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重庆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金融支持”等17条举措。到2027年,力争全市科技贷款余额达到1万亿元左右。
据悉,近年来,重庆金融系统努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6396.7亿元,同比增长9.2%;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10383.8亿元,比年初增加1554.5亿元;科技贷款余额达7882.5亿元,同比增长9.2%。
根据《实施方案》,未来,重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力争全市科技贷款余额达到1万亿元左右;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2万亿元;普惠小微贷款余额突破7000亿元;养老产业贷款增速保持在10%以上,金融支持养老产业发展力度显著提升,养老金融体系更加健全,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加充分;数字经济产业贷款规模达到1700亿元左右,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金融数字化转型应用进一步丰富。
据此目标,《实施方案》从加大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强化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多元化融资机制、完善政策保障和加强统筹协调与风险防范等五个方面,提出了17条具体举措。
《实施方案》提出,要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强化金融支持,为美丽重庆建设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为拓宽金融服务深度和广度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高质量养老服务建设优化金融支持,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数字金融底座。为此,重庆将争取国家层面出台支持重庆深化科技金融改革专项文件,开展好科技企业并购贷款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参与股权投资两项试点;实施科技金融“长江领航计划”,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统筹运用股权、债权、保险等手段,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同时,重庆还将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加大对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等绿色项目的培育力度;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组织开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行动;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养老、度假、避暑、文旅相融合的金融支持模式;持续迭代“长江渝融通”“渝金通”“金渝网”“渝企金服”等数字金融系统,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股权融资渠道、优化跨境金融服务、强化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强化财政金融联动等举措。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