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教育 > 实施情况

重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新增学位27.8万个

发布时间:2023-11-16 15:45
发布时间:2023-11-16 15:45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有趣的科学实验课。重庆市教委 供图

11月14日,重庆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推进会(下称“会议”)顺利召开。会议总结了全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进展和成效,并擘画了下一步工作“蓝图”。

动起来的学生体育课堂。重庆市教委 供图

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51所,新增学位27.8万个

近年来,重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持续优化。累计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151所,新增学位27.8万个。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和能力提升工程,累计投入农村学校及薄弱学校改善资金626.6亿元,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校舍标准化率达到87%,城乡初中综合差异系数降至0.415。

在健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方面,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建立教师编制“周转池”,累计向11个人口净流入区县下达教师周转编制9000余个。此外,还实行了考核评价“赛马制”。

为推进城乡义务教育教师一体化,重庆将城区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的必要条件。在全国率先建立乡村学校高级岗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按照3%的比例为乡村学校增设定向高级岗位。全面实施“县管校聘”改革,全市义务教育教师交流轮岗占比达到26.6%。教师工资实现“大同城待遇”,城乡教师人均工资比五年前增加2.95万元,乡村教师工作补贴年人均增长1800元。

在搭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资源平台方面,全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全覆盖,多媒体教室配备学校达到100%。汇聚在线课程4000余门、数字图书46万余册、数字资源600万余条,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共建共享。重庆智慧教育平台访问量突破2.32亿人次,开通“网络同步课堂”1000余个。

为压实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责,重庆构建了“学科+专项”“定期+动态”监测机制,多项素养从成果应用前的全国中等水平提升到4-7位,学生学业成绩校间差异系数降低了22.8%以上。在推进评价改革方面,推进县域义务教育质量、学校办学质量、学生发展质量三位一体的质量评价;试点开展校园长任期结束综合督导评估;全市教育领域评价改革专项课题义务教育达235项,占比45.1%。

育才中学篮球机器人项目。重庆市教委 供图

大力提升优质资源占比 持续巩固拓展“双减”成果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宴兵表示,下一步将持续立德树人,推进全面发展。深入推进“五育并举”,持续强化体育锻炼、美育熏陶、劳动教育,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持续深化课程改革,大力培育标志性教学成果,推动教研方式深度转型。

此外,重庆还将加快城镇学校学位供给,严格落实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学校规定,有序增加产业或功能布局区、开发密集区等区域学位供给。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强化寄宿制学校建设。鼓励一批办学水平较高、群众认可度较高的优质学校,进一步扩大学位供给。

同时还将通过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等方式,加快均衡发展。以数字赋能,构建“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应用场景。推进大中小学数字技术课程一体化建设。增加数字化教学能力在教师职称评聘中的权重,持续壮大高水平数字化师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还将从严规范中小学招生工作。强化扣减考核分数、调减支持项目等措施落地落实,加大违规招生惩处力度。持续巩固拓展“双减”成果,大力推广拓展性作业,出台课后服务指导细则。持续深化学科类培训隐性变异专项治理。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