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 > 基本医疗卫生

医共体“三通”建设在重庆推开 67家公立医院纳入薪酬制度改革试点

发布时间:2022-08-22 15:47
发布时间:2022-08-22 15:47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8月20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近年来,我市承接了国家部署医改领域试点31个,已按时完成21个,正在按时序推进10个。其中,以医共体“三通”建设为例,2021年已在全市所有区县全面推开。

据了解,2018年,我市在潼南、忠县、彭水3个区县开始了医共体“三通”建设试点。2019年,11个区县纳入国家级试点。2020年,试点区县已由11个增加到25个;2021年在全市推开。

医共体“三通”建设是什么?即“医通”“人通”“财通”。“我们分别以丰都县人民医院、丰都县中医院为牵头单位,建立区域医共体。”丰都县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说。

具体来说,在“医通”方面,医共体牵头单位成立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统筹建设区域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病理诊断和消毒供应等中心,建立上下转诊绿色通道。在“人通”方面,单独设立基层卫生职称体系,实行“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并推进“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改革,完善人才向基层流动政策。在“财通”方面,建立医共体内医保费用“总额预算”机制,设立“基层卫生发展资金池”和“技术协作服务资金池”,资金池累计筹资15.2亿元,支持500余个医疗机构提档升级。

来自市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全市基层医疗占比由2012年的49.42%增长到2021年的52.54%,增加3.12个百分点。其中,忠县医共体建设经验还入选《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

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6月,巴南区、永川区、垫江县3个区县6家公立医院还启动了第一批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先后分三批共将67家公立医院纳入薪酬制度改革试点范围,实现市级、区县全域覆盖。在试点中,重庆创新设计“超额绩效法”和“总量追加单列机制”,科学核定公立医院薪酬总量,并引导其优化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机制。

作为全国11个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之一,重庆也在积极探索市级试点改革。比如医共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从2019年起,我市率先在忠县、巴南、潼南、彭水4个区县试点,试点实行医共体内统一高血压、糖尿病等6种慢病用药。其后,试点区县范围和慢病用药衔接病种数逐渐增多,目前已实现区县全覆盖,医共体内上下级医疗机构慢性病用药衔接度达95%左右,药品配送到货率达97%。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