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城市“心脏”,构建枢纽动脉。
5月10日,随着盾构机刀盘徐徐转动,中国交建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工程“中交渝铁2号”盾构机开启始发,标志着项目物流园北站至张家湾站区间左线掘进正式启动。
“这是重庆在建轨道交通中少见的‘大直径、超大纵坡、超长距离’盾构施工隧道。”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始发的“中交渝铁2号”为国内自主研发的复合式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总重量约1300吨。整机总长114米,开挖直径为8.83米,单线共拼装有1612环管片,集地层超前加固、掘进、出渣等主要功能于一体。
刀盘是盾构机锋利的“牙齿”,“啃碎”砂岩后,再通过它的“肠胃”——皮带机,将碎岩向后输送到洞外。在接下来的施工期内,它将承担起物流园北站至张家湾站盾构区间长约2860米的隧道掘进任务。据了解,该盾构机掘进一环为1.8米,每月能掘进340米左右,9个月后有望实现隧道主线贯通。
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分一、二期建设。其中,二期工程线路全长32.8公里,共设站11座,最高运行时速140公里,为“大直径、高时速”城轨快线。中国交建承建的物流园北站为二期工程第7座站,为明挖两层、14米宽岛式站台车站,与7号线物流园北站节点换乘。根据总体施工计划,二期工程计划在2026年底建成通车投用运营。届时,将一举连通科学城高铁站、江北机场以及复盛高铁站等主要枢纽,对缓解中部槽谷拥堵、加快东部槽谷发展、促进对外交通枢纽融合、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轨道15号线,重庆其他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情况如何?一起来看。
轨道交通18号线
从渝中区富华路到大渡口区跳磴南的轨道交通18号线,目前已经实现全线洞通和轨通。歇台子站等19座车站,已全都完成了主体结构建设,进入扫尾施工阶段。
轨道交通18号线是一条南北向交通干线,全长约29公里,途经渝中区、九龙坡区、巴南区和大渡口区,起于富华路站,止于跳磴南站。
轨道交通18号线建成通车后,将与轨道1号线、2号线、5号线和环线换乘,实现渝中区、九龙坡区、巴南区和大渡口区的快速转换,填补渝中半岛下半城的轨道空白,有效缓解化龙桥、大坪、菜园坝等片区交通拥堵,进一步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
重庆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鹿角车辆段出入段线区间隧道进入主体施工。高聪聪 摄
轨道交通24号线一期工程是重庆轨道交通建设网络中的骨干线路之一,也是广阳湾智创生态城重要公共交通脉络,起于鹿角北站,终点为广阳湾站,线路全长约16公里,将与6号线东延伸段、8号线(规划线路)、27号线形成换乘。
该线路建成通车后,将有效提升轨道交通南北向的运输能力,增强重庆东站的辐射范围,支撑广阳岛区域发展,满足东部槽谷发展需求,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同时为未来产业集群提供先驱条件。
璧铜线
日前,璧铜线铜梁西站主体已经封顶,预计到年底能进入轨道铺装阶段。
轨道交通璧(山)铜(梁)线全长约35公里,沿途设车站9座,是重庆市主城都市区东西向市域快线,也是重庆高铁、市域铁路、地铁“三铁”融合的示范线。
该线路建成通车后,将与已开通的轨道交通1号线在璧山站换乘,与已开工建设的轨道交通27号线贯通运营,届时,市民乘坐轨道交通,只需要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从铜梁到达璧山,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从铜梁到达中心城区。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