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策解读 > 媒体视角

衔接+赶上+突破!重庆这样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1-09-17 16:36
发布时间:2021-09-17 16:36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乡村振兴是重庆发展的最大潜力,城乡融合是重庆发展的最高境界。

日前,市政府印发《重庆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明确农业农村现代化任务书,绘制“路线图”、“施工图”。

《规划》提出,到2025年,重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民收入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类”区县赶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8月23日,位于梁平区的重庆数谷农场荷兰·番茄工场,工人在查看西红柿生长情况。刘辉 摄/视觉重庆

发展目标

《规划》开篇就明确定调,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对“三农”工作的新要求,奋力开创重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新要求”是什么?这是基于重庆农业农村发展处在一个新起点作出的判断: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同时,重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客观上要求加快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建设高品质生活美丽宜居乡村。

“新局面”如何体现?《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要确保实现“一个衔接、两个赶上、三个突破”,即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民收入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乡村振兴“先行示范类”区县赶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同时,《规划》系统提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有效保障、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乡村建设行动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乡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乡村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七大具体目标,将成为未来“三农”工作的重心。

此外,《规划》还展望到2035年,重庆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建立,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全面建成,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8月30日,在巫山县庙宇镇永安村,植保无人机对水稻喷施有机液肥。王忠虎 摄/视觉重庆

基础扎实

重庆历来高度重视、有序推进“三农”工作,坚持“抓大城乡促融合化”,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两个基本面,为《规划》全面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14个国家贫困区县和4个市级贫困区县全部摘帽,18个深度贫困乡镇实现“高一格脱贫、快一步致富”,191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

乡村振兴起步良好。“四个优先”逐步落实,政策框架体系加快构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机制全面建立,“五个振兴”全面推进。尤其是《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部署的251项重点任务、71个重点项目总体完成,累计完成投资2298亿元。

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十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集群综合产值达到4500亿元,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301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良种覆盖率达到98%,“米袋子”“菜篮子”得到有效保障。

乡村面貌不断变好。农村水电路气讯等设施日益完善,行政村通畅率、撤并村通达率、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均达100%;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完成农村旧房整治提升32.45万户,建成美丽宜居村庄300个、绿色示范村庄1500个。

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巩固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全面完成,“三变”改革让103万农民变股东,“三社”融合发展惠及7.4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基本消除。

农村民生持续改善。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61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59∶1下降至2.45∶1;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城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农业农村发展的显著成效,极大地提振了重庆奋力开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精气神。

8月12日,永川区仙龙镇粉店村岩口上山头,收割机正在成熟的大豆田收割。郑宇 杨涵 摄/视觉重庆

突出重点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突出重点、久久为功。为此,《规划》对“十四五”时期重庆“三农”工作做了系统安排——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粮食生产,增强畜禽和水产品保障能力,稳定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强化耕地数量保护和质量提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宜机化改造,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

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打造成渝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强化成渝农业科技协同,推动成渝农产品市场联动,推动成渝农业协同发展;

推进“一区两群”农业农村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主城都市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提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建设全国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产品品质品牌建设;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行动,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山地农业机械化水平;

8月17日,垫江县沙坪镇李白村,农户正在抢收粮食。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建设“智慧农业·数字乡村”,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发展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强化农村综合信息服务;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区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加快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完善城乡一体的市场体系,推动农村消费扩容提质;

全面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强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构建多层次乡村人才队伍,健全乡村人才振兴机制;

建设长江上游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加强乡村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促进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全面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镇村为农服务能力;

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拓宽农民经营性收入渠道,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激活农民财产增收潜能,强化农民转移性收入保障;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推动“三社”融合发展,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

蓝图绘就,关键在干。全市上下要以《规划》出台为契机,拿出真抓实劲、敢抓狠劲、善抓巧劲、常抓韧劲,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好,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贡献“三农”力量。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