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 > 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

2020年全市民政工作十大改革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2021-01-29 16:55
发布时间:2021-01-29 16:5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2020年,全市民政系统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民政发展的关键举措,攻坚克难、突破发展,撬动了民政新一轮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进程,提出了许多符合改革方向、极富生命力的新思路,实施了一项项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举措,为全市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改革动力和创新活力,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

2021年,让我们继续在改革中奋进、在创新中发展!

改革一

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精神和市领导批示要求,精准落实各项兜底保障政策,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一是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重点举措》,明确37条重点举措,加快构建综合救助格局;推广“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群众救助更加便捷精准高效。二是全市城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620元、496元;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6元。三是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部署,制定《重庆市脱贫攻坚总攻社会救助兜底脱贫专项行动方案》《关于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加大贫困人口基本生活兜底保障力度,全面落实低保“渐退制度”“分户制度”。四是强化社会救助资金监管,印发《重庆市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监管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资金全流程监管,提升社会救助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社会救助制度有效落实。

改革二

深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改革

认真贯彻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要求,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城乡养老服务均衡发展。一是大力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近两年,升级改造300家敬老院,升级保障型床位1.2万余张,依托区县社会福利院、乡镇敬老院建设片区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机构47家,新增失能护理型床位6200余张。二是稳步推进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指导武隆、万州、垫江、渝北等区县将辖区内所有乡镇敬老院整体打包交由专业养老机构管理运营,为收住老年人提供高品质、精细化的养老服务。三是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支持渝北、武隆、大足等区县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模式探索,充分发挥村级互助养老点平台作用,对居家特困人员、低收入失能、留守等老年人群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目前全市已建成村级养老互助点2488个。

改革三

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领导关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工作的批示指示精神,积极推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改革。一是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建成220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90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二是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大足、南岸、渝北、北碚、万州5个区通过国家改革试点成果评审验收,渝北、北碚、万州3个区获得优秀,渝北还获得“优中选优”100万资金奖励。三是推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民建公助”模式,形成“机构建中心带站”可持续运作模式,全市打造“中心带站”联合体136个,培育社区连锁化养老服务机构13家,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全部实现社会化运营。四是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市级财政划拨1000万元给予专项补贴,遴选5000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升困难老年人群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改革四

深化慈善组织管理

深入实施《慈善法》,建设“大爱之城·慈善之城”,深化慈善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一是推进慈善工作创新发展,将《重庆市慈善条例》纳入五年立法规划,启动立法调研工作,规范慈善事业发展。二是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公开募捐工作的通知》,积极指导全市慈善组织加强合作,参与互联网募捐活动,深入推进“互联网+慈善”。三是规范慈善组织日常管理,印发慈善组织认定、捐赠统计、捐赠物资计价、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等文件;依法开展慈善组织年检年报和日常监管,全市累计登记认定慈善组织124家,38家慈善组织获得公开募捐资格,依法备案慈善信托7个。四是营造慈善发展良好氛围,“重庆慈善奖”评选表彰圆满完成,“中华慈善日”现场举牌捐赠金额5.24亿元,“99公益日”市慈善总会募捐总额和捐赠人次均居全国第一。

改革五

创新城乡社区治理

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要求,着力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改革。一是推动社区治理创新,江北区通过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中期评估;九龙坡区通过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中期评估;开展重庆市社区治理创新发展成果遴选活动,评选出10个优秀案例,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发展。二是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出台《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实施意见》,严格落实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自治事项清单、协助政府事项清单、负面事项清单等三张工作清单。三是完善社区干部激励机制,转发《财政部中组部关于建立正常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经费运转保障工作的通知》,建立村(社区)干部报酬自然增长机制;表彰50个先进城乡社区组织和100名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评选出10名“最美社区工作者”。四是深化基层民主自治,出台《村民委员会选举规程》,规范民主选举程序,有效推进村民自治规范化、程序化。

改革六

深化社会组织脱钩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10部门《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的实施意见》,持续推进社会组织改革。一是明确改革要求,以市社会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全面推开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切实推进改革工作。二是全面推开脱钩改革,根据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等10部门《关于全面推开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实施意见》,今年完成脱钩458家,累计完成1498家,完成率100%,推进了政社分开。三是全面加强综合监管,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机构、民政、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职责,加强对脱钩行业协会商会各项活动依法依规监管,形成政府综合监管与行业协会商会自律自治并举的新型治理模式。

改革七

深化残疾人福利制度

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的意见》和“健康重庆2030”规划纲要精神,加强残疾人福利工作。一是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印发《重庆市民政局关于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试点的通知》,在主城都市区9个中心城区11个镇街(社区)从探索服务形式、建立转介机制、构建支持网络、加强机构建设等方面组织开展试点工作。二是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的通知》,明确统筹考虑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物价变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调整等情况,适时会同市财政局提出残疾人“两项补贴”的调整方案。三是出台《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切实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工作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贫困重度残疾人,提供集中或社会化照护服务。目前,全市有3400余名低保和建档立卡贫困重度残疾人入住各类照护服务机构集中照护。

改革八

规范镇、街道设立标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和民政部《行政区划管理条例实施办法》,规范全市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考虑各区县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文历史、地理地貌、治理能力等因素,制定《重庆市镇设立标准》《重庆市街道设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经市政府批准,以市民政局名义11月4日印发实施,并由市政府上报国务院备案。标准明确4项总体要求,包括设置的基本原则、意义等;建立指标评价体系,包括人口、面积、经济、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5个方面。充分考虑区域发展不均衡等特殊因素,提出适度放宽标准情形,即自然资源优势突出、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地区的,乡级行政区划单元合并调整的可适度放宽。

改革九

深化流浪救助管理服务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印发《重庆市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在机构规章制度、机构设施设备完善、照料服务达标、救助寻亲服务、街面巡查和综合治理、集中落户安置、源头治理和预防、救助管理队伍素质提升等8个方面抓提升,切实维护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促进救助管理服务质量提档升级。二是建立长效安置机制,印发《关于切实做好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安置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动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安置工作,2020年以来,全市已落户安置50余人。

改革十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

认真贯彻《2020年重庆市政务服务工作要点》,全面推进智慧民政建设。一是加快构建“智慧民政”政策体系,印发《重庆市“互联网+民政服务”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推进民政信息系统应用的通知》,明确民政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保障举措。二是推进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建设应用,建设社区信息资源数据库、社区服务网上平台、村(居)委会工作平台,推进养老服务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智慧社区智慧养老云平台决策支持和在线监管信息系统应用。三是整合民政业务及数据共享平台,民政部志愿者等5个垂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已经入库,市本级社会救助、社会组织等8个业务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业务数据底层共享,民政综合业务管理平台等6个系统的迁云整合全面完成,72项政务数据共享资源数据全部接入;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区划地名等业务与“渝快办”平台实现对接,救助对象通过“渝快办”平台实现经济核查远程授权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在线申请。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