和背街小巷临街门店适度外摆经营,允许部分商场在其物业红线内外摆促销,通过这两种形式进一步丰富规范占道经营形式,为更多个体经营者和商家、企业提供便利。
(二)进一步规范日常管理。结合您提出的“配合支持,设立合理的摊位标准”建议,市城市管理局会同区县城市管理局和街道、社区、摊区运营企业,研究制定了“三有、三限、三控”的摊区日常监管标准,即有经营许可、有垃圾收容器、有防渗漏地垫,限时间、限地点、限经营规模,控噪音、控油烟、控隐患。各区县城市管理局对“三有、三限、三控”标准进一步细化,研究制定了摊区管理细则、摊区文明公约等规定,确保摊区合法、文明、有序经营。
(三)进一步强化行业监督。结合您提出的“因地制宜,科学强化管理和监督”建议,市市场监管局以“重庆阳光食品”在线培训为依托,组织开展超30万人次的餐饮从业人员线上培训,并结合“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组织全市4308家集贸市场、5624人次进行专题教育培训;市公安局印发《关于切实加强夜间经济集聚区巡逻防控工作的通知》,各区县公安机关结合当地打造的夜市摊区设置必巡点位和线路,有力保障了夜间经济集聚区良好的治安环境。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将进一步履行职能职责,强化行业监督。
(四)进一步优化经营环境。结合您提出的“降低门槛,优化地摊营商环境”建议,按照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实施“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行动的部署要求,市城市管理局将指导区县城市管理局根据社区群众需求和意愿,在符合条件的社区设置便民摊区和占道经营摊区,提供更多经营场所和从业机会;市市场监管局将对未经营高风险制售项目的小微型餐饮经营者实行远程视频核查,提高办证效率;市商务委将引导区县规划建设本地夜间经济集聚区,制定评创标准,创建一批夜间经济示范区,聚焦“两江四岸”统筹推进夜间经济核心区建设,在全市形成核心引领、示范带动、集聚发展的工作态势。
(五)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结合您提出的“重视配套,加强跟进持续服务”建议,市城市管理局将指导区县城市管理局结合实施“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行动,进一步完善小微停车场建设和照明设施、休憩设施建设,提供清扫保洁和垃圾分类指导服务,为消费购物市民带来更多方便。
(六)进一步跟进普法宣传。结合您提出的“加大宣传,营造全社会支持浓厚氛围”建议,市城市管理局将指导区县城市管理局通过互联网、微信、抖音等多渠道宣传推广占道摊区管理相关法规政策和管理规定,引导摊区经营户依法、文明、规范经营,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商品和服务。同时,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理解占道摊区,形成共建共管共享局面,推动占道摊区持续健康发展。
(七)进一步扩大夜间经济影响力。结合您提出的“鼓励尝试,积极推动打造夜经济”建议,市商务委将围绕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提质消费场景,顺应消费分层、功能分区需求,持续推进现有夜市街区升级改造,依托“山城”、“江城”、“历史文化名城”名片,规划建设一批商旅文体精品项目,利用重庆高楼、山水和夜景等优势大力发展“云端经济”、“江岸经济”,提升夜间经济品质和档次。二是拓展夜生活业态,围绕夜品特色美食、夜享运动康养、夜赏文化艺术、夜娱休闲观光、夜购时尚精品,创新发展“五夜”生活业态,增加多元化消费供给,满足市民游客多种消费需求。三是培育夜经济品牌,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扶持一批实力强、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和“明星企业”,同时,围绕“夜重庆、潮生活”,持续办好“不夜重庆生活节”,扩大“不夜重庆”影响力。
此复函已经我局谢礼国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重庆市城市管理局
2024年4月29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